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势与风格》PPT课件

《形势与风格》PPT课件

ID:45370813

大小:1.15 MB

页数:34页

时间:2019-11-12

《形势与风格》PPT课件_第1页
《形势与风格》PPT课件_第2页
《形势与风格》PPT课件_第3页
《形势与风格》PPT课件_第4页
《形势与风格》PPT课件_第5页
资源描述:

《《形势与风格》PPT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八章形式与风格第一节、形式一、何谓形式形式(Form),拉丁语作forma,它是指具有包围作用的界限和边界,它能将某个存在者带入它所是的形态之中。从原始的意义上讲,“形式”类似于工匠制作器皿是的“模型”。1、数的和谐形式(Form)在西方传统哲学中是一个本体论的范畴。古希腊时期,毕达哥拉斯学派认为万物的始基是数,数是从“一”开始的,然后生出“二”,再生出各种数目。数的比例关系具有和谐的性质,美也是一种和谐。他提出了美的形式原则,“黄金分割”,美的本质在于数理形式,“一切立体图形中最美的是球形,一切平面图形中最美的是圆形。”比例关系。陶瓷制作。2、形式与质料(forma——materi

2、a)“形式”一词与“质料”形成对应是从柏拉图开始的。柏拉图将“存在”理解为存在者的“外观”(爱多斯),“当存在者之为存在者被知觉,并且在其外观方面与其他存在者区分开来之际,存在者的界限和构造便作为外部的内部边界进入人们的眼帘。但界定者乃是形式,被界定者乃是质料。”(《尼采》P86)形式“是具有包围作用的界限和边界,它把某个存在者带入和置入它所是的东西之中,使得这个存在者站立于自身,此即形态(Gestalt)。”(《尼采》P130)瓶子与液体3、亚里斯多德的“四因说”亚氏以认识事物的原因为研究目标,而事物的原因有四种:质料因、形式因、动力因、目的因。以“房子”的成因为例:质料因——砖瓦土

3、木等材料;形式因——有一座房子的构图、形式;创造因——建筑师的创造性活动;目的因——建筑师在画图纸的活动中一定有其建筑房子的目的。在这四者中,后三者常常合而为一,通称为“形式”,于是“四因说”可以简化为质料与形式。在“质料”和“形式”这一对关系中,亚里斯多德认为形式是根本性的,事物的生成就是质料的形式化。与毕达哥拉斯从外在的形式理解美的本质不同,亚里斯多德的“形式”主要是主体的积极创造。形式因是事物本质意义的原因,正是事物的形式使得一个事物从潜在的可能性中脱颖而出,成为现实的存在。例如一块石头潜在地是一个人体雕像或一头牛的雕像,或者别的什么,但在雕塑家为赋予它一种形式时,它只是一块石头

4、;只有当雕塑家赋予它某种形式,它才能成为一个现实的雕像。因此,形式决定一块石头“是什么”。亚里斯多德将质料与形式的这种关系应用到文学艺术领域。在《伦理学》中,他说:艺术就是创造能力的一种状况,其中包括真正推理的过程。一切艺术的任务都在生产,这就是设法筹划怎样使一种可存在也可不存在的东西变为存在的,这东西的来源在于创造者而不再所创造的对象本身;因为艺术所管的既不是按照必然的道理既已存在的东西,也不是按照自然终须存在的东西——因为这两类东西在它们本身里就具有它们所要存在的来源。创造和行动是两回事,艺术必然是创造而不是行动。(转引自朱光潜《西方美学史》上册P70)一棵树的生长是自然的、必然的

5、,它不需要人的创造,不需要人赋予它形式,而文学艺术是创造,它不是必然存在的,它可以存在也可以不存在,而它的存在取决于艺术家的创造,特别是以形式来统摄质料,使事物成其所是。4、先验形式(1)先验形式十八世纪德国古典哲学家康德为了调和德国理性主义和英国经验主义,认为知识一方面离不开感性材料、经验等后验因素,另一方那个面又必须有先验的形式,经验材料只有经过先验形式才成形。“先验形式”是构成人的认识的形式,它是先验的而不是后天习得的。康德认为“形式”既不是事物本源的精神范型(柏拉图),也不是事物本身的现实存在(亚里斯多德),而是先天地存在于大脑中的范式。(2)先验综合康德认为美学研究的不是美的

6、事物本身,而是审美活动的先验形式,即审美判断力的规律事物本身是不可知,能认识的只是事物的“现象”,而事物之所以是这个“样子”呈现在我们面前,是因为我们主观的认识形式。主观形式构形着事物的显现,认识只能是认识形式向我们提供的东西。先验形式决定着认识的性质。另一方面,“先验形式”又必须与质料相结合,“先验形式”不同于唯理主义的“天赋观念”(认识的内容是先验的),先验的形式要与现象联系在一起才构成认识,如果脱离经验就没有用武之地,因而形式和经验材料二者是联系在一起的,这就是“先验综合”。(3)先验形式的两种形式:a、感性形式——空间(外感官)和时间(内感官)人的感觉首先先天地具有空间形式,它

7、规整外物在我们心中的形状、大小,从而使外物(质料)作为实在的对象被直观;其次,人的感觉先天地具有时间形式,它将外物的发展排列成先后的序列。时空既不是真是的存在(牛顿),也不是事物本身的关系或规定(莱布尼茨),而是人类感知世界的主观把握方式。对感性认识而言,时间和空间作为先验形式,它是整理感性材料的主体和动力。“没有客观对象所提供的感性材料,作为感性形式的空间和时间就无从存在;没有空间和时间作为感性直观的先验形式,人类的感觉也只能的一团混沌的杂多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