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5273877
大小:109.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11-11
《2019-2020年高中语文《沂水春风》课课练 苏教版选修《<论语>选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19-2020年高中语文《沂水春风》课课练苏教版选修《<论语>选读》一、找出下列各句中的通假字并写出本字来句子通假字本字句子通假字本字⑴鼓瑟希,铿尔希稀⑶唯求则非邦也与与欤⑵莫春者,春服既成莫暮二、写出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的活用类型(填代码)并写出活用后的意思A.名作动B.名作状C.名作使动D.名作意动E.形作名F.形作动G.形作使动句子类型活用后意思句子类型活用后意思⑴比及三年,可使足民G使…富足⑶风乎舞雩A吹风⑵冠者五六人A戴帽子⑷端章甫,愿为小相焉A穿礼服戴礼帽三、写出下列各句的句式类型,并作口头翻译句子类型句子类型⑴比及三年,可使有勇省略⑹浴乎沂,风乎舞雩状后
2、⑵不吾知也否宾前⑺以吾一日长乎尔状后⑶则何以哉疑宾前⑻毋吾以也否宾前⑷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状后⑼可使有勇,且知方也省略⑸异乎三子者之撰状后⑽如或知尔,则何以哉?疑宾前四、基础知识巩固性训练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A.喟(kuì)然叹曰吾与(yǔ)点也风乎舞雩(yú)浴乎沂(yí)B.冠(guān)者莫(mù)春三子者之撰(zhuàn)铿(kēng)尔C.愿为小相(xiàng)因之以饥谨(jǐn)夫子哂(shěn)之千乘(shèng)之国D.曾皙(xī)长(zhǎng)乎尔以俟(sì)君子鼓瑟(sè)希答案(B):冠(guàn)者2.选出没有通假字
3、的一项()A.鼓瑟希,铿尔B.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C.莫春者,春服既成D.唯求则非邦也与2.(B)【A希—稀C莫—暮D与—欤】3.选出对下列句中加点词语古今同义的一项()A.因之以饥馑B.如会同,端章甫C.摄乎大国之间D.异乎三子者之撰3.(A)【饥馑:(古今同义)饥饿;B会同:(古)诸侯会盟,(今)会合连同;C摄:(古)夹,(今)拍摄D撰:(古)讲述,(今)写】4.选出下列加点词活用情况不同于其他三句的一项()A.比及三年,可使足民B.风乎舞雩C.冠者五六人D.秦伯说,与郑人盟4.(A)【形作使动,BCD均为名作动】5.选出下列各句句式特点不同于其他三句的一项()
4、A.风乎舞雩B.异乎三子者之撰C.不吾知也D.加之以师旅5.(C)【否宾前,ABD为状后】6.选出加点词解释有不正确的一项()A.如或知尔,则何以(做)哉因之以饥馑(增添)B.子路率尔而对曰(飞快地)比及三年(等到)C.如其礼乐,以俟君子(等候)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侍坐(陪侍)D.舍瑟而作(起身)为国以礼,其言不让(谦让)9.选出加点“知”字意义与用法与例句加点字相同的一项()例:小年不及大年,小知不及大知A.吾与之共知越国之政B.如或知尔,则何以哉C.郑既知亡矣D.失其所与,不知9.(D)【D与例句均通“智”;A管理,统治;B了解;C知道】10.选出加点字意义与
5、用法与例句加点字相同的一项()例:摄乎大国之间A.以吾一日长乎尔B.夫子之曰,不亦宜乎C.异乎三子者之撰D.风乎舞雩10.(D)【A于,比;B吗;C于,跟,同;D于,在】11.选出加点字意义与用法与例句加点字完全相同的一项()例:宗庙之事,如会同A.如或知尔,则何以哉B.方六七十,如五六十C.如其礼乐,以俟君子D.如有所立,卓尔11.(B)【A连词,如果;B连词,或者;C连词,若,至于;D连词,如果】12.选出加点字意义与用法例句加点字完全相同的一项()例:为国以礼A.由也为之B.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C.愿为小相焉D.为击破沛公军12.(A)【A动词,治理;B句末疑
6、问语气助词,呢;C动词,做,担任;D介词,给,替】13.下列各组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A.①宗庙之事,如会同②千乘之国B.①以吾一日长乎尔②子路率尔而对曰C.①亦各言其志也②为国以礼,其言不让D.①居则曰:“不吾知也。”②唯赤则非邦也与13.(B)【B①第二人称代词,你们②助词,相当于“然”,…的样子;A结构助词,的;C第三人称代词,作定语,他(们)的;D副词,就】14.选出对下列文言句子中的划线部分翻译不正确的一句()A.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不要因为我年长就不敢说了】B.如或知尔,则何以哉?【如果有人了解你们(而起用你们),那么你们将打算做些
7、什么事呢】C.如其礼乐,以俟君子。(至于用礼乐来教化百姓)D.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公西赤却认为这职位太小了,那么谁能给他个大点的职位呢?)14.(D)【如果公西赤只能给诸侯做个小小的司仪员,那么谁能给诸侯做大司仪呢?】15.选出下列对课文解说判断不当的一项()A.本文以“言志”为线索,通过“孔子问志——学生言志——孔子评志”三部曲,记录了孔子和四个学生的谈话,写出了学生们的志趣、性格,表达了孔子的思想和态度。B.对于子路的“治千乘之国”之雄心壮志,孔子深表赞同,报之以赞赏的一笑,而对于冉有、公西华之志,孔子都没有反应,暗示了他不以为然的态度。C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