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4815196
大小:180.51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10-29
《地沟油毒性是砒霜的100倍》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地沟油毒性是砒霜的100倍 据了解,从餐饮业的餐厨垃圾中提炼1吨地沟油,成本仅300元左右。掏地沟油的人看似不起眼,实际上平均掏一桶油就能挣上七八十元。一个人通常每天能掏4桶,回收提炼之后,就算只按食用油市场价格的一半出售,每月也能赚1万多元,相当于高级白领的收入。 而在中国数百个城市中,但凡有餐饮业的地方就有回收地沟油的。医学研究的成果显示,长期摄入地沟油会对人体造成明显伤害,如发育障碍、易患肠炎,并有肝、心和肾肿大以及脂肪肝等病变。而地沟油中的主要危害物之一黄曲霉素是一种强烈的致癌
2、物质,其毒性是砒霜的100倍。禁绝地沟油可能还需要10年 在科研工作者看来,治理地沟油的难点在于,经过洗涤、蒸馏、脱色、脱臭等精炼过程后,单从外观和感官上,很难区分地沟油和普通油。 何东平教授从事地沟油的研究已有7年,他和他的研究团队当前的重要任务就是要找到一种能够检测鉴别地沟油的有效手段。但何东平始终认为,地沟油的治理并非检测手段或制定相关标准所能决定的,关键还在于政府管理。他表示,在餐厨垃圾的处理上,我国长期处在“无政府”状态,这就给某些不法商贩提供了一个规模庞大的“灰色产业”空间。因此
3、他的设想是,“必须由政府集中收购处理餐厨垃圾,从源头上杜绝地沟油”。据这位一辈子都在“搞油”的科学家估计,中国要彻底禁绝地沟油,可能还需要10年左右的时间。据中国青年报 我们每年吃掉300万吨地沟油 政府部门凭啥都不负责任 地沟油毒性百倍于砒霜,每年多达约300万吨的地沟油流向国人餐桌 地沟油为何屡禁不止 地沟油为什么屡禁不止?究其原因,一是对地沟油的监管涉及卫生监督、食品安全、工商管理、质量监督、环保、公安和建设等多个部门,在现实中分工变成了分家,谁都有责变成了谁都无责。二是像地沟油
4、问题及其解决,在很多地方没有进入政府部门考核指标体系和政府官员的奖惩体制,因此缺乏积极治理的自觉性。三是由国家有关部门共同下发的《食品生产经营单位废弃食用油脂管理的规定》,虽然明确了从事加工废弃油脂活动的单位,不得将废弃油脂加工以后再作为食用油脂使用或者销售,但对违反者怎么处罚、处罚程度等,均未做具体规定,从而缺少可操作性。 彻底解决地沟油的思路和出路都已十分明确,关键是要堵疏结合,积极作为,真抓实干。地方政府可以制定政策统一收购地沟油,建立地沟油转化为生物柴油的生产体系,并促进生物柴油在城市
5、公交运输中广为应用。各地还可制订地方性法规,对在回购地沟油中表现好的店家给予鼓励,对不法地沟油加工、销售和使用者予以严惩。 此外,有关监管和执法部门要建立责任明晰的工作机制,通力协作,及时发现、及时处置,确保地沟油从老百姓的食物中消失。应将地沟油变废为宝 地沟油也可以变害为利,为人造福。事实上,大小酒楼饭店每天产生的大量食用油废料,是制造生物柴油的好原料,目前已有一些企业以此为原料生产生物柴油。据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所长吴创之介绍,这种生物柴油与普通柴油的使用效果完全一样,价格也不比一般
6、的汽油高,而且燃烧充分,可大大缓解城市空气污染问题。他指出,汽油中添加20%的生物柴油,可减少排放50%的二氧化碳、70%的二氧化硫,空气毒性可降低90%。 另外,据专家介绍,地沟油加入反应罐后,通过一种微酸性催化剂技术,使得其醇解和酯化可同时进行,反应速度也明显加快;另外,通过一种金属盐处理剂,解决了利用废旧动植物油脂生产柴油残留酸值高的关键问题。这两项关键技术都降低了生物柴油的生产成本,使得生物柴油从实验室走进了生产车间。这种燃料的最大特点就在于它有良好的环保性,柴油车使用后排放的尾气中不
7、含二氧化硫,而且碳氢化合物和一氧化碳也大大降低。网友爱老虎油 如何鉴别地沟油 一看。看透明度,纯净的植物油呈透明状,在生产过程中由于混入了碱脂、蜡质、杂质等物,透明度会下降;看色泽,纯净的油为无色,在生产过程中由于油料中的色素溶于油中,油才会带色;看沉淀物,其主要成分是杂质。 二闻。每种油都有各自独特的气味。可以在手掌上滴一两滴油,双手合拢摩擦,发热时仔细闻其气味。有异味的油,说明质量有问题,有臭味的很可能就是地沟油;若有矿物油的气味更不能买。 三尝。用筷子取一滴油,仔细品尝其味道。口感
8、带酸味的油是不合格产品,有焦苦味的油已发生酸败,有异味的油可能是地沟油。 四听:取油层底部的油一两滴,涂在易燃的纸片上,点燃并听其响声。燃烧正常无响声的是合格产品;燃烧不正常且发出“吱吱”声音的,水分超标,是不合格产品;燃烧时发出“噼叭”爆炸声,表明油的含水量严重超标,而且有可能是掺假产品,绝对不能购买。 五问:问商家的进货渠道,必要时索要进货发票或查看当地食品卫生监督部门抽样检测报告。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