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2018-2019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最新2018-2019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ID:44995345

大小:51.50 KB

页数:14页

时间:2019-11-07

最新2018-2019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_第1页
最新2018-2019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_第2页
最新2018-2019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_第3页
最新2018-2019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_第4页
最新2018-2019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_第5页
资源描述:

《最新2018-2019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高一(上)期中质量检测考试语文试题一.语文基础知识(共15分,共5个小题,每小题3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给予(gěi)寥廓(liáo)长篙(gāo)挥斥方遒(qiú)B.广场(cháng)雨巷(xiàng)冰屑(xiè)忸怩不安(ní)C.叱骂(chì)提携(xié)青苔(tái)芳草菲菲(fēi)D.颓圮(pǐ)沉淀(dìng)消散(sàn)溯流而上(sù)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碾米竞争橘子洲衣钵传人B.团箕寂寥万户候怒不可遏C.揉碎阴凉菜篮子心浮气燥D.凄惋保姆堰塞湖风华正茂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

2、用恰当的一句是()A.这是一群亡命之徒,在与政府军的战斗中,他们号叫着向前冲,蜂拥而上,殒身不恤。B.所有同类题材的绘画作品同这幅佳作比较起来,都显得黯然失色。C.江雪筠在集中营中不屈不挠,敌人生杀予夺的威逼利诱都没能改变她作为一名共产党员的坚贞操守。D.千里黄河九曲十八弯,但它总是蜿蜒向前,百折不回,正所谓奔流到海不复回。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鲁迅先生以力透纸背的笔力,简洁朴素的情节,精练传神的语言,将他所处的黑暗时代所造成的人性缺失和社会的阴暗刻画得入木三分。B.中国城镇人口首次超过农村,标志着中国数千年来的人口结构发生了历史性变化,意味着广大百

3、姓生活质量与价值观念都有了较大的提高和改善。C.由于鲁迅先生对中国文学乃至世界文学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不仅为他自己,也为他的故乡带来了极大的声誉,去乌镇的游客很多怀着朝圣的心情。D.城市雕塑是一种面向大众的公共艺术,既然是面向大众,由民众买单,那么接受民众的审核不仅是对民众的尊重,更是民众的权利。5.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A.新格律诗派亦称新月诗派,其代表人物是闻一多、徐志摩。新格律诗最突出的特征是讲求三美,即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B.《鸿门宴》选自《史记·项羽世家》。《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述了自黄帝至汉武帝太初年间大约3000年的历史

4、。C.《大卫·科波菲尔》是英国小说家查尔斯·狄更斯的“半自传体”小说,小说的主线是大卫的成长史。小说中大卫的房东密考伯夫妇是狄更斯以他的父母为原型塑造的。D.《小狗包弟》选自巴金的《随想录》。巴金原名李尧棠,字芾甘,代表作品“激流三部曲”《家》《春》《秋》,“爱情三部曲”《雾》《雨》《电》。二.现代文(论述类文本)阅读(共9分,共3小题,每小题3分)进入“写作时代”的中国新诗邢海珍进入“写作时代”的中国新诗,标志着文学发展的历史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虽有大众的写作参与,但实际上并未改变阅读冷淡的趋势,包括有些写诗的人其实在诗歌的阅读上也是无大兴趣。新诗的“写作时代”是

5、一种平民的文化行为,表现了社会文化意识的普及式觉醒,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职业化和专业化的界限,许多人虽还停留在民间的自为阶段,但却进入到了人的生存和生命的常态之中,极大地张扬了文学的自主意识和个性精神。如果在这种自由敞开的情势之下,中国新诗只满足于数量的增长当然不行,诗要在经典化的目标下不断提高文化与艺术品位。即使在自由的天地间,即使写诗完全进入了个人化的状态,新诗发展的出路也必在全力打造精品,否则诗歌就无法承担一种责任和义务,就无法产生“同中国古代诗人相媲美的伟大诗人来”。在诸多文体中,诗歌是文字较少的一类,但这种“少”不是简单而是简要。诗的写作不是心血来潮很随意就完

6、成的事,诗需要提炼提纯,诗是民族文化和人类的精神高度。诗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发泄和排遣,不是浅表层次情绪的表达,而是一种深度,是人情人性绝美的风景,是灵魂和良知的真实真切的显现。而当今处于“写作时代”的诗歌,由于从之者众,又必然注进太多的水分。此时我们当然需要更多的把诗歌视为宗教的写诗者,需要更多的以诗歌安身立命的诗人,需要他们来引领诗歌、提升诗歌。近年涌现了许多大器而有深度的诗人诗作,昭示了混乱中不可阻拒的奋然前行的诗歌精神和力量。诗人李松涛直面社会人生、关注人类未来的大忧患,马合省《老墙》等富有灵性的长诗写作,等等,都可以增加我们中国新诗的自信。青年诗人郑小琼关于故乡

7、的迷茫情境的纠结、关于“铁”的异质体验的独特情怀,都充分显现了“写作时代”诗歌不甘平庸的进取姿态。对于郑小琼的诗歌,诗歌理论家张清华作了深入而精辟的分析:“就我的视野而言,她的长诗写作不但有对其现实处境的深入而整体性的书写,而且具有十分明显的形而上学的能力,不是量的简单积累,而是源于其强大的建构能力。”诗即使在杂乱而喧哗的时代,也必须沉下心来,以生命的本真去面对生活和世界。任何浮躁,任何急功近利的草率都将造成诗意的流失。以网络作为媒介,诗歌可以通过“写博”而自由面世,但是能否获得大的点击率则不是博客的主人所能做主的。媒体的便捷并不等于“阅读”的广泛性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