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5195084
大小:172.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11-10
《2019-2020年九年级化学上册 4.2 水的净化教学案(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19-2020年九年级化学上册4.2水的净化教学案(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学习目标1.会说出软水与硬水的鉴别方法。2.会总结出吸附、沉淀、过滤和蒸馏等净化水的方法3.总结两种基本操作的方法:蒸发和过滤。重难点重点:1、纯水与自然水,硬水与软水的区别。2、吸附、沉淀、过滤和蒸馏净水的方法难点:1、培养学生动手实验的能力。2、引导学生正确做好实验教法学法教学准备教学过程(主要环节)集体备课个性展示新课导入我们会昌是个水资源丰富的城市,有着百里湘江,三江六岸,这河水可直接饮用吗?你能否从中提取洁净的饮用水?自主学习认真阅读课文回答下列问题:1)自然界中的河水、湖水、井水
2、、海水等天然水是纯净物还是混合物?2)天然水是怎样摇身一变,成为你随时可以饮用的纯净水的呢?3)除去水中不溶性杂质的方法是。4)自来水厂净水的过程是,其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5)明矾是常用的剂。活性炭在净水过程中起什么作用?。6)软水与硬水的区别是什么?鉴别二者的方法是什么?7)硬水转化为软水的常见方法有哪些?合作探究展示交流(一)、净化水的方法:、、、过滤:注意事项“一贴、二低、三靠”。⑴制作过滤器时滤纸要紧贴漏斗内壁,(简称“一贴”);而且滤纸边缘要低于漏斗边缘。⑵过滤时,盛浑浊液体的烧杯口要紧靠玻璃棒,使液体沿玻璃棒流入过滤器。玻棒下端轻轻斜靠在三层滤纸的一边,以免
3、弄破滤纸。过滤器中液体要低于滤纸边缘。漏斗下口要紧靠下面烧杯的烧杯壁,使滤液沿烧杯壁流下,不会向四周飞溅。以上即为过滤操作中的“一贴、二低、三靠”。思考:如果通过过滤得到的滤液仍浑浊可能是什么原因造成的?怎么处理?思考:如果通过过滤得到的滤波仍浑浊可能是什么原因造成的?怎么处理?讨论:日常生活中还可以采用什么物品代替实验室中的过滤器来过滤液体,得到较纯净的水。(看课本---自制净水器)(二)、自来水厂净化水的过程(三)、硬水与软水的区别1.什么叫硬水?怎样证明某些水是不是硬水?2.使用硬水给生活和生产带来的危害。(看课本)3.硬水的软化方法(四)、蒸馏1、蒸馏的概念:给
4、液体加热,使它变为蒸气,再使蒸气冷却,凝聚成液体,这种方法叫做蒸馏。2、蒸馏的作用:通过蒸馏,可以把不同的物质从混合物中分离出来(如工业制氧气),也可以把液体与溶解在液体中的杂质分离开来(如蒸馏水就是用蒸馏的方法得到的)【思考】蒸馏瓶中为什么要加几粒沸石或碎瓷片?【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收获了什么?实战问题:如果我们在野外只有浑浊的水,你将如何操作得到饮用水?点评小结1.水的净化:沉淀—过滤—吸附—蒸馏2.过滤要点:一低、二贴、三靠3.硬水和软水(1)区别:用肥皂水,产生较多泡沫的是软水,产生泡沫较少的是硬水(2)硬水的危害4.蒸馏课堂检测1.水是一种( )
5、①单质 ②化合物 ③纯净物 ④混合物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②2.人体内含量最多的物质是( )A.氧气 B.水 C.蛋白质 D.脂肪3.下列方法中能够用来区别硬水和蒸馏水的是()A.加肥皂水搅拌 B.加入明矾,搅拌C.溶解食盐 D.观察颜色4.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 A.河水 B.海水C.蒸馏水D.矿泉水5.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水电解 B.氢气燃烧C.呼吸过程 D.酒精挥发6.下列说法中有错误的是()A.过滤操作可以除去水中的不溶物B.蒸馏水是净化程度较高的水C.锅炉用硬水7.纯水是 色
6、 味清澈透明的液体。含有较多可溶性 化合物的水叫硬水,硬水很容易使水壶或盛水的器具上结成 。8.在我国南方所饮用的水常常是河水,由于河水中一般含有大量的泥沙、悬浮物和细菌等杂质,因此必须要进行净化处理。其中可用次氯酸来杀死细菌,即将漂白粉(有效成分是次氯酸钙)投入水中以产生次氯酸。下列是某户居民在饮用水之前对河水的处理步骤:河水→A(明矾)→B(沉淀)→C(过滤)→D(漂白粉)→净水(l)可以除去较大颗粒、悬浮物杂质的步骤是 。(2)能够消毒杀菌的步骤为 。(3)A步中加明矾的作用是
7、。(4)该农户得到的净水是 (填“纯净物”或者“混合物”)。其原因是 。9.小林同学制作的简易净水装置如图所示:(1)小卵石、石英和蓬松棉的作用是;活性炭的作用是。(2)净化水后是硬水还是软水?我认为可用来检验。10.小雨同学将浑浊的湖水样品倒入烧杯中,先加入明矾粉末搅拌溶解,静置一会儿,采用右图所示装置进行过滤,请问:(1)图中还缺少的一种仪器是 ,其作用是 ;漏斗下端靠近烧杯内壁是为了 。(2)过滤后观察发现,滤液仍浑浊,可能的原因有 、 板书设计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