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高考语文复习之诗歌鉴赏:边塞战争诗

2011年高考语文复习之诗歌鉴赏:边塞战争诗

ID:45406554

大小:1.00 MB

页数:39页

时间:2019-11-12

2011年高考语文复习之诗歌鉴赏:边塞战争诗_第1页
2011年高考语文复习之诗歌鉴赏:边塞战争诗_第2页
2011年高考语文复习之诗歌鉴赏:边塞战争诗_第3页
2011年高考语文复习之诗歌鉴赏:边塞战争诗_第4页
2011年高考语文复习之诗歌鉴赏:边塞战争诗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1年高考语文复习之诗歌鉴赏:边塞战争诗》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边塞战争诗边塞诗派指唐朝开元、天宝年间形成的一个以反映唐朝边界战争生活为主要内容的诗歌流派。代表作家有高适、岑参等诗人。关于边塞诗在创作风格上多以雄浑豪放、奔腾峻伟见长。盛唐边塞诗派的出现,开拓了我国古代诗歌题材的一个广阔的领域,表现了盛唐时期激昂壮阔的时代风貌。当然,我们今天所指的边塞诗,范围要大一些,凡是表现军旅生活的诗作都归为这一类。关于边塞诗赏析方法(一)、抓住主要意象特征。(二)、整体感受,把握主旨。(三)、体会不同的艺术风格。(四)、掌握不同的表现手法。抓住意象特征时间意象:秋天、黄昏空间

2、意象:楼兰、阴山、天山、瀚海、凉州、长城、玉门关、古道、荒城、大漠、辕门事物意象:乐器:羌笛、胡笳、琵琶、号角、鼓战具:干、戈、战车、烽火、旗景物:黄沙、秋月、冬雪、寒雁人物意象:单于、吐谷浑、戍卒,将军、征夫、闺中思征夫的少妇边塞诗的主要内容对建功立业的渴望报效国家的激情出征士兵的乡愁和家中妻子的离恨塞外生活的艰辛和连年征战的残酷对帝王黩武开边的不满和将军贪功启衅的怨恨惊异于塞外绝域那种迥异于中原的风光体会不同的艺术风格豪放旷达:如王翰的“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

3、回。”雄奇壮美:如王维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苍凉悲壮:如杜甫的“落日照大旗,马鸣风萧萧。”委婉清丽:如李白的“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作者简介王昌龄(约698—757),字少伯,长安人。开元十五年进士,二十二年中宏词科。初补秘书郎,调犯水尉,谪岭南。后任江宁丞,又因事贬龙标尉,世称王江宁、王龙标。后弃官隐居江夏,安史乱后为刺史闾丘晓所杀。王昌龄的边塞诗,大部分都是用乐府旧题抒写战士爱国立功和思念家乡的心情。诗体多用易于入乐的七绝。和高、岑多用七言古诗不同。他的《从军行》向来被推为边塞的名作。

4、其中有的诗写出了战士爱国的壮志豪情:烽火城西百尺楼,黄昏独坐海风秋。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金闺万里愁。从军行其一从军行王昌龄烽火城西百尺楼,黄昏独上海风秋。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金闺万里愁。写景(实)抒情戍卒之愁侧面衬托(想象—虚)从军行(其四)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从军行(其一)烽火城西百尺楼,黄昏独坐海风秋。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金闺万里愁。烽火城西百尺楼,黄昏独坐海风秋。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金闺万里愁。从军行(其四)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

5、甲,不破楼兰终不还。这两首诗在抒情上各有什么特色?在环境与心理描写上又有什么不同?从军行(其一)抒情:其一:曲笔抒情,虚写征人家乡的妻子的无奈而痛苦的思念之情。其四:直接抒情,抒发戍边将士为国杀敌、视死如归的豪情壮志。环境描写和心理描写:同:都有悲凉的意味异:其一侧重写环境的凄凉孤独,通过写羌笛之音,从听觉方面抒发思乡之情,心理描写上采用虚写方式,以想象写情;其四侧重写边塞环境条件的艰苦,心理描写上采用实写方式,直接写戍边将士为国尽忠、慷慨悲壮的激情。作者简介李益,字君虞,姑臧人。大历四年登进士第,授

6、郑县尉。久不调,益不得意,北游河朔,幽州刘济辟为从事。尝与济诗,有怨望语。宪宗时,召为秘书少监、集贤殿学士,自负才地,多所凌忽,为众不容,谏官举其幽州诗句,降居散秩。俄复用为秘书监,迁太子宾客、集贤学士,判院事,转右散骑常侍。太和初,以礼部尚书致仕卒。益长于歌诗,贞元末,与宗人李贺齐名。诗人作品他的边塞诗的思想艺术成就,从总体说,是中唐诗人所不可企及的。这些诗从多方面真实而形象地反映当时边塞战争的实际,闪烁着现实主义和爱国主义的光彩。诗歌赏析塞下曲伏波惟愿裹尸还,定远何需生入关。 莫遣只轮归海窟,仍留

7、一箭射天山。思考:这首诗最为突出处在于对典故的使用。请大家看看,此首诗一共用了几个典故?这些典故又有什么区别?诗歌赏析伏波惟愿裹尸还此句是用浮波将军马援之事(正用,丝毫未改典故原意)定远何需生入关此句是用定远侯班超之事(反用,不赞成典故中的原意,提出相反的看法,表明自己从军态度是不愿如班超那样恋乡思归,而是誓死报国,诗意已是翻进了一层)这两句以两个典故表达了为保家卫国,宁愿战死疆场也不希望活着回家。诗歌赏析仍留一箭射天山此句是用薛仁贵“三箭定天山”之事(正用,但有所变化,“三”改作“一”,“定”改作“

8、射”没有改变原意)此句是用晋人与姜戎合力败秦之事(正用,但有所变化,诗中加了“莫遣”二字,表明了自己的态度)莫遣只轮归海窟这两句以两个典故表明杀敌卫边必须彻底的态度。从军行王昌龄烽火城西百尺楼,黄昏独上海风秋。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金闺万里愁。塞下曲李益伏波惟愿裹尸还,定远何须生入关。莫遣只轮归海窟,仍留一箭射天山。1、两首诗都以边塞为背景,但它们所表现的主题有何不同?2、为表现不同的主题,两诗分别运用了哪些艺术手法?从军行王昌龄烽火城西百尺楼,黄昏独上海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