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5304382
大小:152.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11-11
《2019-2020年高二上学期第三次考试历史试题 含答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19-2020年高二上学期第三次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一、选择题:本卷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所给出的四项答案中只有一项是正确的。1.《左传•昭公七年》:“天有十日,人有十等。下所以事上,上所以共神也。故王臣公,公臣大夫,大夫臣士,士臣皂。”上述材料反映西周社会结构的基本特点是A.严格的宗法制B.严格的等级关系C.全面的神权政治D.政治与血缘结合2.“先王之法,立天子不使诸侯疑焉,立诸侯不使大夫疑焉,立嫡子不使庶孽疑焉。疑生争,争生乱,是故诸侯失位则天下乱,大夫无等则朝堂乱。”这表明西周实行嫡长子继承制的目的是A.防止
2、财产大量流失B.巩固父系家长的宗族地位C.强化对奴隶的统治D.实现权位财产的平稳过度3.孔子强调“仁”和“礼”,苏格拉底强调“美德即知识”。他们提出上述思想主张主要针对的相似社会问题是A.战乱频繁,社会动荡B.奴隶制崩溃,封建制形成C.传统价值观受到严重破坏D.思想混乱,民不知所从4.《韩非子·诡使》:“‘所以治者,法也;所以乱者,私也。法立,则莫得为私矣’。故曰:道(引导)私者乱,道法者治。”韩非子在这里主要强调的是A.用法律规范人们的行为B.实行严刑酷法C.立法兼用法家和道家精神D.建立公有制5.史学家唐德刚在《晚清七十年》中写道:
3、“从秦国开始的我国历史上的第一次社会政治大转型,发自商鞅,极盛于始皇,而完成于汉武。”这种“社会政治大转型”主要是指A.从土地国有到土地私有B.从分封制到郡县制C.从百家争鸣到思想统一D.从奴隶制到封建制6.“秦始皇帝初兼天下,……罢其不与秦文合者,(李)斯作《苍颉篇》”,……赵高作《爰历篇》,胡母敬作《博学篇》,皆取史籀大篆或颇省改,所谓小篆者也”。下列有关秦统一文字的叙述正确的是A.只是将统一前原秦国的文字颁行全国B.颁行全国的文字在字体上基本没有改变C.原秦国大篆为基础,对字体进行了简化D.是由李斯等人创立的全新文字7.唐中宗不经
4、中书省和门下省封拜官职,因心怯,故装置诏敕的封袋,不敢照常式封发,而改用斜封,所书“敕”字也不敢用朱笔,而改用墨笔,当时称为“斜封墨敕”。这表明A.三省体制已经名存实亡B.中书省和门下省的权力高于皇权C.三省制对皇权具有一定的约束力D.唐中宗时期皇权进一步弱化8.钱穆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说:“一个国家该要有—个凝固的中央。开始是封建,四分五裂,慢慢地就统一集中。然而自汉迄唐,就已有过于集权之势。到宋、明、清三朝,尤其是逐步集权,结果使地方政治一天天地衰落。”钱穆强调的是A.从汉朝到唐朝中央集权不断强化B.肯定了宋朝以后的中央集权措施
5、C.自汉以来中央集权制度弊大于利D.中央集权制度对分封制矫枉过正9.在古代许多朝代,重大案件组织刑部、御史台、大理寺会审。谓之三司会审或三堂会审。这反映了A.君主专制的加强B.司法制度的完备C.官僚机构的膨胀D.高度重视司法公正10.李光耀在评价科举制时指出:科举“使过去帝制的中国被摒弃于西方伟大科学工艺发明和工业革命的门外”。李光耀在这里所指的是A.科举考试的内容阻碍了西方科学技术的传入B.科举考试中徇私舞弊现象严重,加深政治腐败C.科举考试使知识分子埋头读书,不关心政治D.科举考试使官僚阶层盲目自大,不主动学习西方11.理学家王阳明
6、说:“士以修治,农以具养,工以利器,商以通货,各就其资之所近,力之所及者而业焉,以求尽其心,其归要在于有益生人(民)之道,则一而已……四民异业而同道。”在此,王阳明A.重申传统的“四民”秩序B.主张重新整合社会阶层C.阐发的根本问题是正心诚意D.关注的核心问题是百姓生计12.1898年,夏历五月,张之洞刊行《劝学篇》,宣扬当时流行的政治主张: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张之洞此举主要针对的是A.儒家思想统治地位动摇B.维新思想的广泛流行C.民主共和观念的传入D.新式学校的日益增多13.小说在明清时期被社会上层人士看成是“猥鄙荒诞,徒乱耳目”,皆
7、“黩载”(正史不记载)。1902年,梁启超创办《新小说》,发表《论小说与群治之关系》,把小说提到“文学之最上乘”的崇高地位。梁启超对小说这种地位的看法反映了A.小说的政治功能日益突出B.资产阶级思想影响的扩大C.清末市民队伍进一步扩大D.改良派政治立场发生变化14.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我国相继取得了首次合成结晶牛胰岛素、青蒿素药物、杂交水稻技术等领先世界的生物学和医学成就。这说明A.社会主义制度是科学研究的根本条件B.集体主义和协作精神是科学研究的重要推动力C.自力更生是科学研究的主要途径D.科学研究只有与群众运动相结合才能成功15.针
8、对高考制度,毛泽东在一次会议上指出:“我们高校的学生,据北京市的调查,大多数是地主、富农、资产阶级以及富裕中农的子弟,工人阶级、贫下中农出身的还不到20%。全国恐怕也差不多。这种情况应当改变。”根据这一精神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