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5362414
大小:35.01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11-12
《对仙联小课堂教学活动方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对仙联小课堂教学活动方案一、指导思想目前的课堂教学所面临的最大挑战是无效和低效问题,建立有效乃至高效的课堂教学模式可以说是当前深化课程改革的关键。结合我校课堂教学与教研工作现状,本学年我校将坚持“为学生发展服务,为教师成长服务”的指导思想,将教研工作的重点确定为建立“高效课堂”。本学年我校将克服以往贪多求全的不良倾向,精选教研的着眼点,探索有效的深层教研模式,不断丰富教研内容,创新教研形式,增强教研实效,使教研活动成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新的生长点,成为加强队伍建设、提升教师素质的新的支撑点,成为营造学校特色的新的闪光点,探
2、索出新型、高效的课堂教学模式。避免课堂教学的无效行为,最大限度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让课堂教学的每一分钟都发挥最大效益,让每一个学生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全面致力于学生素养的形成与发展。二、总体目标通过课堂教学研究,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增强教师驾驭课堂的能力,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率。1、通过开展有效性课堂教学系列研讨活动,让“规范课堂”成为需要,让“反思课堂”成为习惯,让“高效课堂”成为素养。2、通过多样化的研修形式,进一步明确高效课堂的标准及特征,实现课堂教学的高质高效,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3、探讨
3、学生学习方式和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三、基本原则1、实践性:本着“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原则,将研究贯穿于教学始终,坚持在学习中研究,在研究中实践,在实践中领悟,在领悟中升华。2、全员性:所有任课教师是实践的主体,每位教师都要积极参与教研。3、互动性:通过互相听课、评课营造平等研讨的平台,构建互动的研究方式,在思维碰撞中形成共识。4、反思性:采取教学随笔、课后反思等形式,让教师反思课堂教学行为,引导教师对教学问题进行研究、反思、总结,对教育信息进行收集、处理、共享。四、教研形式以“理论学习、集体备课、讲课评课、研讨反
4、思、课例交流”等活动为基本形式。五、任务及要求1、加强教学目标与备课研究全体教师要认真学习《数学课程标准》,把握好学段教学目标和各学段四大知识领域的具体教学目标。对每一个课时教案,能针对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确定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目标。充分发挥资源共享优势,利用教研组的集体备课、学科网站和其他的网络资源,设计好每一个课时教案,充分预设课堂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并在教学中做好预设与生成的处理。要正确把握好情境创设、合作探索、自主练习三大板块的联系和时间的分配。对创设的情境要有针对性、科学性和实效性,尽量缩短情境创设的时间。
5、在合作探索环节,教师要正确处理好“接受学习”和“自主探究”的关系。在学生动手操作之前,教师一定要让学生明确操作的要求,把握好“放”与“收”的时间,决不能因为探索时间过长而影响自主练习的时间。要加强练习的设计,体现练习的层次性和思考性。新授课每课时自主练习的时间要尽量控制在10分钟左右,使学生每节课所学的知识得到巩固并做到堂堂清。2、加强“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小学数学四课型课堂教学常用模式如下:新授课:创设情境,提出数学问题——自主、合作探究,建立数学模型——自主练习,应用拓展。练习课:创设情境(导入)——分层练习(基本
6、练习、提高练习、综合练习、发展练习、应用练习)——矫正评价,总结归纳。复习课:揭示课题,明确目标——回忆梳理,形成网络——练习矫正,形成技能——课堂总结,突出重点。讲评课:概述测试成绩——错因探究——自我矫正——反馈练习,拓展巩固——讲评小结。本学年将加强对上面提供的课堂教学模式的学习,并在此基础上,深入开展多种形式的课堂教学研讨活动。如:“同研一节课”的磨课活动、“同课异构”的对比课活动、“区域联谊”的学习研讨活动、利用网络资源,组织教师学习优秀教师的课堂教学设计等形式,进一步优化和完善四课型的课堂教学模式,促进课堂教学
7、水平的整体提高,提升教师驾驭课堂的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六、具体内容及安排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过程中,我们面临着诸多的问题。其中最明显的问题是:在课时数量相对减少的情况下,对教学质量的要求却越来越高。要解决这一问题,就必须在课堂效率上做文章,克服以往课堂教学中耗能费时、效率不高的做法,构建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提高课堂教学效益。为了更好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建构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本年度我们将从以下方面展开工作:(一)进行全程教材疏通,提高教师对教材教法的掌握能力1、培训目标(1)使教师对数学全程教材的基本结构、教材特点及教学注意
8、问题等有个大致的了解。以便能更好地把握编者的意图,更好地使用教材。(2)全面提高教师素质,督促教师钻研教材,深入领会新的课程标准的精神,提高教师对新教材的驾驭能力,进而创造性地开发、利用课程资源。使培训教师具有较高的专业知识和学术水平,教育教学和科研能力等方面综合素质有显著提高。(3)引导、激励、帮助教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