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劝学》共3课时第1课时 学案 (苏教版必修1)

1.2.1《劝学》共3课时第1课时 学案 (苏教版必修1)

ID:44891925

大小:92.51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11-01

1.2.1《劝学》共3课时第1课时 学案 (苏教版必修1)_第1页
1.2.1《劝学》共3课时第1课时 学案 (苏教版必修1)_第2页
1.2.1《劝学》共3课时第1课时 学案 (苏教版必修1)_第3页
1.2.1《劝学》共3课时第1课时 学案 (苏教版必修1)_第4页
资源描述:

《1.2.1《劝学》共3课时第1课时 学案 (苏教版必修1)》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1.2.1《劝学》共3课时第1课时学案(苏教版必修1)学习目标1、了解荀子以及他的思想主张.2、积累第一段中出现的文言实词、虚词及特殊用法,了解这两段的内容.3、学习用形象的比喻深入浅出地说明道理的方法,提高理论说理的能力.预习思考1.扫除字词障碍: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并注意它们的字形。靛青  蓼蓝  輮以为轮  虽有槁暴  其曲中规  参省  砺石  知明  2.解题○“劝”是“劝勉、勉励”之意,“劝学”就是勉励人们要不停地坚持学习,只有这样才能增长知识,发展才能,培养高尚的品德。3.作者介绍荀子,名况,战国末思想家,先秦儒家代表。他反对迷信天命鬼神,肯定自然规律是不以人们的

2、意志为转移的,并提出“制天命而用之”的人定胜天的思想。他认为人的本性是恶,主张“明礼义而化之”,即后天的环境可以改善人性的恶。所以他很重视教育的作用,强调教育的功能,他的思想体现在《荀子》一书中。《荀子》是后人为其编,大部分是荀子的作品。荀子的散文说理透彻,气势浑厚,多用比喻排比,这些在劝学中有所体现。合作讨论●疏通文意,注意文言知识。第一段内容概要:                                      1.君子(      )曰:“学不可以已。”翻译:                              2.青,取之于(   )蓝而(   )青于(

3、   )蓝;冰,水为(   )之而寒于水。 翻译:                                         3.木直中(   )绳,輮(   )以为(   )轮,其曲中规。 翻译:                                 4.虽有(   )槁暴,不复(   )挺者,輮使之然(   )也。 翻译:                                                  5.故(   )木受绳则(   )直,金(   )就(   )砺(   )则利,君子博学(       )而(   )日(   )参(   

4、)省(   )乎已,则知明(   )而(   )行无过已。3/4 翻译:                                                                                                                 第一段中论点是什么?作者用了哪些比喻?每组比喻包含了什么意思?课后作业1.背诵并默写第一段自助餐文言文翻译:当今之世,舍我其谁孟子去齐,充虞路问曰:“①夫子若有不豫色然。前日虞闻诸夫子曰,‘君子不怨天,不尤人。’”曰:“彼一时,此一时也。五百年必有王者兴,其间必有名世者。由周而来,七百

5、有余岁矣。以其数,则过矣;以其时考之,则可矣。②夫天未欲平治天下也;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吾何为不豫哉?”译文①译文②积累屋精彩语句●共和国迎来了她五十诞辰。五十年像一条长河,有急流也有缓流;五十年像一幅长卷,有冷色也有暖色;五十年像一首乐曲,有低音也有高音;五十年像一部史诗,有痛苦也有欢乐。长河永远奔流,画卷刚刚展开,乐曲渐趋高潮,史诗还在续写。我们的共和国正迈着坚定的步伐,跨入新时代。●3/4即使青春是一枝娇艳的花,但我明白,一枝独放永远不是春天,春天该是万紫千红的世界。即使青春是一株大地伟岸的树,但我明白,一株独秀永远不是挺拔,成行成排的林木,才是遮风挡沙的

6、绿色长城。即使青春是一叶大海孤高的帆,但我明白,一叶孤帆很难远航,千帆竞发才是大海的壮观。●生命不是一篇“文摘”,不接受平淡,只收藏精彩。她是一个完整的过程,是一个“连载”,无论成功还是失败,她都不会在你背后留有空白;生命也不是一次彩排,走得不好还可以从头再来,她绝不给你第二次机会,走过去就无法回头。名言睿语好问则裕,自用则小。——《尚书》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论语》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庄子》善学者,假人之长以补其短。——《吕氏春秋》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礼记》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礼记》谓学无暇者,虽暇亦不能学。——《淮南子》中国文字之

7、美中国的文字可以说是一种奇异的文化存在,这在西人译中诗一事上可见端倪。近见一汉学家译杜甫的名句“月涌大江流”为:ThemoonleapsinthegreatRiversflow,意思就成了“月亮在大江流动中跳跃”,这是怎样的不堪!于中国文字缺乏微妙的感受,即使字意表面相应,结果也不外平淡无奇,甚至笑话百出。中国文字的串联、组合、拼接有无穷的妙处,已然可成为一种独在言语,只看运用者的心境和手段如何了。“言语”组成篇章,而文学的美感亦必由这种言语而来。像“昔年移柳,依依汉南。今看摇落,凄怆江潭。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