阐发慧根识信仰

阐发慧根识信仰

ID:44874375

大小:28.54 KB

页数:9页

时间:2019-11-01

阐发慧根识信仰_第1页
阐发慧根识信仰_第2页
阐发慧根识信仰_第3页
阐发慧根识信仰_第4页
阐发慧根识信仰_第5页
资源描述:

《阐发慧根识信仰》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阐发慧根识信仰纵观世界,举凡盛传至今数千年的宗教、教派文化,无疑都是文明进步的优秀文化,并且都蕴含着博大精深的哲理。特别象佛教、道教、儒学、基督教、伊斯兰教等文化,更是历史上引导人类文明进步的优秀文化,在世界历史上的民族融合、形成与发展过程中,起了重要的促进作用,也对人类的文明进步起了主导作用,其历史价值颇高、现代意义极其重大。当今世界,信仰五大教派文化的人众多,今日仍可以说,五大教派文化是人类文明进步文化的精髓和中流砥柱。可惜的是,由于人类主观私欲本性所使然,特别是在封建迷信文化盛行、浮躁自私心理泛滥的社会环境中,打着五大教派文

2、化招牌搞封建迷信文化、招摇撞骗的人比比皆是,上当受骗的人众多,造成的不良社会影响极其严重,有时甚至起了邪教泛滥、愚昧民众、危害社会的作用。本文主要阐述一些教派文化的实质及原创始人的慧根,分析当今社会信仰、传播教派文化的现象,以供热衷于学习、信仰教派文化的人们参考。一、实质站在一定的高度,更深刻地认识五大教派文化,应该说,它们都是原始的科学文化,是揭示出自然世界与人类社会基本运动规律的文化,与现代主流科学文化对自然世界与人类社会运动规律的认识,存在着一致性。其基本相同点是,一致认为在有形世界千变万化的生命运动背后,有一种无形的力量在

3、起主导作用。这种力量大全无边,宇宙中的任何物质运动,都是在其主导作用下发生变化的。因为力量的无形,所以人们在认可它的时候出现了差异,给它起了不同的名称,试图以取象比类的方法,解释它的价值、存在、运动规律,以致使后学中的狭隘者,对教派文化有了偏执认识,经常固执的认为自己信仰的教派文化唯我独尊,极力排斥贬低其它教派文化。当代社会中,稍懂点科学知识的人都知道,宇宙及其间的日月星辰都在无形力量的作用下,进行着规则运动,如银河系、太阳系、地球的规则运动等。地球上一切物质(包括人)的生命运动,都是在这种大宇宙运动影响下进行。有形象的日月星辰为

4、表现形式,无形象的作用力为基本动力。五大教派文化的创始人,都是有慧根的人,都在不同的时期,开悟出了宇宙物质运动中有形与无形物质相互作用的规律性,并且都在自己的传教过程中,采用取象比类的方法叙述了这种规律性。《心经》是佛教的总纲,是对佛教经文的总概括。唐朝高僧陈玄庄最早看到的西方藏经就是《心经》,由此决心去西方取经。《心经》概述的是宇宙本性及面貌,讲的是宇宙物质运动真谛。认为宇宙物质有两种存在形式,一是无形色世界,谓之“空”,一是有形世界,谓之“色、五蕴”。把人们认识世界的智慧能力、水平境界,称作“般若波罗蜜多。”把生命的高境界称谓

5、“涅槃”。认为宇宙万物(包括人),在“空”与“色”的不断轮回中进行生命运动,“空”与“色”虽然是两种不同的物质存在形式,但是在相互作用中共存。“空”是性命的根本、归宿、高境界,“色”是性命运动的短暂过程,是表现形式。也就是说,促动宇宙中万物运动的力量存在于无形状的“空”中,有形的日月星辰是“色”。佛教发源于公元1500年前的古印度。道家的纲领学说是《道德经》,《道德经》也是以论述宇宙中自然物质运动规律为纲领、根本,开篇讲:“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者万物之始,有名者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故常有,欲以观其缴。此两

6、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道”指的是无形的物质力量,存在于“空”境中,又称作“无”。“名”指有形的万事万物,又称“有”。宇宙万物开始于“无”,成长于“有”。《道德经》讲:“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强调生成宇宙且作用宇宙万物进行生命运动的力量为“道”。道存在于寂兮寥兮的“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讲的是,在无形气性力量的作用下,宇宙及其中的万事万物起始生成的生命运动过程。《道德经》大

7、体成书于公元前516年左右。释迦牟尼开悟于35岁、孔子50岁学《易经》,认识到了宇宙自然万物的运动规律,从此“无大过也。”儒家最为经典的哲学著作是《易传》,它与古《易经》合称《周易》。《周易》讲:“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吉凶,吉凶生大业。”也讲述的是宇宙万物生命运动规律。《周易》把生成宇宙的无形物质力量称为“太极、易、道。”讲到:“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又讲:“《易》与天地准,故能弥纶天地之道。……范围天地之化而不过,曲成万物而不遗,通乎昼夜之道而知,故神无方而《易》无体。……易无思也,无为也,寂然

8、不动,感而遂通天下。”儒学传播开始于公元前500年前后。在儒学和道家文化启迪下产生的祖国医学,把生成万物的力量称为阴阳,《黄帝内经》讲:“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中华古传统文化中,把阴阳五行、十天干、十二地支,作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