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美拉唑对阿司匹林致胃溃疡预防作用的研究

奥美拉唑对阿司匹林致胃溃疡预防作用的研究

ID:45311857

大小:676.50 KB

页数:15页

时间:2019-11-11

奥美拉唑对阿司匹林致胃溃疡预防作用的研究_第1页
奥美拉唑对阿司匹林致胃溃疡预防作用的研究_第2页
奥美拉唑对阿司匹林致胃溃疡预防作用的研究_第3页
奥美拉唑对阿司匹林致胃溃疡预防作用的研究_第4页
奥美拉唑对阿司匹林致胃溃疡预防作用的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奥美拉唑对阿司匹林致胃溃疡预防作用的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奥美拉唑对阿司匹林致胃溃疡预防作用的研究江苏大学临床医学系01级张敏唐炜赵刚皇俊谈剑席等国徐丽萍指导老师:任春兰前言阿司匹林(ASA)是解热镇痛药,长期大量服药后,可导致胃粘膜损伤,但其确切致胃溃疡损伤机制目前尚不完全清楚。奥美拉唑(OMZ)是一种强效胃酸分泌抑制剂,现多用来治疗如ASA引起的消化性溃疡,而采用OMZ预防ASA的胃肠道副作用还未有报道。胃粘膜损伤指标溃疡(斑点、出血点、糜烂)琥珀酸脱氢酶的活性H+-K+-ATP酶的活力1材料1.1实验动物,分组及药物昆明种普通级小白鼠,体重20±2g,雌性,30只。随机分为三组,正常组、ASA组、OMZ+ASA组,每组10只。ASA剂量为0.

2、1g/100g,OMZ剂量为4mg/kg,生理盐水为0.5ml/只。1.2实验仪器解剖镜(江南光学仪器厂产品)LEICA-CM1900型冰冻切片机OLYMPUS-C×40型光学显微镜意大利产SONICA型超声波匀浆机721分光光度计2方法2.1溃疡模型及动物处理对ASA组小鼠在给药前禁食(不禁水)48小时,灌喂后7小时将小鼠脱臼处死。正常组和OMZ+ASA组以同样方法处理,7小时后处死,即刻剖腹取胃检测。2.2技术路线解剖镜形态学观察圆形损伤溃疡个数胃组织或胃粘膜冷冻切片Nitro-BT染色Mias图像处理灰度值SDH活性H+-K+-ATP酶试剂盒721分光光度计酶吸光度公式转换ATP酶活性

3、2.3数据处理溃疡个数、SDH视场灰度值、H+-K+-ATP酶含量值,均由Spss10.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各组数据比较用单因素方差分析。3结果溃疡(斑点、出血点、糜烂)可最直接反映胃粘膜的损伤。H+-K+-ATP酶和琥珀酸脱氢酶(SDH)的活性大小可间接地衡量胃粘膜的损伤情况。图1正常组SDH着色深,分布均匀,活性强图2ASA组SDH着色明显浅于正常组,活性较弱图3OMZ+ASA组SDH着色深于ASA组,活性也明显增强表1奥美拉唑对阿司匹林致胃溃疡发生的预防(χ±S)处理因素溃疡个数SDH活性ATP酶活力正常组0.13±0.35162.45±6.6756.73±8.10ASA组2.46±1

4、.51187.77±3.5063.12±6.29OMZ+ASA组1.00±0.94179.79±3.5049.00±1.22注:①溃疡个数:ASA组与正常组和OMZ+ASA组比较,方差分析P<0.001②SDH活性:各组间比较,经方差分析P<0.001 (注:灰度值越大,SDH活性越低;灰度值越小,SDH活性越高)③ATP酶活力:各组间经方差分析P<0.0014讨论奥美拉唑的作用机制是与胃壁细胞膜上的H+-K+-ATP酶结合,使ATP酶失去活性,抑制H+的分泌,并可升高胃内的pH〉3.5。阿司匹林在胃内pH〈3.5时才可去离子化,形成离子型,造成胃粘膜的损伤。当胃内pH>3.5时,ASA对胃

5、粘膜的损伤作用明显减弱。SDH是线粒体的一种标志酶,正常情况下与线粒体内膜结合。胃粘膜损伤时,线粒体也受损,膜通透性增加,SDH漏出线粒体外,细胞内SDH减少,经Nitro-BT染色,着色明显的变浅,活性也降低。本实验只是对OMZ的某一剂量在某段时间内对胃粘膜的预防作用进行了研究。对于OMZ不同剂量、不同时间的预防作用还有待进一步的探讨。在治疗风湿性疾病需大剂量长期服用阿司匹林的情况下,可以建议联合使用奥美拉唑。Thankyou!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