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4840218
大小:771.75 KB
页数:27页
时间:2019-10-30
《北京市第四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北京四中2018-2019学年下学期高二年级期中测试历史试卷试卷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9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2小题,每小题1.5分,共48分。)1.《史记·殷本纪》记载:“契长而佐禹治水有功。……封于商。”对上述史料看法正确的是A.《史记》素以“信史”著称故该史料可信B.该记述属于神话传说,基本无历史价值C.该史料属于一手史料,有一定参考价值D.该史料属于文献史料,可寻求实物印证【答案】D【解析】【详解】题意中记载的内容属于文献史料,但是有待实物的考证,故选D项。《史记》记载虽然以信史著称
2、,但大禹治水和封于商属于没有实物考证的记载,不能就此推断该则史料就是可信的,故排除A项。大禹治水和被封于商是我国古代许多文献史料中记载的内容,并不能将其完全归于神话传说而认定其毫无历史价值,故排除B项。《史记》中的记载属于司马迁二次加工整理的记载,不是一手史料,故排除C项。【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直接史料与间接史料的含义,并准确把握直接史料、间接史料的关系。2.下图是甲骨文中三个字,依次是“丝”、“桑”和“蚕”,能从中得到的正确信息有①中国丝织业的产生不晚于商朝②商朝时中国的农业生产高度发达③商朝时中国
3、人已能种桑、养蚕④商朝时中国人的主要衣料是丝织品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答案】C【解析】【详解】从所学知识可知商朝时出现甲骨文,“丝”、“桑”和“蚕”在甲骨文中出现,说明当时人们已经会种桑,养蚕,使用丝织品,①中国丝织业的产生不晚于商朝;③商朝时中国人已能种桑、养蚕的说法正确;材料体现的是手工业部门,②商朝时中国的农业生产高度发达在材料中没有体现,错误;当时人们会织丝,但是材料没有体现④商朝时中国人的主要衣料是丝织品,故错误。综上可知①③正确,②④错误,所以答案为C,ABD不符合题意,排除。3.“
4、天子之尊,非复(不再是)诸侯之长,而为诸侯之君。”这反映的周代政治制度是A.王位世袭制B.分封制C.宗法制D.礼乐制度【答案】B【解析】材料反映了周天子不仅是诸侯的尊长,而是使诸侯的君主,这体现了分封制下,诸侯和周天子的关系,B正确。材料涉及的是诸侯和周天子的关系,不是周天子的继承问题,A错误。宗法制只涉及血缘,不涉及君主关系,C错误。礼乐制度涉及的是日常生活的礼仪,材料没有涉及,D错误。4.下图为中国国家博物馆馆藏青铜器盠(lí)驹尊。器身所刻铭文大意是周王亲赐盠(人名)两匹马驹,盠拜赐后,称颂周王不忘旧
5、宗小子,称赞周先王奠定了伟大基业,万年永保万代宗族。该材料可以用于研究A.礼乐制B.宗法制C.分封制D.井田制【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题干“称颂周王不忘旧宗小子…万年永保万代宗族”结合所学可知,盠属于周室小宗后裔,故得周王封赐,体现宗法制下血缘宗族关系,故B项正确。A项,礼乐制是周代维护分封宗法制度而建立起的文化制度,题干未体现,故排除。C项,题干未体现盠与周室的分封关系,排除。D项,井田制度为西周土地制度,题干未体现,故排除。5.西周时“一人跖(踏)耒而耕,不过十亩”;战国时“一夫挟五口,治田百亩”
6、。引起这一变化的根本原因是A.农具与技术的改进B.劳动者身份的变化C.郡县制的普遍建立D.土地私有制的确立【答案】A【解析】【详解】西周时期用耒耜等工具耕种土地,到战国时期广泛使用铁犁牛耕,说明随着生产工具和技术的改进,促进了农业生产的迅速发展,故A正确。材料没有体现劳动者身份的变化,B错误。郡县制普遍确立是在秦朝建立后,C错误。题中并未反映土地私有制确立对农业生产的影响,D错误。【点睛】本题考查中国古代农业的耕作方式,解答本题需要把握题干所给材料中“战国时”“一夫挟五口,治田百亩”的主旨,并正确掌握战国时
7、期的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及历史影响。6.“当今之时,万乘之国,行仁政,民之悦之。”“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刑过不避大夫,赏善不遗匹夫。”以上主张分别属于A.法家、儒家、道家B.儒家、法家、墨家C.儒家、墨家、道家D.儒家、道家、法家【答案】D【解析】【详解】材料中“行仁政,民之悦之”中的“仁政”是体现儒家思想;“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强调的是辩证法,这是道家思想;“刑过不避大夫,赏善不遗匹夫”强调的是赏罚分明,不分贵贱,这是法家的主张。综上分别代表的是
8、儒家、道家、法家思想,故答案为D。ABC不符合题意,排除。【点睛】本题考查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需要掌握儒家、道家、法家的思想,解题的关键是对材料的解读和分析。7.有史家将春秋战国时期视作中国的“化成时代”,意为经此时期中国古代制度、文化等基本定型。下列史实可以印证这一观点的是①王位世袭制开始取代禅让制②分封制确定了中央对地方的分级管理模式③职业官僚制取代世卿世禄制④诸子百家构造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A.①②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