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49469
大小:38.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7-08-03
《螺母注射模设计及三维造型、装配开题报告》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螺母注射模设计及三维造型、装配一、选题的背景和意义模具是工业产品生产用的重要工艺装备。现代产品生产中,模具由于其加工效率高、互换性好、节省原材料,所以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随着工业的发展,摸具成形制件的需求越来越多,质量要求越来越高,这就要求模具的开发、设计和制造水平也必然越来越高。因此,模具技术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产品制造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模具工业是制造业中的一项基础产业,是技术成果转化的基础,同时本身又是高新技术产业的重要领域,在欧美等工业发达国家被称为“点铁成金”的“磁力工业”。美国工业界认为“模具工业是美国工业的基石”;德国则认为是
2、所有工业中的“关键工业”;日本模具协会也认为“模具是促进社会繁荣富裕的动力”,同时也是“整个工业发展的秘密”,是“进入富裕社会的原动力”。如今,世界模具工业的发展甚至已超过了新兴的电子工业。 我国具工业从起步到飞跃发展,历经了半个多世纪,近几年来,我国模具技术有了很大发展,模具水平有了较大提高。大型、精密、复杂、高效和长寿命模具又上了新台阶。大型复杂冲模以汽车覆盖件具为代表,我国主要汽车模具企业,已能生产部分轿车覆盖件模具。体现高水平制造技术的多工位级进模、覆盖面大增,已从电机、电铁芯片模具,扩大到接插件、电子零件、汽车零件、空调器
3、散热片等家电零件模具上。塑料模已能生产34"、48"大展幕彩电塑壳模具,大容量洗衣机全套塑料模具及汽车保险杠和整体仪表板等塑料模具。塑料模热流道技术更臻成熟,气体铺助注射技术已开始采用。 近年来,我国的模具工业一直以每年13%左右的增长速度快速发展。据预测,我国模具行业在“十五”期间的增长速度将达到13%~15%。模具钢的需求量也将以年12%的速度递增,全国年需求量约70万吨左右,而国产模具钢的品种只占现有国外模具钢品种的60%,每年进口模具钢约6万吨。我国每年进口模具约占市场总量的20%左右,已超过10亿美元,其中压铸与橡胶模具占全
4、部进口模具的50%以上;冲压模具占全部进口模具约40%。 目前,全世界模具的年产值约为6502亿美元,我国模具工业的产值在国际上排名位居第三位,仅次于日本和美国。虽然近几年来,我国模具工业的技术水平已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总体上与工业发达的国家相比仍有较大的差距。例如,精密加工设备还很少,许多先进的技术如CAD/CAE/CAM技术的普及率还不高,特别是大型、精密、复杂和长寿命模具远远不能满足国民经济各行业的发展需要。 纵观发达国家对模具工业的认识与重视,我们感受到制造理念陈旧则是我国模具工业发展滞后的直接原因。模具技术水平的高低,
5、决定着产品的质量、效益和新产品开发能力,它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制造业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因此,模具是国家重点鼓励与支持发展的技术和产品,现代模具是多学科知识集聚的高新技术产业的一部分,是国民经济的装备产业,其技术、资金与劳动相对密集。目前,我国模具工业的当务之急是加快技术进步,调整产品结构,增加高档模具的比重,质中求效益,提高模具的国产化程度,减少对进口模具的依赖。二、研究目标与主要内容(1)研究目标深入了解模具设计的整个过程,通过大学期间所学的知识以及老师的指导,最后完成一整幅注射模的设计,并在设计过程中应用平时学的相关知识,最后用UG
6、建出三维模型以及画好工程图。(2)研究内容第一章:简要介绍研究背景、塑料及塑料工业的发展、塑料成型技术的发展趋势、课题的背景。第二章:介绍螺母注射模的设计过程。第三章:简要介绍三维建模软件UG以及介绍用UG建模及装配的过程。三、拟采取的研究方法、研究手段及技术路线、实验方案等(1)理论依据和研究方法本文以模具设计的总原则为依托,以具体产品的特点为设计着手点,综合运用文献检索、逆向工程、对比分析等一系列研究方法,对螺母注射模进行设计和分析。(2)技术路线本模具的建模过程主要是建立在CAD,UG的基础上,通过这些软件提供的强大功能进行可见即
7、可得的建模,在技术上解决了传统建模的诸多不便之处。四、参考文献[1]杨俊杰,桂质勋.推板螺杆式自动脱内螺纹注射模设计:《模具工业》,2006.2[2]《压铸模设计手册》编写组.压铸模设计手册: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3]齐晓杰.压铸成型工艺与模具设计: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4]杨占尧.压铸注射模结构与设计: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5]王文广,田宝善,田雁晨.压铸注射模具设计技巧与实例: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6]王三民,诸文俊.机械原理与设计:机械工业出版社,2001.[7]王世刚,张秀亲,苗淑杰.机械设计实践:哈尔滨
8、工程大学出版社,2004.[8]李德群,唐志玉.中国模具设计大典:中国机械工程学会、中国模具设计大典编委会.2003.[9]王刚,单岩.Moldflow模具分析应用实例: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10]E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