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节 种群的特征(vb et)

第1节 种群的特征(vb et)

ID:44949390

大小:2.54 MB

页数:30页

时间:2019-11-05

第1节 种群的特征(vb et)_第1页
第1节 种群的特征(vb et)_第2页
第1节 种群的特征(vb et)_第3页
第1节 种群的特征(vb et)_第4页
第1节 种群的特征(vb et)_第5页
资源描述:

《第1节 种群的特征(vb e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第1节种群的特征下列叙述中,属于种群的是()A、一口池塘里所有的鱼B、一片草地上全部的绵羊C、一块田地里全部的杂草D、一座山上所有的树B概念在一定的自然区域内,_________的___________的总和。同种生物全部个体种群特征种群有的,但个体没有的特征。种群密度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种群密度种群在__________或__________中的个体数量。单位面积单位体积种群密度种群的个体数单位面(体)积种群密度较高种群密度很低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1、逐个计数法2、估算法:调查分布范围较小,个

2、体较大的种群时。调查分布范围较大,个体较小的种群时。(1)样方法(2)标志重捕法样方法植物、活动能力弱的动物①含义:在被调查种群的分布范围内,随机选取若干个样方,通过计数每个样方内的个体数,求得每个样方的种群密度,以所有样方种群密度的平均值作为该种群的种群密度估计值常用的取样方法:五点取样法等距取样法在统计样方中个体数量时,遇到的问题之一是边缘效应,即如何处理样方边缘上的个体。一般而言,样方顶边、左边及左角处的个体统计在内,其他边缘不作统计。标志重捕法活动能力强的动物①含义:在被调查种群的活动范围内,捕获一部份个体,做上

3、标记后再放回原来的环境,经过一段时间后进行重捕,根据重捕到的动物中标记个体数占总数的比例,来估计种群密度。②计算公式:种群数量=标记个体数X重捕个体数/重捕标记数出生率和死亡率单位时间内新出生或死亡的个体数占该种群个体总数的比率。概念出生率>死亡率种群密度增加出生率<死亡率种群密度降低出生率死亡率世界22.28.9中国16.06.5孟加拉国27.89.6印度26.58.9印度尼西亚23.27.51998年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单位:‰)迁入率和迁出率某种群单位时间内迁入或迁出的个体占该种群个体总数的比率,分别称为迁入率或迁

4、出率。种群中各年龄期个体所占比例。幼年(尚无生殖能力)成年(有生殖能力)老年(丧失生殖能力)年龄组成年龄的三个阶段:年龄组成一般分三种类型:⑴增长型:幼年个体多,老年个体少。特点:是幼年个体大量成长为成年产生后代,老年个体死亡的少,出生的比死亡的多老年成年幼年种群密度越来越大中国老年成年幼年在一定时期内出生的新个体数接近衰老死亡的个体数。种群中个体数目保持相对稳定。⑵稳定型:特点是各年龄期的个体数比例适中。美国老年成年幼年新出生的个体不能补偿衰老死亡的个体数。⑶衰退型:特点是老年个体较多,幼年个体偏少。种群密度越来越小。

5、德国性别比例种群中雄性个体和雌性个体所占的比例(1)雌雄相当型:多见于高等动物。(2)雌多雄少型:蜜蜂、象海豹等及人工控制的种群如家白蚁等营社会性生活的动物(3)雌少雄多型为什么大多数生物种群雌雄性别比率约为1:1?我国男女比例失调,0-4岁婴儿性别比逼近120:100远超国际认同的最高警戒线107:100不合理的性别比例会导致出生率下降进而引起种群密度下降。利用人工合成的性引诱剂诱杀某种害虫的雄性个体,破坏其种群正常的性别比例。生产上的应用?种群密度迁移率、迁入率出生率、死亡率决定密度大小种群数量直接影响年龄组成预测变

6、化趋势性别比例影响密度大小外界环境决定种群个体数目变动的关系图种群的空间特征组成种群的个体在其生活空间中的位置状态或空间布局叫做种群的空间特征或分布型。种群的空间分布一般可概括为三种基本类型:随机分布、均匀分布和集群分布。均匀型随机型集群型1.某旅游区内有8群猕猴,共240只,我们称这些猕猴为()A.8个种群B.一个种群C.8个种族D.一个群落巩固练习B2、在一块草原上,有8户牧民,每户养了一群羊,其中,有6户养的是绵羊,2户养的是山羊,这些羊是() A.一个种群B.一个群落C.两个种群D.八个种群C4.在种群的下列特征

7、中,对种群个体数量的变动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时()A.种群密度B.年龄组成C.性别比例D.出生率和死亡率D3、预测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数量未来动态的信息主要来自于()A.现有人口数量和密度B.目前的年龄组成C.男女之间的性别比例D.出生率、死亡率和迁移率B5.在田野的不同地点施放性引诱剂,最直接的效应是()A、害虫死亡率增高B、害虫种群密度下降C、害虫出生率下降D、害虫种群性别比例失调D6、为A、B两个地区的人中年龄组成示意图。设A地区的人口增长率为a,B地区的人口增长率为b,那么a与b的数量关系是()A.a>bB.a<bC

8、.a=bD.a≈bB种群数量时间种群增长的“J”型曲线二、种群数量的变化满足条件理想状态:食物____,空间______,气候____,没有____等特点种群数量持续增长充足足够大适宜天敌A在环境条件________的情况下,一定空间中所能维持的种群_____数量。种群增长的“S”型曲线现实状态——食物等资源和空间总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