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春八年级数学下册 第二十二章 四边形 22.5 菱形 第1课时 菱形的性质练习 (新版)冀教版

2019年春八年级数学下册 第二十二章 四边形 22.5 菱形 第1课时 菱形的性质练习 (新版)冀教版

ID:45094023

大小:231.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11-09

2019年春八年级数学下册 第二十二章 四边形 22.5 菱形 第1课时 菱形的性质练习 (新版)冀教版_第1页
2019年春八年级数学下册 第二十二章 四边形 22.5 菱形 第1课时 菱形的性质练习 (新版)冀教版_第2页
2019年春八年级数学下册 第二十二章 四边形 22.5 菱形 第1课时 菱形的性质练习 (新版)冀教版_第3页
2019年春八年级数学下册 第二十二章 四边形 22.5 菱形 第1课时 菱形的性质练习 (新版)冀教版_第4页
2019年春八年级数学下册 第二十二章 四边形 22.5 菱形 第1课时 菱形的性质练习 (新版)冀教版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9年春八年级数学下册 第二十二章 四边形 22.5 菱形 第1课时 菱形的性质练习 (新版)冀教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课时作业(三十二)[22.5 第1课时 菱形的性质]                一、选择题1.如图K-32-1,在菱形ABCD中,E是AC的中点,F是AB的中点,如果EF=3,那么菱形ABCD的周长为(  )图K-32-1A.24B.18C.12D.92.下列性质中,菱形不具有的是(  )A.对角线互相垂直B.对角线所在直线是对称轴C.对角线相等D.对角线互相平分3.xx·廊坊文安期中已知一个菱形的周长是20cm,两条对角线的长度之比是4∶3,则这个菱形的面积是(  )A.12cm2B.24cm2C.48cm2D.96cm24.xx·河北求证

2、:菱形的两条对角线互相垂直.已知:如图K-32-2,四边形ABCD是菱形,对角线AC,BD交于点O.图K-32-2求证:AC⊥BD.以下是排乱的证明过程:①又BO=DO,②∴AO⊥BD,即AC⊥BD.③∵四边形ABCD是菱形,④∴AB=AD.证明步骤正确的顺序是(  )A.③→②→①→④B.③→④→①→②C.①→②→④→③D.①→④→③→②5.xx·河北一模如图K-32-3,在菱形ABCD中,∠BAD=70°,AB的垂直平分线交对角线AC于点F,垂足为E,连接DF,则∠CDF的度数为(  )图K-32-3A.55°B.65°C.75°D.85°6

3、.如图K-32-4,菱形ABCD的边长为4,过点A,C作对角线AC的垂线,分别交CB和AD的延长线于点E,F,若AE=3,则四边形AECF的周长为(  )图K-32-4A.22B.18C.14D.11二、填空题7.如图K-32-5,在菱形ABCD中,AC,BD相交于点O.若∠BCO=55°,则∠ADO=________°.图K-32-58.如图K-32-6,菱形ABCD的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E为AD的中点.若OE=3,则菱形ABCD的周长为________.图K-32-69.如图K-32-7,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菱形OBCA的顶点O,A的

4、坐标分别是(0,0),(2,1),则顶点C的坐标是________.图K-32-7三、解答题10.如图K-32-8,四边形ABCD是菱形,CE⊥AB交AB的延长线于点E,CF⊥AD交AD的延长线于点F.求证:DF=BE.图K-32-811.如图K-32-9,O是菱形ABCD对角线的交点,DE∥AC,CE∥BD,连接OE.求证:OE=BC.图K-32-912.准备一张矩形纸片,按图K-32-10操作:将△ABE沿BE翻折,使点A落在对角线BD上的点M处,将△CDF沿DF翻折,使点C落在对角线BD上的点N处.(1)求证:四边形BFDE是平行四边形;(

5、2)若四边形BFDE是菱形,AB=2,求菱形BFDE的面积.图K-32-10实际应用题植物园沿路护栏纹饰部分设计成若干个全等菱形图案,每增加一个菱形图案,纹饰长度就增加dcm,如图K-32-11所示.已知每个菱形图案的边长为10cm,其中一个内角为60°.图K-32-11(1)若d=26cm,该纹饰需要231个菱形图案,求纹饰的长度L;(2)当d=20cm时,若保持(1)中纹饰长度不变,则需要多少个这样的菱形图案?详解详析[课堂达标]1.A [解析]∵E,F分别是AC,AB的中点且EF=3,∴BC=2EF=6.∵四边形ABCD是菱形,∴AB=BC

6、=CD=DA=6,∴菱形ABCD的周长为6×4=24.故选A.2.C [解析]∵菱形对角线具有的性质:对角线互相垂直,对角线互相平分,对角线所在直线是对称轴,故A,B,D正确,C错误.故选C.3.B 4.B [解析]根据菱形的性质,首先得到AB=AD和BO=DO,再根据等腰三角形的“三线合一”证明AC⊥BD,所以证明步骤正确的顺序是③→④→①→②.故答案为B.5.C [解析]连接BF,在菱形ABCD中,∠BAC=∠BAD=×70°=35°,∠BCF=∠DCF,BC=DC,∠ABC=180°-∠BAD=180°-70°=110°,∴△BCF≌△DC

7、F(SAS),∴∠CDF=∠CBF.∵EF是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AF=BF,∴∠ABF=∠BAC=35°,∴∠CBF=∠ABC-∠ABF=110°-35°=75°,∴∠CDF=75°.6.A 7.358.24 [解析]∵四边形ABCD为菱形,∴AC⊥BD,AB=BC=CD=DA,∴△AOD为直角三角形.∵OE=3,且E为线段AD的中点,∴AD=2OE=6,∴C菱形ABCD=4AD=4×6=24.9.(4,0) [解析]∵菱形OBCA的顶点O,A的坐标分别是(0,0),(2,1),∴OC=4,∴点C的坐标是(4,0).10.证明:方法一:∵四边

8、形ABCD是菱形,∴CD=CB,∠ABC=∠ADC,∴∠CBE=∠CDF.∵CF⊥AD,CE⊥AB,∴∠CFD=∠CEB=90°.在△C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