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4962631
大小:1.44 MB
页数:34页
时间:2019-11-06
《第五章:旅游服务见面礼仪》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第5章旅游服务见面礼仪5.1称呼5.2致意5.3介绍5.4名片【章首案例】名片的失误某家公司新建的办公大楼需要添置一系列的办公家具,价值数百万元。该公司的总经理已经做出了决定,要向A公司购买这批办公用具。有一天,A公司的销售部负责人打电话来,要亲自上门拜访这位总经理。于是这位总经理打算,等对方来了,就在订单上盖章,定下这笔业务。不料对方的到达时间比预定的时间提前了2h,原来是对方听说这家公司的员工宿舍也要在近期内落成,希望员工宿舍需要的家具也能向A公司购买。为了谈这件事,销售负责人还带来了一大堆的资料,摆满了整个台面。这位总经理没料到对方会提前到访,刚好手边又有事,便请秘书让对方等
2、一会儿。这位销售部负责人等了不到0.5h,就开始不耐烦了,一边收拾起资料一边说:“我还是改天再来拜访吧。”这时,这位总经理发现对方在收拾资料准备离开时,将自己刚才递上的名片不小心掉在了地上,而对方却并没发觉,走时还无意从名片上踩了过去。这个不小心的失误,却令总经理改变了初衷,A公司不仅没有机会与对方商谈员工宿舍的设备购买,连几乎到手的数百万元办公用具的生意也告吹了。5.1称呼5.1.1一般性称呼(1)直呼姓名——平辈的朋友、熟人。(2)为了表示亲切可以在被称呼者的姓前分别加上“老”“大”或“小”字相称,而免称其名(3)直呼其名——关系极为亲密,或者是上司称呼下级、长辈称呼晚辈之时。
3、在亲友、同学、邻里之间,也可使用这种称呼。5.1.2职务性称呼第一,仅称职务。例如,“部长”“经理”“主任”,等等。第二,在职务之前加上姓氏。例如,“周总理”“隋处长”“马委员”,等等。第三,在职务之前加上姓名。这仅适用极其正式的场合。例如,“胡锦涛主席”“王岐山市长”,等等。5.1.3职称性称呼礼仪(2)学衔性称呼第一,仅称学衔。例如,“博士”;第二,在学衔前加上姓氏。例如,“杨博士”;第三,在学衔前加上姓名。例如,“劳静博士”;第四,也可在其前加姓名,在其后加“先生”。例如,“何秀荣博士先生”,此种称呼最为正式。(1)以职称相称的方式第一,仅称职称。例如,“教授”“律师”“工程
4、师”,等等;第二,在职称前加上姓氏;第三,在职称前加上姓名。它适用于十分正式的场合。5.1.4职业性称呼礼仪(1)称呼职业(2)称呼“小姐”、“女士”或“先生”5.1.5荣誉性称呼对军界人士,可以其军衔相称。在进行称呼时,具体有4种方法:一是只称军衔,如“将军”“上校”“下士”。二是军衔之后加上“先生”,如“上尉先生”“少校先生”。三是先姓名后军衔,如“朱元帅”“许将军”。四是先姓名、次军衔、后“先生”,如“王上校先生”“李下士先生”。对宗教界人士,一般可称呼其神职。称呼神职时,具体做法有3类:一是仅称神职,如“牧师”。二是称姓氏加神职。如“马神父”。三是神职加“先生”,如“传教士
5、先生”。对君主制国家的王公贵族,称呼上应尊重对方习惯。对国王、皇后,通常应称“陛下”。对王子、公主、亲王,等等,应称之为“殿下”。对有封号、爵位者,则应以其封号、爵位相称,例如,“爵士”“勋爵”“公爵”“大公”等等。有时,可在国王、皇后、王子、公主、亲王等头衔之前加上姓名相称。5.1.6称呼的禁忌(1)错误的称呼(2)使用不通行的称呼(3)使用不当的称呼(4)使用庸俗的称呼(5)称呼外号5.2致意5.2.1微笑表现心境良好表现充满自信表现真诚友善表现乐业敬业5.2.2点头点头礼,又叫颔首礼,它所适用的情况主要是遇到熟人,在会场、剧院、歌厅、舞厅等不宜交谈之处,在同一场合碰上已多次见
6、面者,遇上多人而又无法一一问候时。行点头礼时,应该不戴帽子。具体做法是头部向下轻轻一点,同时面带笑容,不要反复点头不止,也不必点头的幅度过大。5.2.3挥手行挥手礼的场合和行点头礼的场合大致相似,它最适合向距离较远的熟人打招呼。行举手礼的做法是右臂向前方伸直,右手掌心向着对方,其他四指并齐、拇指叉开,轻轻向左右摆动一两下。手不要上下摆动,也不要在手部摆动时用手背朝向对方。5.2.4握手(1)握手的要求握手时,距对方约一步远,上身稍向前倾,两足立正,伸出右手,四指并拢,虎口相交,拇指张开下滑,向受礼者握手。握手的力度要适当,过重过轻都不宜。握手的时间一般要控制在5s以内。除了关系亲近
7、的人可边握手边问候,甚至可以长久地把手握在一起外,一般用右手与对方的右手完全相握后,上下(而不是左右)晃动两三下就行。(2)握手的顺序握手的顺序是尊者在先。长辈和晚辈之间,长辈伸手后,晚辈才能伸手相握,晚辈对长辈则还应稍稍欠身,双手握住对方的手,以示尊敬。上下级之间,上级伸手后,下级才能接握;男女之间,女方伸手后,男方才能伸手相握;当然,如果男方为长者,遵照前面说的方法。当来宾抵达时,应由主人首先伸手;而在来宾告辞时,则应由来宾首先伸手。在服务场合,除因特殊原因外,不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