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酬赠诗四首》精品导学案(含答案解析)

《酬赠诗四首》精品导学案(含答案解析)

ID:44782497

大小:817.50 KB

页数:18页

时间:2019-10-28

《酬赠诗四首》精品导学案(含答案解析)_第1页
《酬赠诗四首》精品导学案(含答案解析)_第2页
《酬赠诗四首》精品导学案(含答案解析)_第3页
《酬赠诗四首》精品导学案(含答案解析)_第4页
《酬赠诗四首》精品导学案(含答案解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酬赠诗四首》精品导学案(含答案解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生命旅行的真谛一个胆小如鼠的骑士将要进行一次远途旅行,于是他竭力准备好应付旅途中可能遇到的各种问题.他带了一把剑和一副盔甲为的是对付他遇到的敌手,一大瓶药膏为防太阳晒伤皮肤或毒藤刮伤皮肤,一把斧子用来砍柴火,一顶帐篷,一条毯子,锅和盘以及喂马的草料.他出发了,——叮叮,口当口当,咕咕,咯咯,似乎一座移动的废物堆.他来到一座破木桥的中间,桥板突然塌陷,他和他的马都坠入河中,淹死了.临死前那一刻,他很懊悔,他忘了带一个救生筏.微感言:                                       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吕氏春秋·尽数

2、》 赏读:流动的水不会腐臭,常常转动的门轴不会被虫蛀蚀.比喻经常运动的事物不易受到侵蚀,可以保持很久不变坏. 爱之,教之以义方,弗纳于邪.——《左传·隐公三年》 赏读:喜欢子女,应该用道义去教导他,不要让他走上邪路.溺爱,会使子女走上邪路.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韩非子·喻老》 赏读:千里长堤,是由于一个小小的蚂蚁洞而溃决的.用来比喻小事不注意会造成大乱子.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岳阳楼记》 赏读:在天下人忧愁之前就忧愁,在天下人欢乐之后才欢乐.体现了一种为天下人谋福利、吃苦在前、享受在后的精神.一、作者视窗《节妇吟

3、》张籍(约767-约830),唐代诗人.字文昌,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人,世称“张水部”、“张司业”.他的乐府诗与王建齐名,并称“张王乐府”.代表作有《塞下曲》《征妇怨》《采莲曲》《江南曲》.《酬乐天频梦微之》元稹(779年-831年,或唐代宗大历十四年至文宗大和五年),字微之,今河南洛阳人.早年和白居易共同提倡“新乐府”.世人常把他和白居易并称“元白”.代表作有《菊花》《离思五首》《遣悲怀三首》《兔丝》《和裴校书鹭鸶飞》.《近试上张籍水部》朱庆馀,生卒年不详,名可久,越州(今浙江绍兴)人.宝历二年(826)进士,官秘书省校书郎.《全唐诗》存其诗两

4、卷.《与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华亲故》柳宗元(773-819),字子厚,祖籍河东(今山西运城),世称“柳河东”.因官终柳州刺史,又称“柳柳州”.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散文家和思想家,与韩愈共同倡导唐代古文运动,并称为“韩柳”.刘禹锡与之并称“刘柳”.“唐宋八大家”之一.代表作有《永州八记》《柳河东集》《柳宗元集》.二、写作背景《节妇吟》:此诗另本题下注云:“寄东平李司空师道.”李师道是当时藩镇之一的平卢淄青节度使,又冠以检校司空、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的头衔,其势炙手可热.中唐以后,藩镇割据,用各种手段勾结、拉拢文人和中央官吏.而一些不得意的文人和官吏也往往去

5、依附他们,韩愈曾作《送董邵南游河北序》一文婉转地加以劝阻.张籍是韩门大弟子,他的主张统一、反对藩镇分裂的立场一如其师.这首诗便是一首为拒绝李师道的拉拢而写的名作.通篇运用比兴手法,委婉地表明自己的态度.单看表面完全是一首抒发男女情事之诗,骨子里却是一首政治诗.题为“节妇吟”,即用以明志.将拒绝之意表达得极为委婉,李师道读后,也觉无可奈何.《酬乐天频梦微之》:这是一首和诗,写于唐宪宗元和十二年(817).元稹和白居易有很深的友谊.元和五年,元稹因弹劾和惩治不法官吏,同宦官刘七元冲突,被贬为江陵士曹参军,后来又改授通州司马.元和十年,白居易被贬为江州司

6、马,两地迢迢数千里,通信极为不易,好友的来信自是倍加珍贵.白居易赠元稹一首诗,问元稹何事忆我,致使我昨夜梦见您.白诗不直说自己苦思成梦,却反以元稹为念,这表现了对元稹处境的无限关心.因此,元稹一接此诗,老朋友的深情令他深深感动.赋诗一首回告白居易:我本来可以控制自己的梦,和你在梦里相逢,过去也曾多次梦见你,但此刻,我的身心已被疾病折磨得神魂颠倒,所以“唯梦闲人不梦君”,这就把对好朋友的惦念、感激,和欲梦不得的凄苦之情表达得入骨三分.《近试上张籍水部》:这首诗又题为“闺意献张籍水部”.唐代应进士科举的士子有向名人行卷的风气,以希求其称扬和介绍于主持考

7、试的礼部侍郎.朱庆馀此诗投赠的对象,是官水部郎中的张籍.张籍擅长文学而又乐于提拔后进,与韩愈齐名.朱庆馀平日向他行卷,已经得到他的赏识,临到考试了,还怕自己的作品不一定符合主考的要求,因此以新妇自比,以新郎比张,以公婆比主考,写下了这首诗,征求张籍的意见.朱庆馀呈献的这首诗获得了张籍明确的回答,在《酬朱庆馀》中,他写道:“越女新妆出镜心,自知明艳更沉吟.齐纨未足时人贵,一曲菱歌敌万金.”由于朱的赠诗用比体写成,所以张的答诗也是如此.在这首诗中,他将朱庆馀比作一位采菱姑娘,相貌既美,歌喉又好,因此,必然会受到人们的赞赏,暗示他不必为这次考试担心,朱的

8、赠诗写得好,张的答诗回得妙,珠联璧合,成为文学史上传诵的佳话.《与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华亲故》:柳宗元是个具有远大抱负的进步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