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俄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巨匠

2俄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巨匠

ID:45025417

大小:94.0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9-11-07

2俄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巨匠_第1页
2俄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巨匠_第2页
2俄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巨匠_第3页
2俄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巨匠_第4页
2俄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巨匠_第5页
资源描述:

《2俄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巨匠》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俄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巨匠十九世纪中叶,俄国解放运动已由贵族时期逐步过渡到平民知识分子时期,即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时期.在三、四十年代,农奴制危机日益加深,反农奴制的社会活动家多半还是贵族中的先进人物.到五、六十年代,俄国进入“农奴制改革”阶段,出现了一批平民知识分子革命家.  1825年12月党人起义失败后,尼古拉一世用残暴的手段统治俄国.宪警和密探遍布全国,以监视对政府和教会不满的人,搜索秘密团体;他颁发苛刻的书刊审查条例,宣布“决不赐给农奴以自由”.但随着资本主义因素的增长,农奴制的危机日渐显著.农民自发的反抗斗争

2、不断发生,如三十年代初的“霍乱暴动”和四十年代的“马铃薯暴动”.连沙皇警察头子卞肯陀尔夫也承认:“农奴制的现状是国家底下的一座火药库.”  为了抵制俄国贵族革命和西欧资产阶级革命思想的影响,沙皇政府提出“正教、专制制度、民族性”三位一体的反动谬论,用以维护专制农奴制.他们说正教是“社会幸福和家庭幸福的保证”,专制制度是国家的“奠基石”,而俄罗斯民族则生性“虔诚”、“温顺”.反动文人布尔加林(1789-1859)和格列奇(1787-1867)积极鼓吹这套官方谬论.进步知识分子则加以嘲笑,并寻求改造社会的理论.三十年代

3、初,莫斯科大学出现许多学生小组.赫尔岑小组继承十二月党人的传统,宣传反专制农奴制的资产阶级革命思想,探讨西欧空想社会主义.斯坦凯维奇(1813-1840)小组研究谢林和黑格尔的唯心主义哲学,向往改造社会的事业,但脱离俄国实际,流于空谈.四十年代发生了斯拉夫派和西欧派的论战.斯拉夫派站在保守贵族的立场,反对俄国走西欧的资本主义道路,主张回到古代宗法社会去.西欧派是具有资产阶级自由主义倾向的贵族.他们提倡走西方的道路,赞扬英国式的议会政治,抨击农奴制,嘲笑斯拉夫派的复古主义;但他们只要求改良,害怕革命.与斯拉夫派和西欧

4、派都不同的是革命民主派,其代表人的是平民知识分子的先驱别林斯基.他既反对斯拉夫派对古代社会的美化,又批评西欧派对资本主义的膜拜.他站在农民方面,同专制农奴制进行了顽强的斗争,极力为农民争取政治权利.他认识到俄国的前途要靠农民起来解决.与别林斯基共同战斗的,还有贵族革命家赫尔岑,他在哲学上认识到辩证法是“革命的代数学”.  沙皇对思想界反动统治的强化,使进步作家遭到残酷迫害.普希金、莱蒙托夫被谋杀,谢甫琴科被流放,别林斯基受到密探的监视.但是进步作家仍然冲破了反动政府的高压,在作品中表现出反专制农奴制度的批判精神.莱

5、蒙托夫继承普希金的诗歌传统,用“注满了悲痛与憎恨的铁的诗句”,向尼古拉暴政挑战.平民诗人柯里佐夫(1809-1842)写了反映农民疾苦的纯朴诗篇.果戈理用讽刺的武器和卓越的艺术描写,揭发农奴制的腐朽和官僚统治的罪恶,确立了俄国文学的批判倾向.但一伙反动文人却大肆攻击进步文学,说果戈理的作品只写黑暗,不写光明,是对俄国的“诽谤”,并把他贬为低贱的“自然派”.别林斯基给反动文人以猛烈的回击,用革命民主主义观点对“自然派”作了精辟的阐述.他认为“自然派”的特色就是真实描写和严肃批判农奴制社会的黑暗面,以下层人民为作品的主

6、人公,因而是当时俄国社会最迫切需要的文学流派.别林斯基的理论对俄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确立与发展主生了很大影响.四十年代后半叶,涅克拉索夫、屠格涅夫等开始创作,发表了许多揭发社会黑暗、描绘平民和农民生活的优秀作品.  米哈依尔·尤利耶维奇·莱蒙托夫(1814-1841)出身于贵族家族,先后在莫斯科大学和彼得堡禁卫军军官学校学习,一八三四年入骠骑兵团服役.他在中学时代开始写诗,受到普希金和拜伦的影响.1837年普希金遇害,莱蒙托夫写了《诗人之死》一诗,激怒了沙皇政府,被流放到高加索.1841年他在一次决斗中被杀害.  

7、莱蒙托夫的青年时期.正是十二月党人失败后俄国反动势力猖獗、一部分群众情绪低落的时期,这对他有极大的影响.他的诗歌浸透着对社会的强烈不满,同时又流露出一种孤独、伤感和绝望的情绪,《孤帆》(1832)便是一例.这反映出,在贵族革命阶段,进步贵族一方面憎恶现实,另一方面又远离人民,看不到变革社会的力量,因而陷入悲观的境地.《诗人之死》直接抨击沙皇及其宠臣们,诗人直呼他们为“扼杀‘自由’、‘天才’和‘光荣’的刽子手”.《鲍罗金诺》(1837)通过一个老炮兵的回忆,歌颂1812年反拿破仑侵略的战争中人民的英雄气概.1838年

8、所写的《咏怀》,对贵族青年的冷漠怯懦的生活态度进行谴责.莱蒙托夫在他的后期抒情诗中,已开始认识到两个对立着的俄国.从1841年的《别了,满目疮痍的俄国》中,可以看到诗人对于“老爷的”俄国的无比憎恨,《祖国》(1841)则表达了他对农村的淳朴生活的喜爱.  叙事诗《商人卡拉希尼科夫之歌》(1838),写伊凡雷帝时代一个沙皇近卫士侮辱了商人卡拉希尼科夫的妻子,被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