2019届高考历史适应性最后一模考试试题 (II)

2019届高考历史适应性最后一模考试试题 (II)

ID:45549103

大小:45.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11-14

2019届高考历史适应性最后一模考试试题 (II)_第1页
2019届高考历史适应性最后一模考试试题 (II)_第2页
2019届高考历史适应性最后一模考试试题 (II)_第3页
2019届高考历史适应性最后一模考试试题 (II)_第4页
2019届高考历史适应性最后一模考试试题 (II)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9届高考历史适应性最后一模考试试题 (II)》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19届高考历史适应性最后一模考试试题(II)24.有学者指出,在先秦诸子百家中,儒法两家尖锐对立。秦朝尊崇法家,厉行法治,遭到儒家批评。秦朝灭亡后,取代法家的是道家。文景以后,道家淡出政治舞台,儒家取而代之,登上正统学说的宝座。这表明秦汉时期A.根据统治需要选择治国思想B.延续了百家争鸣的思想局面C.对待思想流派态度变换不定D.逐渐认识到法、道思想的弊端25.古代中国有数量丰富的各类文学作品,其中被誉为“中国文学现实主义传统的基础”的是A.《诗经》B.《离骚》C.《上林赋》D.“三吏”26.明末淸初,金圣叹择取历史上各体文学之精粹,选出“六才子书”,即“一庄子、二离

2、骚、三史记、四杜甫、五水浒、六西厢”。李贽也有“宇宙间有五大部文章”之说,与上述吻合的有史记、杜甫、水浒。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A.这些著作真实地记录了历史B.文人们有强烈的社会批判意识C.世俗文学登上大雅之堂D.商品经济下文学观念逐渐开放27.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写道:三次灾难性的战争使中国受到了巨大的刺激,第一次是1840~1842年同英国的战争,第二次是1856~1860年同英法的战争,第三次是1894~1895年同日本的战争。这三次战争的共同之处是A.使中国逐步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B.使清政府中央机构完全半殖民地化C.中国开放的通商口岸由内地向沿海扩展D

3、.列强侵略以资本输出为主28.晚清民间教科书关于近代政治知识的介绍日见增多。商务印书馆1910年初版陆费逵的《修身讲义》中有:“立法、行政、司法三权,由一机关行之者,曰专制政体;三权各有独立之机关者,曰立宪政体”。对此解读最为合理的是A.民主思想推动教育内容的更新B.清朝的教育体制发生了巨变C.三权分立学说率先影响了教育D.教育引发了辛亥革命的爆发29.上海作为中国近代思想文化的发源地之一,在某一时期成为现代新儒家、自由主义、权威主义、新民主主义、和平主义、社会主义等各种思想文化论战的阵地。材料反映出A.主张以改良作为社会变革手段B.北洋军阀以“主义”标榜自我C.抗战胜

4、利后民族民主意识高涨D.打到列强除军阀成为民众共识30.蒋介石日记的摘录:1938年3月24日:“此时将到可和可战时期,不难转入主动地位。戒之慎之,勿失战机。”3月28日:“视察沿路人民生活与行动之幼稚及军人精神与行动之散漫,时起不能久战之意。”4月9日:“此时可战可和,应注重和局与准备”。对此解读最准确的是A.国民政府准备向日本妥协投降B.国民党认为中方已取得绝对优势C.国民政府已做好持久抗战准备D.反映了中日双方力量的复杂较量31.印尼开国总统苏加诺谈到某次国际会议时说:“当中国龙、印度神牛、埃及斯芬克斯(即狮身人面像)、缅甸孔雀、泰国白象、越南九头蛇、菲律宾虎和印

5、尼牛一起共舞时,殖民主义将被彻底粉碎。”这次会议A.实践了不结盟运动的政策B.促成了印度支那问题的解决C.改变了联合国的力量对比D.力图推动国际新秩序的建立32.“我不想变成上帝,或者居住在永恒中,或者把天地抱在怀抱里。属于人的那种光荣对我就够了。这是我所祈求的一切。我自己是凡人,我只要求凡人的幸福。”彼特拉克意在A.揭露教会的虚伪和腐败B.放弃对基督教的信仰C.赞美和追求自然的人性D.歌颂人间的仁爱友谊33.世界多极化的发展趋势日益明显,主要是因为A.若干政治力量的发展B.美苏两极格局的形成C.联合国实力得到加强D.人们对和平的向往34.中世纪的欧洲,天主教会势力强大

6、占据着支配地位,在经济上A.征收“什一税”、兜售“赎罪券”B.控制各国的高级教职任命权与教会司法权C.规定了统一的《圣经》版本D.推行重商主义35.2011年6月24日的党建新闻网网文称:“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与建设成功的历程,也是不断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程。”20世纪20年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突出表现是A.纠正陈独秀等人的右倾机会主义错误B.找到符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C.开始缔造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军队D.提出了城市暴动的方针40.(2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其实西方文化对中国的影响在汉代就开始了,当时的罗马帝国就与中国的东汉王朝开始了交往,这种交往

7、的途径就是通过举世闻名的丝绸之路。到了唐代以后,中西方文化的交流就更加的频繁。第二次渗透,是元朝。当时因为蒙古帝国的影响力,大批的西方传教士涌入中国,其中最著名的就是马可波罗,他的《东方见闻录》在西方引起了巨大的反响。第三次渗透是在明末清初,西方传教士进入中国传教,并开始向中国推广西方的一些先进技术及先进理念,可惜当时中国的统治者并没有注意到这些人所传达的东西,中国还沉睡在天朝上国的迷梦中。等到了第四次渗透,已经是鸦片战争以后了,中国开始遭到西方列强的入侵,中国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第四次的渗透初期仍是外国人通过传教向中国人灌输西方的宗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