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高三语文上学期11月月考试题(含解析)

2019届高三语文上学期11月月考试题(含解析)

ID:45543235

大小:73.00 KB

页数:21页

时间:2019-11-14

2019届高三语文上学期11月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1页
2019届高三语文上学期11月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2页
2019届高三语文上学期11月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3页
2019届高三语文上学期11月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4页
2019届高三语文上学期11月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9届高三语文上学期11月月考试题(含解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19届高三语文上学期11月月考试题(含解析)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1.在下面一段话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与众多欧西事物的“迁地弗良”不同,文学史这一著述形式进入中国以后,很快便__,而今已经变得枝繁叶茂。欧洲十九世纪兴盛一时的文学史,在十九世纪末遭遇了来自审美主义的;二十世纪中叶,在美国学院占据主流的“新批评”更是公然拒绝文学史;尽管后来随着文学社会学、接受美学、新历史主义等研究路径的展开,文学史一度有复兴之势,但对这一学科进行理论反思的声音,一直。A.落地生根置疑不绝如缕B.入乡随俗质疑若隐若现C.落地生根质疑不绝

2、如缕D.入乡随俗置疑若隐若现【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落地生根:比喻长期安家落户或切切实实、一心一意地做好所从事的工作。入乡随俗:是指到一个地方,就顺从当地的习俗,这个成语常形容外乡人尊重、适应和主动融入当地风俗文化。本题所给文段说文学史进入中国,如今已经“枝繁叶茂”,用“落地生根”恰当。质疑:提出疑问。置疑:怀疑,多用于否定句。文中不是否定句,用“质疑”正确。不绝如缕:像细线一样连着,形容形势危急或者声音细微悠长。若隐若现,强调的是模糊、不清楚。文中用“不绝如缕”恰当。故此题答案应为A项。点睛:本题考查近义词辨析的能力。辨析近义词的基本

3、原则是同中求异,具体方法:从色彩方面辨析,包括感情色彩和语体色彩两方面;从词的意义方面辨析,包括词义的范围大小、词义的侧重点、词义的轻重、词义的具体与概括等方面;从运用上辨析,包括习惯搭配、词性和句法功能、适用的对象等。2.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词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发展要讲节奏。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是自然的节奏,该发芽时发芽,该结果时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①发展要讲成本。农谚讲:谷雨前后,种瓜点豆②否则就会拔苗助长、竭泽而渔,出现不切实际的“大跃进”③才有“春种一粒粟,秋收万

4、颗子”④改革发展也如此,要学会依时而动⑤这也启示我们发展要遵循规律,不能急于求成⑥这说的是谷雨节喜雨,种豆育秧正是时候,一旦错过,费时费力,事倍功半A.②⑥③④⑤①B.③⑤②①⑥④C.③⑤②⑥①④D.②⑤③⑥④①【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连贯能力。解答此类题,首先要通读语段,了解句意,然后注意句与句的排列组合,注意上下句的衔接、呼应,做到话题统一,句序合理,衔接和呼应自然,要加强对语境的分析与体会,同时应注意排序句的逻辑顺序和句中关联词语的运用。题干要求选出“衔接最恰当的一项”,通读所给文段和六句话可知,整个语段分为两部

5、分,前一部分说发展要讲节奏,后一部分说发展要讲成本。横线前的语句先是总说“发展要讲节奏”,然后举自然界的事例予以说明,所给六句话中②③⑤与“节奏”有关,应放在前三空,据此排除A项。③是“该发芽时发芽,该结果时结果”的结果,应放在第一空,据此排除D项。⑥是对①中“谷雨前后,种瓜点豆”的具体解释,故①在⑥前,据此排除C项。故选B。【点睛】对于考查语句连贯性的题目,考生应按照如下步骤操作:1.抓中心。首先要统揽全局,抓中心句,分析句子的性质和作用(如总领句、总结句、过渡句、解说句、观点句、材料句等),然后分析其他句子是如何围绕中心句来组织的。这段

6、文字是说青年学子对梁任公先生怀有景仰之情的原因。2.抓思路。句子中的思路一般指三个方面:时间顺序、空间顺序和逻辑思维的顺序。空间顺序如从上到下,从左到右,从外到内;逻辑顺序,就是人们认识客观世界的具有规律性的顺序。3.抓标志。语言标志常常表现为:关联词语、暗示性词语、句子之间的对应关系(内容上、形式上)、陈述对象或议论角度、抓句式等等。3.下列诗句中,没有使用借代手法的一项是A.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B.世事茫茫难自料,春愁黯黯独成眠。C.画图省识春风面,环珮空归月夜魂。D.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答案】B【解析】【详解

7、】本题考查学生正确运用常用的修辞方法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选择要求,如本题“下列诗句中,没有使用借代手法的一项”,这是针对“借代”设题。B项,“世事茫茫难自料,春愁黯黯独成眠”,意思是“世事渺茫自我的命运怎能预料,只有黯然的春愁让我孤枕难眠”,“世事茫茫”语含双关,既指国家的前途,也包含个人的前途。没有使用借代。ACD三项都使用了“借代”的修辞。如“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以“帆”代“船”,这是以局部代整体;“画图省识春风面,环珮空归月夜魂”,“环珮”代指“王昭君”,这是以佩饰代指人物;“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

8、人愁”,以“长安”代指“朝廷”,“浮云”和“日”运用了借喻的修辞手法,分别指奸佞小人和君王。故选B项。【点睛】借代,顾名思义便是借一物来代替另一物出现,因此多数借代词为名词。借代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