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4842063
大小:468.19 KB
页数:14页
时间:2019-10-30
《贵州省凯里市2019届高三历史4月模拟考试试题(含解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贵州省凯里市2019届高三历史4月模拟考试试题(含解析)一、选择题:本题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老子认为,法律制度以及国家机器存在都是统治者的有为措施,而这些有为的措施又体现了统治者的雄心、私欲、智慧等,从而成为产生争战、贫富、盗贼等祸害缘由的因素,往往滋扰人民按自然之道来生活。这一思想A.发展了儒家“仁政”的思想主张B.体现其上下相安益国利民的理念C.渗透了“无为而治”的治国理念D.反映整个旧贵族阶层的政治诉求【答案】C【解析】【详
2、解】考查老子思想。由材料信息“法律制度以及国家机器的存在都是统治者的有为措施”“有为措施又体现了统治者雄心、私欲……祸害缘由的因素……滋扰人民……”可知,老子反对法律制度等有为措施,这说明老子主张顺其自然,无为而治,故C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老子的无为而治思想,而不是“仁政”思想,故A项错误;上下相安益国利民的理念不符合材料主旨,故排除B项;老子虽然属于没落的旧贵族,但他提出的“无为而治”只能代表道家学派,而不能代表整个旧贵族阶层,故D项错误。【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需要了解老子的思想主张,然后再结合材
3、料综合分析即可得出答案。2.下表为史籍中有关汉代经济的相关论述。据此可知,当时A.国家的经济集权日益得到加强B.商品经济以城市为中心得到了发展C.社会风气容易受到政策的影响D.工商业发展为城市产生提供了前提【答案】B【解析】【详解】考查汉代经济。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题干材料主要反映了中国汉代商品经济以城市为中心得到发展,故B项正确。国家的经济集权日益得到加强和社会风气容易受到政策的影响在材料中体现不出来,故排除AC两项;据所学知识可知,在西方,是工商业的发展为城市的产生提供了前提;而在我国古代
4、,却是城市的产生为城市商品经济的活跃提供了条件,故排除D项。3.有学者在谈到唐朝政治时说:“唐武德年间,中书省、门下省将政事堂设于门下省;唐高宗永淳年间,迁政事堂于中书省;开元年间中书令张说将其纳人中书门下进行管理,并先后引入吏部、兵部、户部、刑部、礼部等机构。”据此可知,唐代A.三省之间相互牵制作用在削弱B.三省制下相权反弹威胁到皇权C.门下省有草拟和审核诏令的大权D.积极进行机构调整以加强皇权【答案】D【解析】【详解】考查唐朝的三省六部制。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针对三省分权在一定程度土相互推
5、卸责任,导致效率低下的现状,为了协调各部门的职责,唐代建立了统一的政事堂进行议事,从题干中的变化过程可以看出最终的结果是中书门下正式成为宰相的办事机构,故D项正确。三省之间相互牵制的作用在削弱说法错误,故排除A项;三省制下皇权得到加强相权削弱,排除B项;根据所学,中书省负责草拟诏令,门下省负责封驳审议,故C项错误。4.明朝冯梦龙给自己的小说命名为《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李赞评点《水浒传》,认为这是一部张扬“忠.义”的好书,有益社会。明朝书评家修髯子认为,《三国演义》“裨益风教,广且大焉”
6、。清朝学者闲斋老人称赞《儒林外史》“无论是何人品,无不可取以自镜”。由此可知,中国古典小说名著A.具有较强的社会教化功能B.体现出儒学的正统地位C.真实再现了明清社会风貌D.提高了民众的鉴赏能力【答案】A【解析】【详解】考查古代中国的文学艺术。根据材料信息可知,冯梦龙对所著小说命名,李赞认为《水浒传》为张扬“忠义”的好书及其他评书家和学者对《三国演义》和《儒林外史》的肯定,都是着眼于这些小说作品的教化功能,故A项正确。体现出儒学的正统地位在材料中无法体现,排除B项;真实再现了明清社会风貌说法过于绝对,
7、排除C项;提高了民众的鉴赏能力与材料主旨不符,故排除D项。5.鸦片战争后中外条约的订立,重要的是开创了一种中外交涉的“方式”,这种方式说得简单点,就是炮舰出条约,而条约代表胜者的意志,双方所争的常常不是具体的利益,而往往是中外交往应奉行怎样一种“方式”。这种“方式”反映出A.中外矛盾主要是基于条约权益B.弱国的对外交往缺乏主权意识C.中外交涉存在着文化观念竞争D.维护外交权益关键是国家实力【答案】C【解析】【详解】考查近代列强入侵和民族危机。鸦片战争之后,清政府和列强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对清政府来
8、说,在意的不是条约中国家主权的丧失,而是条约签订的过程中列强的态度,以及清政府“天朝土国”的“尊严”是否得到维护。所以可以看到双方所争的常常不是具体的利益,而往往是中外交往应奉行怎样一种“方式”。说到底,这是一种文化观念竞争,故选C项。从材料信息来看“双方所争的常常不是具体的利益”,中外矛盾主要是基于条约权益说法错误,故A项排除;从材料的主旨来看,不是讲弱国的对外交往缺乏主权意识,故排除B项;维护外交权益关键是国家实力,但从材料体现不出来,故排除D项。【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