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55215
大小:235.94 KB
页数:34页
时间:2017-08-04
《浙江省民营企业内部控制研究【开题报告+文献综述+毕业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会计学浙江省民营企业内部控制研究一、立论依据1.研究意义、预期目标研究意义:伴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进程,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快,但随之而来的是越来越大的投资风险,还有不断的经济纠纷,财务舞弊现象层出不穷。如何才能在风险中抓住机遇,规避风险,保证企业的目标得以顺利实现。越来越受到各种企业的关注,同时也受到各国政府的高度关注。国外例如美国政府为规范上市公司的行为,颁布了萨班斯法案,我国国内政府各相关主管部门也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加强对企业的引导。这些都表明强化企业内部控制,进而建立健全风险管理体系,慢慢的变成了
2、当代现代企业的发展主旋律之一。预期目标:本文在参照国内外已有研究结论的基础上,从对内部控制理论分析入手,结合浙江省民营企业内部控制的现状,通过实地调研和问卷调查的方法,来研究浙江省民营企业内部控制问题所在,并指出问题的根源和提出对策及建议。从而促进我国民营企业的改革和完善,希望能够为我国民营企业内部控制完善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建议。2.国内外研究现状西方内部控制研究起步较早,对内部控制研究己经有了很长的历史,对内部控制进行了大量的实证研究,并取得了极具价值的研究成果,同时对我国的内部控制效研究有极强的借鉴意义。一般意义上的控
3、制或者管理控制视角来讨论控制模式问题。Bodnar.G(1975年)通过建立模型来衡量内部控制的可靠性,结果发现,随着新内控措施的引进,内部控制的可靠性在下降,这一结论与人们的常识相违背。RajendraP.Strivastava(1979年)建立了一个包含系列控制措施的内控系统的模型解释了Bodnar.G(1975年)的悖论,模型表明内部控制输出信息的可靠性可能会随着新的控制措施的增加而增加或减少。如果一种控制措施能够以较高的概率拒绝错误的输入信息并且该措施将正确的信息误读为错误信息的概率较低,那么这种新的控制措施引入
4、内部控制系统会增加内部控制系统的可靠性;如果一种控制措施不能纠正错误的输入信息并且可能将正确的信息误读为错误信息,那么这种新的控制措施引入内部控制系统会降低内部控制系统的可靠性。Srivastava(1998年)使用工程机械学的理论建立了相关模型,将会计循环和相关控制纳入模型。Barfield(1985年)使用Markov过程建立了内部控制过程。的时间序列模型。这些模型全面考虑了误差的条件概率,详细地分析了各种内部控制之间的相关性。我国理论和实务界对内部控制的研究,多集中于二十世纪初期几年。这可能要基于美国资本市场发生的
5、几宗大的财务丑闻和对公司内部控制的反思而推出相关的法律和政策规范。杨有红,胡燕(2004年)认为内部控制系统局限性的克服不仅依靠系统本身的完善,还信赖于公司治理与内部控制两者间的无缝对接。公司治理与内部控制都产生于委托代理问题,但委托代理的层次不同。两者思想上同源性与产生背景的差异性是对接的基础,公司治理规范的创新是实施对接的途径。宋京津(2004年)以委托代理理论、组织学理论解释公司治理、内部控制与组织结构之间的关系,提出以科学决策和效率经营为核心,以决策机制、激励机制、监督约束机制为纽带,建立治理型内部控制:指出对治
6、理效率和经营效率的共同追求推动了内部控制演进。李连华(2005年)认为内部控制与公司治理结构具有嵌合关系,公司治理结构与内部控制制度关联的共时结构是提高内部控制效果的根本途径。李心合(2007年)从历史回顾和逻辑推理的角度,探讨了三者本质的相同性,以此为基础,对三者进行了整合,构建了基于风险管理的整合框架。这既避免了企业管理体系的交叉、重复,又实现了各种管理体系的一体化。陈关亭,张少华(2003年)内部控制的完善与否和执行情况,直接影响着上市公司的经营管理业绩、财务报告质量和法律法规遵循情况,并因而逐渐成为投资者和监管机
7、构的关注焦点。对于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的披露及其审核问题,经闯卷调查和分析论证,认为我国应当强制要求所有上市公司在年报中披露内部控制报告,并要求注册会计师对该报告发表审核意见。以上观点虽略有不同,但都基于公司之力来研究内部控制,认为公司治理可以克服内部控制的局限性,从而使内部控制更好的服务于公司治理。但是以上观点缺乏对外部环境的考虑。3.参考文献[1]陈关亭,张少华.内部会计控制实务[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3.[2]杨有红,胡燕.内部控制框架的构建[J].会计研究,2008(5).[3]宋京津.从控制环境入手完善企业
8、内部控制制度[J].江西社会科学,2002(12).[4]陈关亭,张少华.我国民营企业内部控制研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2007(10). [5]李连华,聂海涛.我国内部控制研究的思想主线及其演变:1985~2005[J].会计研究,2007(3).[6]李心合.内部控制从财务报告导向到价值创造导向.会计研究[J]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