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4891923
大小:117.01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11-01
《1.2.1《劝学 》共2课时第1课时教案(苏教版必修1)2》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1.2.1《劝学(节选)》共2课时第1课时教案(苏教版必修1)教学目的 知识与能力目标1.学习设喻论证的方法和“对举”的行文方式。2.了解并研学文言中的特文言句式——定语后置。总结归纳“而”的用法。3.了解荀况关于学习意义和学习态度的论述。过程与方法目标诵读培养文言文阅读的语感,增强断句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明确认识学习的重要性以及学习必须“积累”“坚持”“专一”的道理教学重点1.掌握重点实词、虚词。2.研学并能准确判断翻译定语后置句。教学难点对设喻论证方法的理解和掌握,并能在习作中适当地运用。教学方法本文的可读性很强,易于成诵,宜采用诵读教法。诵读要多次进行,一次比一次要求更高:开
2、始照课本朗读,要求字音无误,节奏鲜明,读得顺畅;继此再读,要求在粗知大意的基础上能大体成诵;最后,经过分析、思考,要求领悟文章的基本内容,达到熟练地背诵全文。这种诵读式的教学,跟先前书塾的死记硬背是有着实质上的区别的。为使诵读收到实效,首先要善于根据课文内容和写法上的一些特点,启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产生自觉诵读的要求;其次,在诵读练习过程中发现难点时,要指示学生运用各种记忆方式去解决它们,毫不动摇地要坚持并做到当堂成诵。诵读练习可以分段、分层地进行,但终究要连贯地背诵全文。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新课导入提问:同学们知道哪些关于“学习”的名言?好问则裕,自用则小。《尚书》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3、《论语》善学者,假人之长以补其短。《吕氏春秋》知识就是力量。——培根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高尔基这都说明学习的重要性。可以说,人的一生都处在不断的学习中,学习是人的一种本能。我们所要研究的,是如何把这种无意识的本能转化为自觉的行为,大幅度地提高学习效率。两千年前荀子在《劝学》中就有精辟的论述,今天我们就共同的学习他的这篇文章。(设计题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进入新课。)二、荀子及其思想荀子(约前313──前238),名况,时人尊称为荀卿,后因避汉宣帝刘询的讳而改称孙卿。赵国人。曾游学于齐,在齐国稷下(今山东临淄西北)任祭酒(官名);后去楚国,春申君用他为兰陵(今山东枣庄市东南)令,晚年
4、定居该地,从事著述。韩非和李斯都是他的学生。著有《荀子》,现存32篇。①在哲学上对古代唯物主义有所发展,他反对天命、鬼神迷信之说,提出“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的著名论断,肯定自然规律是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②强调天是物质的天,是没有意志的,人能认识天,就可以“制天命而用之”。③他反对儒家的先验论,认为人对客观事物的认识,首先要通过感觉器官和外界事物的接触。④在教育问题上,他和孟轲的性善说相反,认为人性生来是“恶”的,“其善者伪也”,要有“师法之化,礼义之道”,才可以为善,重视环境和教育对人的影响。⑤在政治上,主张治理天下既要靠“法制”,又要重视教化兼用“礼”治。(设计意图:了结作
5、者,知人论世,为下文的学习作整体铺垫。)三、整体感知1.朗读全文至少二遍,从课文中找出几句话作为你学习上的格言,抄在笔记本上,加以体会。(设计意图:让学生在阅读中初步体会比喻论证的好处,摘抄语句加以感知。)2.提问:秦以前还没有“对偶句”的概念,但先秦著作中已经出现了许多跟对偶句相似的句组,试从这篇课文里找出几个例子来。 (设计意图:掌握这些组句的特点,有助我们记诵课文。)3.诵读第1、2段。(1)先给下列句子划分节奏(学生试划,教师纠正):学/不可以已輮/使之然也 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2)解释下列重点词语:“君子”——①德才兼备的
6、人。②贵族或统治者。如:“彼君子兮,不素餐兮。”(《诗经•伐檀》)③与“小人”相对。如: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④父亲。如“先君子常言。”(《左忠毅公轶事》)“已”──停止。如:奔腾不已,不能自已“以为”──跟“老臣窃以为媪之爱燕后”(《触龙说赵太后》)中的“以为”用法是否相同?(不同。例句中是“自己认为”之意;此句中的“以为”是“以之为”(用它做成))“木受绳”二句──把省略的意思找出来。“受绳而后锯之”“就砺而磨”──都是不言而喻的,故可省。(3)学生练习背诵。先自读两遍,再由教师领读一遍(师生都不看书),然后检查试背,发现难点,指出关键在于要理清文理
7、。(设计意图:诵读指导,学生掌握重点文言词,有助于理解文意及背诵。)四、问题探究第一步:找观点提问:这部分中哪些句子是表述作者观点的?(第1段和结句。)追问:开头说:“学不可以已”,下面接着有一连串的设喻,这些设喻是证明这个观点的吗?明确:不是直接证明这个观点,而是用来证明结句“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这个观点的。再追问:既然如此,起句和结句所表述的观点又是怎样的关系呢?明确:后者用来证明前者──因为“博学而日参省乎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