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信用和信用形式

第2章信用和信用形式

ID:44953231

大小:2.21 MB

页数:63页

时间:2019-11-06

第2章信用和信用形式_第1页
第2章信用和信用形式_第2页
第2章信用和信用形式_第3页
第2章信用和信用形式_第4页
第2章信用和信用形式_第5页
资源描述:

《第2章信用和信用形式》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TheEconomicsofMoneyandBanking货币银行学吉林财经大学金融学院第二章信用和信用形式教学内容第一节信用的产生和发展第二节信用形式第三节信用工具第一节信用的产生和发展一、信用的定义和特征在经济学中,信用(Credit)是以还本付息为特征的借贷行为。信用的特征1.信用是有条件的借贷行为2.信用是价值运动的特殊形式A.偿还性B.有偿性价值的单方面转移→只是使用权的让渡。源于拉丁文credo,原意是相信、信任、声誉等。图2.1信用的产生客观基础:商品经济的发展商品交易困难商品或货币的借贷(信用)货币分布不均衡解决两大现实经济问题解决社会资源的不合理配置二、信用的产生信用是

2、从属于商品经济的范畴,它的产生同货币的支付手段职能的发展密切相联。1、信用产生的社会根源是商品和货币的不均衡分布。2、信用产生于货币发挥支付手段职能。现代经济中几乎没有不含货币因素的信用,也几乎没有不含信用因素的货币,二者融为一体时,金融范畴出现了。三、信用的发展(一)高利贷信用高利贷信用的特点1.利息高3.保守性年息超过25%满足生活需要→解燃眉之急阻碍经济发展2.非生产性前资本主义社会占统治地位的信用形态。附录:农业部与中国农大对农村高利贷的联合调查从借贷的用途来看,21%的借贷不知用途,小额生活所需借贷占33.3%,应急之需为28.9%,非农业生产占26.6%,农业生产借贷11%,

3、这说明民间高利贷主要为生活性借贷。从借贷的归还来看,能够按期归还的只占26.8%,延期归还的占58.9%,不归还的占14.3%;其中,延期归还不加息的占16%,延期归还还要无偿帮工的占16%,延期归还加息的占9%,延期归还并有纠纷的占16%。信用的发展表现借贷资本的运动1.生产性2.资本化特点(二)资本主义信用(三)现代信用1.全球化2.电子货币居主导地位特点四、信用的基本要素1.信用主体借贷双方交易对象:货币、商品、服务等2.信用客体天然的风险性4.时间间隔3.信用内容债权债务关系5.信用载体信用工具:记载信用内容或关系的凭证,如股票、债券等第二节信用形式信用形式借贷活动的表现方式图

4、2.2信用的主要形式商业信用商品交易过程中企业之间直接提供的信用银行信用银行通过存款和贷款所形成的借贷关系国家信用政府发行债券形成的信用消费信用合作信用向消费者个人提供的,用于消费目的的信用租赁公司将购进的机器设备提供给承租人使用,以收取租金,具有间接融资性质国际信用租赁信用一定范围内出资人之间相互提供的信用国家间的信用一、商业信用Commercialcredit商业信用的两种基本形式①赊销——商业信用最早的基本形式。卖方在对买方信誉比较了解和信任的情况下,允许买方在约定期限内支付,即延期支付。②预付。买方预付部分货款给卖方,以保证及时得到所需商品。此外还有:分期付款;委托代销;预付定金

5、;补偿贸易.商业信用是企业之间提供的与商品交易相联系的信用。(一)商业信用的特点1.与特定商品交易相联系同时包含2种经济行为:买卖+借贷A.企业之间→企业是经济的主体→社会普遍性B.市场经济→分散决策→自发性和分散性2.具有社会普遍性、自发性和分散性∵商业信用的规模由商品交易量决定→商品交易量与经济周期密切相关3.商业信用供求与经济景气循环相一致A.经济繁荣→交易↑→商业信用的规模↑B.经济衰退→交易↓→商业信用的规模↓图2.31987—2002年中国商业汇票发生额(二)商业信用的局限性1.信用规模的局限性企业自有资本有限→提供的信用量有限。严格的方向性:上游产业→下游产业。2.信用方向

6、的局限性商业信用建立在互相信任的基础上无互信→无信用发生。4.管理和调节的局限性3.信用能力的局限性商业信用的扩张和收缩与政府货币政策方向相反货币政策→银行信用→商业信用与银行信用存在一定的替代关系。(三)商业信用的地位和作用商业信用的地位:信用的基础→最基本的信用形式。商业信用的作用1.对经济的促进作用商业信用促进商品交易贸易↑市场扩大经济增长。A.票据化因其法律约束而保证商业信用的健康发展;B.银行信用参与进来,提高商业信用的信用度。2.商业信用的合同化、票据化使分散的商业信用统一起来二、银行信用1.银行信用具有广泛性。资金来源广+以货币形态提供信用+稳定性和信誉较高→克服

7、了商业信用在规模、方向和能力等方面的局限性。银行作为中介既是债务人又是债权人→实际债务人与债权人不直接联系。2.银行信用是一种间接信用。3.银行信用具有综合性。银行信用是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以货币形式提供的信用。银行信用的特点调动全社会资金并向全社会提供→银行业务反映整个国民经济的运行情况。现代经济中的主要信用形式。4.银行信用与经济景气循环不完全一致银行信用的动态同产业资本的动态保持一定的独立性。图2.41993-2006年中国银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