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高二政治上学期期中试题文 (VIII)

2018-2019学年高二政治上学期期中试题文 (VIII)

ID:45516730

大小:96.50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9-11-14

2018-2019学年高二政治上学期期中试题文 (VIII)_第1页
2018-2019学年高二政治上学期期中试题文 (VIII)_第2页
2018-2019学年高二政治上学期期中试题文 (VIII)_第3页
2018-2019学年高二政治上学期期中试题文 (VIII)_第4页
2018-2019学年高二政治上学期期中试题文 (VIII)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8-2019学年高二政治上学期期中试题文 (VIII)》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18-2019学年高二政治上学期期中试题文(VIII)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小题,满分60分)1.哲学代表了人类内心深处的一种渴望,一种试图超越平凡的现实生活的渴望,一种试图解答那些凭借人类现有思维能力还不能解决问题的渴望,一种试图求得真善美获取智慧接近真理的渴望。这种渴望其实植根于每一个人的内心深处,不管他是否懂哲学。这段话告诉我们A.哲学源于人的内心深处对超越平凡的强烈渴望B.哲学产生于人们在实践中对世界的追问和思考C.每个人都拥有属于自己的解答世界奥秘的哲学D.哲学更关注梦想和未来而与现实生活保持距离2.在物资匮乏的年代,战火不断,民不聊生,哲学会向政治探索型方

2、面发展。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纷纷著书立说,寻求在乱世中的立国之本、生存之道。这就是哲学的深入发展,我们可以称之为“饥饿哲学”或者理解为绝路逢生的哲学。这说明①哲学是推动社会变革的巨大物质力量②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③哲学是对一定时代经济和政治的反映④哲学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3.《华严经》曰:“心如工画师,能画诸世间。五蕴悉丛生,无法而不造。”下列与材料观点相同的是①心外无物,天下无一物非吾度内者②气之所以能动静者,理为之宰也③心生法生,心灭法灭;心染则国土染,心净则国土净④凡可状皆有也;凡有皆象也;凡象皆气也A.①②B.①③C.②④D

3、.③④4.一位哲学家说:“没有幸福就没有德行。如果没有条件取得幸福,那就缺乏条件维持德行。德行和身体一样,需要饮食、衣服、阳光、空气和住居。如果缺乏生活上的必需品,那么也就缺乏道德上的必要性。”这一观点中①把一切幸福建立在物质生活条件的基础上,是不可取的和不现实的②强调了生活上的必需品对道德的决定作用,具有唯物主义倾向③夸大了人的道德品质和人的精神力量的作用,是唯心主义观点④把物质生活条件和维持德行的条件画上等号,具有形而上学性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5.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

4、斗的行动指南,必须长期坚持并不断发展。这是因为它①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能促进社会发展②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③正确反映了新时代的特点和要求,是改造世界的有力武器④是党新一代领导人集体智慧的结晶,正确把握了自然规律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6.“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对此理解正确的是①物质是物质各种具体形态的相加之和②“客观实在”是人从万事万物中抽象出来的共同属性③物质是客观物质形态的主观映象④物质具有可知性,意识能正确地反映物质A.①③B.

5、②④C.①②D.③④7.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人类只有遵循自然规律才能有效防止在开发利用自然上走弯路,人类对大自然的伤害最终会伤及人类自身,这是无法抗拒的规律。”由此,报告把社会主义现代化奋斗目标进一步拓展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提出“建设美丽中国”。可见①自然界与人类社会两者互为前提②人类社会的规律与自然界的规律是相同的③发展的理念是社会实践变革的先导④把握联系多样性有利于价值的创造性实现A.①③B.②④C.①②D.③④8.1962年,国家林业部决定在河北承徳塞罕坝建设大型机械林场。55年来,面对极端困难的生存环境和恶劣条件,几代塞罕坝人艰苦创业、接力奋斗,在黄沙遮天日、飞

6、鸟无栖树的荒原沙地上成功营造了112万亩人工林,创造了一个荒原变林海、沙漠成绿洲的生态建设奇迹。2017年12月5日,塞罕坝林场建设者荣获联合国环保最高奖项“地球卫士奖”,对此认识正确的是①尊重自然规律是“荒原变林海”的基础和前提②正确发挥主现能动性就能消除客观条件的制约③沙漠成绿洲的生态成就证明了没有不可改造的自然④荒原到林海的质变是几代人接续奋斗的结果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9.庄子说:“自我观之,仁义之端,是非之涂,樊然淆乱,吾恶能知其辩。”在庄子看来,万物总是处于刚肯定即否定,即“彼亦一是非,此亦一是非”的状态。山此,他得出了“无需也无法对事物进行断定”的结论。这

7、里庄子集中阐述了①运动和静止的关系问题②思维和存在何者为本原的问题③生活与哲学的关系问题④意识与物质有无同一性的问题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10.隐喻是一种“跨域映射”,即通过熟悉的、具象的、己知的领域来认知陌生的、抽象的、未知的领域。在经济话语中常常用“黑天鹅”比喻小概率但影响巨大的事件,用“灰犀牛”比喻大概率且影响巨大的潜在危机。借助动物来隐喻经济现象,是因为①动物形象是经济学家科研成果的来源②动物具象性有助于经济认知向本质深入③人能通过摹写动物来把握经济规律以造福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