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修与法基》第4章

《思修与法基》第4章

ID:45383758

大小:2.32 MB

页数:98页

时间:2019-11-12

《思修与法基》第4章_第1页
《思修与法基》第4章_第2页
《思修与法基》第4章_第3页
《思修与法基》第4章_第4页
《思修与法基》第4章_第5页
资源描述:

《《思修与法基》第4章》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四章加强道德修养 锤炼道德品质道德常常能弥补智慧的缺陷, 而智慧却永远弥补不了道德的缺陷。—但丁要想除掉旷野里的杂草,有一种方法就是在上面种上庄稼;同样要想让灵魂无纷扰,唯一的办法,就是让美德占据心灵。第一节道德及其历史发展道德概述什么是道德?“故学止乎礼而止矣,夫是之谓道德之极”荀子“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老子“道”——事物运动变化的规则和规律;“德”——人们对运动规律、规则的遵循或应用。“德”——据“道”而行。道家之德与儒家之德西方英语中moral起源于拉丁语的mor

2、alis,词根是希腊语中的mos,意思是性格、行为、生活方式、风尚和习惯等含义。中国的“道德”一般强调个人品德修养和人际间伦理关系;[群体观念]西方的“morality”一般来讲更侧重于个人修养。[个人观念]道德是由经济基础[1]决定的上层建筑中的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以善恶[2]为评价标准,依靠人们的内心信念、传统习惯和社会舆论[3]来维系的,调整人与人、人与自然和人与社会利益关系[4]的心理意识、原则规范和行为活动[5]的总和。马克思主义的定义[1]、道德的本质[2]、道德的评价标准[3]、道德的维系手段[4]、道德的调整对

3、象[5]、道德的表现形式道德的评价标准:善恶善是利他利己,恶是害他害己。16种道德行为的善恶分析目的手段利己利他害己害他利己完全利己利己为他利己害己利己害他利他利他为己完全利他利他害己利他害他害己害己利己自我牺牲完全害己害己害他害他损人利己害他利他害人害己完全害他1、历史发展: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道德;2、社会生活: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3、涉及领域:环境道德、人文道德。分类:一、道德的起源与本质(一)道德的起源(二)道德的本质(一)道德的起源1、客观唯心主义者的“神启论”;2、主观

4、唯心主义者的“天赋论”;3、机械唯物主义者的“感觉欲望论”;4、自然主义者的“生物进化论”。1、客观唯心主义者的“神启论”董仲舒的三纲五常三纲五常的提法来源于西汉董仲舒的《春秋繁露》。董仲舒按照他的阳尊阴卑理论,提出了三纲原理和五常之道。董仲舒认为,在人伦关系中,君臣、父子、夫妇三种关系是最主要的,这三种关系存在着天定的主从关系;即“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以此确立了君权、父权、夫权的统治地位;他又提出,仁、义、礼、智、信五常之道是处理君臣、父子、夫妻、上下尊卑关系的基本法则,并把它神圣化为宇宙的根本法则。黑格尔(Ge

5、orgWilhelmFriedrichHegel)的绝对精神德国哲学家黑格尔认为道德是脱离人而独立存在的“绝对精神”的产物。2、主观唯心主义者的“天赋论”孟子的四端恻隐之心——仁羞恶之心——义恭敬之心——礼是非之心——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康德(ImmanuelKant)的纯粹理性康德认为道德源于与人类固有的纯粹“理性”,理性发端于人的善良意志,道德就是善良意志发出的“绝对命令”。“世界上有两件东西能够深深地震撼人们的心灵,一件是我们心中崇高的道德准则,另一件是我们头顶上灿烂的星空。”——康德政治的道德家道德的政治家

6、3、机械唯物主义者的“感觉欲望论”洛克(JohnLocke)洛克认为,事物的善恶之分,是与苦乐关系有关。善就是能增加快乐或减少痛苦的东西,恶就是能增加痛苦或减少快乐的东西。4、自然主义者的“生物进化论”达尔文(CharlesDarwin)达尔文用生物进化论来证明人类的道德观念、道德情感和道德规范来自动物界,认为道德起源于动物的社会本能或动物的合群性。马克思主义关于道德起源的理论马克思主义认为,道德作为一种上层建筑和社会意识形态是社会历史的产物,其根源在一定的社会物质生活条件中,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逐步形成的。道德只能在一定的社会

7、关系中产生,并通过一定的社会关系表现出来。客观条件:社会关系的形成;主观条件:人类自我意识的形成与发展;马克思主义关于道德起源的理论(二)道德的本质道德是由经济基础决定,是社会经济关系的反映。1、社会经济关系决定道德的性质;2、社会经济关系表现出来的利益决定道德的基本原则和主要规范;3、阶级社会中,社会经济关系主要表现为阶级关系;4、社会经济关系的变化必然引起道德的变化。二、道德的功能与作用(一)道德的主要功能(二)道德的社会作用(一)道德的主要功能1、认识功能2、调节功能道德的调节功能褒贬社会舆论和传统习惯[他律]社会评价[

8、外因]自我评价[内因]内心信念[自律]道德评价的对象是人的行为(动机和效果)。道德评价的形式主要有三种(社会舆论、传统习惯和内心信念)。道德评价的关键因素是良心(内心信念)。(二)道德的社会作用1、道德能够影响经济基础的形成、巩固和发展;2、道德对其他社会意识形态的存在和发展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