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的人格》PPT课件

《中国人的人格》PPT课件

ID:45113609

大小:771.00 KB

页数:45页

时间:2019-11-10

《中国人的人格》PPT课件_第1页
《中国人的人格》PPT课件_第2页
《中国人的人格》PPT课件_第3页
《中国人的人格》PPT课件_第4页
《中国人的人格》PPT课件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国人的人格》PPT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中国人的人格文法一、人格的含义人格“personality”源于古希腊语“persona”,本意“面具、脸谱”两层意思:个人在人生舞台上表现出的各种言行面具背后的真实的“自我”Allport对人格的界定人格是个体内部决定其独特的顺应环境的那些心理生理系统中的动力组织。人格的实质人格是个人在各种交互作用过程中形成的内在动力组织和相应行为模式的统一体。二、人格研究的主要问题人格结构问题人格动力问题人格发展问题人格改变问题三、西方心理学对人格的研究特质理论类型理论心理动力学理论人本主义理论特质理论1936年GordonWillardAllport与Odbert合

2、作率先从英语词典和俚语中查出了几乎所有描述人格的词汇大约18000个,有充分理由推想其中必定囊括了描述人格美丑特质的所有词汇。采用语词分析方法提出五因素模型(five-factormodel,简称FFM),即Extraversion、Agreeableness、Conscientiousness、Neuroticism、Openness。类型理论内倾型:心理内倾、沉思寡言、情感深沉、富于幻想、办事谨慎、反映缓慢、顺应困难、性情孤僻、不好交际、处理问题不果断,敢于自我评价。外倾型:心理外倾、开朗活泼、兴趣广泛、感情易露、决策果断、独立性强、不拘小节、喜欢交际

3、、比较轻率,缺乏自我批评勇气。心理动力学理论人本主义理论四、后现代心理学思潮与中国本土心理学的兴起后现代心理学作为一种心理学思潮,它的反文化中心主义、反科学实在论和反个体主义的思想颠覆了西方心理学的话语霸权,瓦解了工具理性的唯一标准,它为心理学的本土化研究奠定了哲学基础,直接或间接地促进了中国本土心理学的兴起,使中国心理学的研究从西化转向了本土化的自觉,从实证主义转向了本土性契合,从模仿复制走向了原始性创新。五、中国心理学家对中国人格的研究燕国材——五因素人格理论张建新——六因素人格理论王登峰——七因素人格理论燕国材教授燕国材燕国材,教授。湖南省桃源县人。

4、1954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同年去上海师范大学任教至今。曾任上海师范大学教育管理系主任,上海市第七、八届政协委员,中国心理学会常务理事,《心理科学》的主编。现任全国非智力因素研究会会长。长于中国心理学史、教育心理学、理论心理学与教育理论研究。与几位学者一起创建中国心理学史与中国教育心理学两门新学科;在国内首次提出非智力因素概念及其理论;是素质教育的积极倡导者。五因素人格理论仁——爱人、爱物、爱己、愉快、宽恕义——公正、严禁、合理性、助人、舍生取义礼——礼貌、克己、遵纪守法、情绪的稳定性智——精明、干练、冷静、独立思考、灵活性信——自信、信人、守信、

5、忠诚老实、负责中国科学院张建新教授六因素人格理论情绪稳定性认真负责性宜人性外向-内向性人际关系性开放性六因素人格理论的基本观点人际关系性是中国人区别与西方人的特质现代化程度越高,开放性越强,人际关系性越弱现代化程度越低,开放性越弱,人际关系性越强王登峰教授七因素人格理论才干           精明干练-愚钝懦弱勤俭          勤俭恒毅-懒散放纵志趣           淡泊诚信-功利虚荣人际关系     温顺随和-暴躁倔强外在表现     外向活跃-内向沉静善恶           善良仁慈-狡诈卑鄙个人风格     豪迈粗犷-计较自私六、中西方

6、人格的比较分析中西方人格的共性西方人特有的人格特质中国人特有的人格特质中西方人格的共同特质情绪的稳定性内倾-外倾性与中国人相比,西方人特有的人格特质开放性:富于想象VS务实,寻求变化VS遵守惯例,自主VS顺从。具有好奇、兴趣广泛、有创造力、有创新性、富于想象、非传统的特征。与西方人相比,中国人特有的人格特质善恶人际关系能力中国人的人格特质——善恶文化根源—性善论具体表现:a)道德评价:“好人”与“坏人”b)通过“做人”成为人关于做人的拓展性思考‘做人’的含义就包括道德完善的理想追求和社会适应的现实运作两个基本方面。做人的关键在于如何使两者恰当地统一起来。中

7、国人做人的特色就体现在这二者的合与分之中。——王小章.中国社会心理学[M]浙江大学出版社,2008,pp51-52.做人的困惑内外评价标准之间的不一致理想与现实之间的脱节付出与回报之间的失衡各种关系之间难以处理中国人的人格特质——人际关系文化根源:差序格局具体表现:面子与人情差序格局“差序格局”一词是费孝通老先生提出的,他打了个比方,西方社会以个人为本位,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好像是一捆柴,几根成一把,几把成一扎,几扎成一捆,条理清楚,成团体状态;中国乡土社会以宗法群体为本位,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以亲属关系为主轴的网络关系,是一种差序格局。在差序格局下,每个人

8、都以自己为中心结成网络。这就像把一块石头扔到湖水里,以这个石头(个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