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对大学生人际交往的负面影响研究

互联网对大学生人际交往的负面影响研究

ID:44913906

大小:16.64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11-04

互联网对大学生人际交往的负面影响研究_第1页
互联网对大学生人际交往的负面影响研究_第2页
互联网对大学生人际交往的负面影响研究_第3页
互联网对大学生人际交往的负面影响研究_第4页
互联网对大学生人际交往的负面影响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互联网对大学生人际交往的负面影响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互联网对大学生人际交往的负面影响研究  摘要:本文从互联网对人际交往能力和个体情感体验的影响及交往者参与度三个方面出发,分析了互联网对大学生人际交往造成的负面影响,并由解决人际交往心理障碍问题和树立正确网络交往观念两个角度出发,提出大学生在互联网人际交往中的建议。  关键词:互联网;人际交往;大学生  一、问题提出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与普及,我国网民数量急剧增加。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报告显示,截至2015年12月,中国网民已达6.88亿,其中,学生群体占比最高,为25.2%。49.6%的青少年网民处于19-24岁年龄段,这正是大学生所在的年龄阶段。据统计,大学生平

2、均每周上网时长为29.3小时,各种社交应用的使用率均高于我国网民的总体水平。  网络人际交往作为现实交往的延伸,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大学生的人际交往状况。而网络交往所引发的争议不断,越来越多的大学生习惯用网络交往来代替短信、电话甚至面对面交谈,本应在现实人际交往中起到补充作用的网络交往“反客为主”,弱化甚至取代了现实交往,对大学生人际交往起到负面影响。  二、互联网对大学生人际交往的负面影响  (一)引起人际交往能力的退化  社会心理学认为,人际交往是人与人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人际关系是在面对面交往过程中形成的,直接性和可感性是其两大主要特点[1]。而网络交往则以“人-机”对话的

3、方式实现,个体将自己想要展现的一面通过计算机展现出来,其他人通过计算机了解到这些信息,并与其建立人际关系。通过网络建立起的人际关系失去了直接、可感的特点,并以被修饰过的各种信息为基础,其不稳定程度可想而知。  部分大学生在网络交往中常扮演与实际身份和性格相差悬殊甚至截然相反的角色,性别模糊,老少不明现象非常普遍[2]。这种匿名的交往方式给有人际交往障碍的大学生提供了与人交流的途径,但长此以往,这些大学生会回避现实中的人际交往,而长期沉溺于网络――对他们而言更安全、更容易与人建立关系的交往方式,继而丧失在现实中与人交往的兴趣和能力,带来更深的沉溺,导致恶性循环。  (二)在情感

4、上使人倍感孤独。互联网对于人际关系的联结作用,建立在隔离的前提之上。网络社交让我们逐渐与不使用互联网的朋友们疏于联络,特别是对于不会使用网络社交的老年人来说,子女沉迷于网络交往而忽略现实世界中人际关系,家庭的温情日益淡薄,使其倍感孤独和寂寞。  对于使用者来说亦是如此,在使用网络的同时,意味着要牺牲现实中的人际交往时间,无形中淡化了个体与他人的直接交往,家庭和社会环境中的人际交流机会被剥夺,长此以往必然导致许多传统社会关系的破坏甚至崩溃,人们的心理更趋于封闭,经历更多的个体化和孤独,最终切断了真正意义上的人际交往[3]。  (三)稀释人际关系的联结的同时无法保障交往者的参与度

5、。罗宾?邓巴曾推算出人类社交能力的上限,人类能拥有并稳定维持的关系不超过150人。而如今,我们的各类社交软件中的好友数远不止150个,人际关系超出人脑所能处理的极限,依靠网络手段方能维系。人与人的联系被网络所稀释,彼此虽不相识,却都能收获人际联结的幻觉。两相便利,却也两相空虚。  此外,网络建立起来的虚拟人际关系质量不高,也体现在人际交往的参与度无法保证上:虚拟世界中的群组是一种特有的集会形式,但它缺少现实中集会的实体感。热闹非凡,却很难有人情,群组中随时有人在说话,有时令人厌烦到不得不屏蔽提示,甚至拒收消息。不难看出,交往者的参与度并不高,很可能最终只是群组中原本就熟悉的人

6、互相交流,不熟悉的人依旧不熟悉。  三、对大学生网络交往的建议  (一)创设良好环境,解决人际交往心理障碍问题。研究表明,人在不暴露自己身份的状态下较少受到角色关系的束缚,并易产生与真实角色不符的社会行为。网络交往匿名性的特点,使交往主体不存在心理负担[4],也使在现实生活中存在交往障碍的大学生群体倾向于通过网络满足人际交往的需要。  高校应为在人际交往方面存在障碍的大学生创设良好的成长环境,聘请专职心理咨询师,开设人际交往相关的课程,定期为大学生进行心理疏导,组建人际交往互助小组等。帮助大学生在现实生活中锻炼与人交往的能力,鼓励他们使用网络交往之外的社交方式,体验现实交往的

7、乐趣。  (二)加强相关教育,树立正确网络交往观念。引导大学生认识网络交往的本质,明确过度沉迷于建立、发展和维持网络人际关系,而忽略现实人际关系的行为[5]可能导致个体心理及社会功能的损害。  帮助大学生学会将网络交往和现实交往统一起来,学会合理分配网络交往和现实交往所占比重,树立正确的网络交往观念,使他们认识到回归现实是网络交往发展的必然方向和结果,融于现实社会中的网络交往才有意义。  参考文献:  [1]时蓉华.现代社会心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2]胡芳.论互联网影响下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