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养生》介绍

《中国传统养生》介绍

ID:45271133

大小:9.54 MB

页数:36页

时间:2019-11-11

《中国传统养生》介绍_第1页
《中国传统养生》介绍_第2页
《中国传统养生》介绍_第3页
《中国传统养生》介绍_第4页
《中国传统养生》介绍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国传统养生》介绍》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中国传统养生一、传统养生的产生和发展传统养生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的一大瑰宝,它的产生和发展与祖国医学的产生和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关于传统养生的最早记载,见于甲骨文┄┄距今约三千七百多年前的殷商时代,在河南安阳及陕西周原等地,发现了大量栔刻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甲骨文汉——瓦当春秋战国时期:诸子蜂起,百家争鸣。(孔子、孟子)“吐故纳新,熊经鸟伸”“熊经鸱顾”(气功养生术)各主要历史年代“传统养生活动的开展情况孔子:名丘,字仲尼。公元前551-前479年,伟大的哲学家,儒家学说的创始人。现山东曲阜人。影响世界文化发展近两千

2、年。在《影响人类历史进程的100名人排行榜》中列第五位。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壮之时,血气方刚,戒之在斗;老之时,血气既衰,戒之在得。孔子孟子:公元前371年-前289年。名柯,字子舆。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有著名的“养心莫善于寡欲”、“我四十不动心”等养生思想。在《影响人类历史进程的100名人排行榜》中列第九十二位。孟子秦汉~隋唐:“灵丹妙药”“长生不老术”(代表人物:秦始皇等)东汉名医华佗的“五禽戏”(虎、鹿、熊、猿、鸟)各主要历史年代“传统养生活动的开展情况秦始皇:公元前259年-前21

3、0年。征战10年,完成统一大业,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在《影响人类历史进程的100名人排行榜》中列第十七位。在传统养生史上,志在寻找“灵丹妙药”。秦始皇华佗华佗:?-208年今安徽亳州人,东汉末医学家,精内、外、妇、儿、针灸各科。尤擅长外科。创编《五禽戏》,为传统养生留下丰富遗产。晋代:著名养生家葛洪(“内修”“外养”理论)方法可分:“行气”“导引”“服食”“卫生”等各主要历史年代“传统养生活动的开展情况葛洪:约281-341,今江苏人。东晋道教理论家,医学家,炼丹术家。倡导“内秀”、“外养”的

4、养生理论,具体方法可分为“行气”、“导引”、“服食”、“卫生”等几个方面。葛洪唐代:以动养生的理论得以发展。孙思邈(581-682),今陕西耀县人,医学家。名言:“人欲劳其形,百病不能成”。孙思邈各主要历史年代“传统养生活动的开展情况宋代:以动养生的理论得以进一步的发展,出现了一套炼身术--《八段锦》各主要历史年代“传统养生活动的开展情况明清年间:太极拳的创编和发展,进一步充实了传统养生的理论和方法。各主要历史年代“传统养生活动的开展情况二、传统养生学说我国传统养生学说最显著的特点是强调预防保健的思想,提倡保养在先

5、。《黄帝内经》中指出:“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兵,不亦晚乎!”整体观学说天人相应学说阴阳协调学说形神相因学说恒动学说整体观学说把人体看成是一个以脏腑为核心,以经络互相联系的整体。脏腑之间相互依赖,以维护内环境的统一性和稳定性。维持人体生命最基本的物质是气、血、津液。这也是祖国医学的理论基础。天人相应学说是在我们的祖先对自然环境认识的基础上逐渐确立的养生学说。古人认为,人体的生理、病理、生长、发育、衰老,都与自然界的变化休戚相关。阴阳协调学说人生有

6、形,不离阴阳。在人的生命活动中,阴阳是互为依存的,任何一方都不能脱离对方而独立存在。*虚则补之*实则泄之*热则凉之*冷则火之(上海市药膳协会秘书长:吴鼎坤先生)形神相因学说:是指形体与精神的结合。并互为因果。无形则神无以生,无神则形不可活。恒动学说:祖国医学很早就认识到生物界生命活动有其恒动的特性。传统养生始终以恒动观点为指导思想,认为经常从事适量的身体活动,是增进健康、延缓衰老的有效手段。三、传统养生原则保养精神原则适应四时原则补脾益胃原则动静结合原则护肾保精原则1.要涵养精神,安神益志。2.要善于控制情绪。人有

7、“七情”,喜、怒、忧、思、悲、恐、惊。《黄帝内经》中指出:过渡情绪对“五脏”的影响,以及情绪之间的相互作用。喜伤心,恐胜喜;怒伤肝,悲胜怒;忧伤肺,喜胜忧;思伤脾,怒胜思;恐伤肾,思胜恐。1.精、气、神在人体生命活动中的作用精、气、神是人体三宝,是生命现象产生和变化的根本。四、保养精、气、神精气神精是生命活动的根本;气是生命活动的动力;神是生命活动的表现。精、气、神在人体中相互作用,互为因果,贯穿于生命活动过程的始终。在人体生命活动中的作用精精是构成人体的物质基础,是生命活动的根本。精的来源有两方面:即先天之精和后

8、天之精。先天之精源于父母,藏于肾脏,为先天之本;后天之精源于脏腑,由食物所生,为后天之本。在人体生命活动中的作用自然界的一切事务都是由气的运动变化而产生的。气具有很强的活力,不停地运动,对人体的生理功能起着推动作用。气的来源和化生主要有三种途径:其一,禀受于先天之精气;其二,来源于食物中的营养物质;(谷气)其三,从自然界吸入的清气。气神是在精和气的基础上产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