韬光养晦-王在邦

韬光养晦-王在邦

ID:45386369

大小:2.46 MB

页数:39页

时间:2019-11-12

韬光养晦-王在邦_第1页
韬光养晦-王在邦_第2页
韬光养晦-王在邦_第3页
韬光养晦-王在邦_第4页
韬光养晦-王在邦_第5页
资源描述:

《韬光养晦-王在邦》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论创造性地坚持韬光养晦、有所作为王在邦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29/11/2010结构框架----缘何旧话重提----创造性坚持的逻辑前提----如何理解邓小平的原意----韬光养晦的本意探源----韬光养晦的哲学政治学思考----创造性地坚持韬光养晦有所作为的必要性----创造性坚持的重点与路径一、缘何旧话重提※国际战略力量对比变化------发达国家遭遇金融危机严重冲击,步入缓慢增长轨道;------中国实力地位与国际影响力大幅提高,前景仍然看好。※国内学术界激烈争论------形势变化今非昔比,应当放弃韬光养晦;

2、------可以淡化韬光养晦、强化有所作为;------坚持韬光养晦、积极有所作为。※外部对中国疑虑恐惧增多------美指责中国反制其对台军售“傲慢”“强硬”------美以外其他国家舆论界质疑中国外交,认为放弃韬光养晦,过早“展现肌肉”,属“不明智”二、创造性坚持的逻辑前提※提出创造性坚持韬光养晦有所作为,首先需要弄清楚,韬光养晦、有所作为到底是权宜之计,还是必须始终遵循的哲学理念和政治韬略。------说它是权宜之计,那就不存在创造性坚持甚至是坚持的问题。形势确有变化。-----它是哲学理念与政治韬略,那就不存

3、在过时不过时的问题,只有如何根据形势变化加以有效坚持的问题。三、如何理解邓小平的原意※邓小平提出韬光养晦有所作为的背景----苏东剧变,国际共运遭遇挫折。----“六四”风波,中国面临何处去的问题。----西方“中国崩溃论”盛极一时。----发展中国家希望中国当头。三、如何理解邓小平的原意※“二十八字方针”------“冷静观察、稳住阵脚、沉着应付、善于守拙、决不当头、韬光养晦、有所作为”------这种特定背景容易使人赋予韬光养晦有所作为以某种应急策略意义。但是,正确理解邓小平讲话的原意,需要认真辨析。三、如何理解

4、邓小平的原意※为辨析方便,不妨先采取排除法。先不看他的原意是什么,先看他的原意不是什么。※首先,在邓小平思想上,韬光养晦不是短期策略思想。------针对有些第三世界国家希望中国当头,邓小平指出“这个头我们当不起,自己力量也不够”。------1992年4月28日,他又提到,“我们再韬光养晦地干些年,才能真正形成一个较大的力量,中国在国际上发言的份量就会不同”。三、如何理解邓小平的原意------这似乎暗示着,韬光养晦实属无奈,有朝一日力量足够强大,就可以当头。韬光养晦只具有短期策略意义。------但实际上,早在两

5、年前他就已提出,“不当头”“是根本国策”,而且是“永远不当头”。三、如何理解邓小平的原意※其次,邓小平提出韬光养晦的原意,也不是忍辱负重、卧薪尝胆。------当时,举国沉闷,如果他只是要大家卧薪尝胆,就难免流露出自扫门前雪、君子报仇十年不晚的心态,以至于面对外部压力时处处退让,忍气吞声,逆来顺受。------实际情况恰恰相反。三、如何理解邓小平的原意------他明确提出,像中国这样的大国,“在国际问题上无所作为不可能,还是要有所作为”------面对外部压力,他多次坚定表示,“中国永远不会接受别人干涉内政”“不要

6、指望中国人民吞下苦果”“要维护我们独立自主、不信邪、不怕鬼的形象,我们决不能示弱”。※排除小平讲话原意的短期策略意义后,我们再来看这个成语的本意是什么。四、韬光养晦的本意探源※韬光:汉孔融孔少府集离合作郡名字诗“美玉韬光”,亦以指人藏才不露。晋书慕容垂示载记:“垂世子宝言于垂曰:“家国服丧,皇绸废驰......当隆中兴之业,建少康之功,但时来之运未至,故韬光俟奋耳.”《词源》这里,本意是掩饰抱负与能力,避免张扬四、韬光养晦的本意探源※晦:月末,夜,昏暗,深微,含蓄,败谢,凋零,草木华实荣茂谓之明,林叶凋伤谓之晦,倒霉

7、.《词源》※词源无养字,古代汉语解释同现代汉语,指供给生活资料,生育、培养、扶植。※辞海解释养晦如下:《宋史.邢恕传》:"公著(吕公著)荐于朝,得崇文院校书,王安石亦爱之,因宾客喻意,使养晦以待用,恕不能从."四、韬光养晦的本意探源------中国成语丰富多彩,却有一定规律性。如,“同义叠加”,丢盔卸甲,朝三暮四“反义叠加”,去伪存真,扬长避短------韬与养反义,光与晦反义,属反义叠加。※韬光养晦的本意可以有两种理解,一是掩饰抱负与力量,改进缺陷与不足;二是避免张扬,讲究含蓄。这两种理解都讲得通。五、相关哲学政治

8、学思考※从理论上看,韬光养晦、有所作为,体现着深刻的哲理和睿智的政治韬略。一方面,韬光养晦,永不当头,与“中国永不称霸”一脉相称。五、相关哲学政治学思考----------为什么永不称霸?因为,当头“绝无好处,许多主动都失掉了。”所以小平曾刻意地展开说,“过头的话不要讲,过头的事不要做”。这体现着中国“枪打出头鸟,露出的椽子先烂”的传统智慧。-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