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第2部分 专题1 多元史观解读重大历史现象教案

2019-2020年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第2部分 专题1 多元史观解读重大历史现象教案

ID:45143434

大小:959.80 KB

页数:17页

时间:2019-11-10

2019-2020年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第2部分 专题1 多元史观解读重大历史现象教案_第1页
2019-2020年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第2部分 专题1 多元史观解读重大历史现象教案_第2页
2019-2020年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第2部分 专题1 多元史观解读重大历史现象教案_第3页
2019-2020年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第2部分 专题1 多元史观解读重大历史现象教案_第4页
2019-2020年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第2部分 专题1 多元史观解读重大历史现象教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第2部分 专题1 多元史观解读重大历史现象教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19-2020年高考历史二轮复习第2部分专题1多元史观解读重大历史现象教案主要史观概览文明史观人类历史是人类文明演进的历史。从纵向看,人类文明经历了采集文明、农耕文明、工业文明、信息文明;从横向看,包括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全球史观也称整体史观,认为人类社会的历史是一个整体,是从分散到整体发展演进的历史。近代化史观人类历史是实现由传统的农业社会向近代工业社会转变的历史,包括政治、经济、思想等方面的转变。社会史观人类历史不仅是政治、经济、思想、外交等大事件的历史,更是与平民百姓息息相关的小事件的历史,包括衣食住行、风俗习惯等。革命史观也称传统史观,认为人类历史是通

2、过不断的革命派斗争推动社会演进的历史。阶级斗争是社会进步的主要动力,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一、多元史观解读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1.从唯物史观看“百家争鸣”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变动剧烈,其根本原因是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由于铁农具与牛耕的逐渐普遍使用,人们在井田之外开垦新的田地,这就是私田。私田的收获产品由土地所有者占有。生产力的发展也使统治者可以通过不完全占有劳动者本身而得到比奴隶制下同样多的、甚至更多的劳动产品。劳动者在交出一定量的劳动产品之后,还可以保留一部分产品。这样,一种新的、封建性的生产关系产生。井田制的瓦解,必然加速建立在井田制基础上的分封制、宗法制的瓦解,周

3、王室失去制约各诸侯国的手段和能力,于是礼崩乐坏,纷争不已。当旧的生产方式瓦解之后,旧的(奴隶制)上层建筑也无法维持下去,在新兴地主阶级的推动下,改革、变法成为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最终在战国时期建立了地主阶级专政。在这一过程中,代表不同阶级、阶层的思想家提出了各自的哲学思想和政治思想,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2.从文明史观看“百家争鸣”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是中国古代一次空前绝后的思想大解放,集中释放了自三皇五帝到夏商周三代所积累的思想文化潜力,周礼文化不战而胜,为后世所效仿。后世之学问道理出自百家,后世之治世之论出自百家。尽管二千多年来儒家思想始终处于正统地位,但诸子百

4、家的思想始终没有消亡,正是由于诸子百家思想的影响,中国古代才能在许多领域都创造出自己的文明成果。3.从社会史观看“百家争鸣”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客观反映。正是由于哲学被共同的社会现实所需要,先秦诸子百家的理论出发点基本上都是一致的。无论是儒家,还是道家,都必须面对社会现实。儒家思想表现为对混乱的社会秩序的改造,企图返回到周礼时代,从而建立一个稳定的社会,体现出统治阶级的意志;而道家思想则企图逃避这种混乱的社会秩序,指出文明是一切异化的真正根源,体现出被统治地位的弱者意志。另外,墨家学派代表下层劳动群众,特别是手工业者的利益;法家思想适应了建立中央集权政治体制的时代需要等等

5、。典题示例1 有史家评论战国时期的学说称,“战国时代,诸子百家风行一时。各家中有顺势而活动的,想要因势利导,借助权力来改造社会;也有逆势而动的,知其不可而为,想依据理想来改造社会。”其中“逆势而动”的学派最有可能是(  )A.墨家B.纵横家C.法家D.农家答案 A解析 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割据称雄,各国统治者需要富国强兵,故农家主张符合“富”国的愿望,“纵横家”主张可实现“强”兵的愿望,法家主张反映了天下大乱下统治者加强中央集权称雄天下的愿望,而墨家的主要思想是“兼爱”(无等级差别的爱)、“非攻”(反对掠夺战争)等,显然是“逆势而动”。二、中西政治制度演变路径及其转型的特点—

6、—感悟文明多样性1.中西古代政治制度演变路径(1)中西古代政治制度起源和形成有两条不同的路径,即专制主义路径和共和制路径,前者具有任命制、终身制和集权制等特征,后者具有选举制、任期制和分权制等特征。(2)古希腊国家制度的地域性完全是切断血缘关系而冲破氏族藩篱的结果,而古代中国国家制度的地域性则是血缘关系通过宗法制度得以延伸的结果。古希腊政治制度的“公共权力”逐步发展为公民权,而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公共权力”本质上为血统性的“个人”行使。前者演变为“主权在民”的路径,后者则演变为“主权在君”的路径。(3)中西古人对政治制度的认知和思维路径,与他们各自所处的政治制度的客观现实是

7、一致的。不同的认知和思维路径,反过来制约着中西政治制度路径的演变。中国古人西方古人政府起源认为政府起源于“受命于天”的君主,“君权神授”要求“君权独制”,对君权的制约主要依靠君主的修养,辅之以必要的外在约束政府是人们为了摆脱混乱的“自然状态”而通过“相互约定”建立的,约定的前提是人人具有参政能力和人人都享有权力,权力的“公共性”决定了权力的制约必须以权力的相互制衡为主君臣关系认为君主是“天之子”,官吏只是为服务于君主的需要而设置,民众只是“君父”的子民认为各级统治者只是选举出来的“执政官”,官吏是由于社会分工的需要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