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476633
大小:12.56 MB
页数:67页
时间:2017-12-01
《厦工与柳工的财务绩效、财务政策和财务战略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厦工与柳工的财务绩效、财务政策和财务战略分析目录第一部分行业现状和发展趋势1一、中国工程机械行业的发展历程1二、工程机械行业的特点21.经营特点22.资产结构33.债权股权34.负债种类35.环境影响4三、中国工程机械行业的现状41.行业产能过剩,亟需消化42.应收账款高企,盈利能力极弱6四、中国工程机械行业发展趋势7第二部分厦工和柳工概况7一、厦工概况71.基本情况介绍及发展历程72.公司股权结构93.2009年到2013年主要财务数据94.2009年到2013年股价趋势图105.融资情况10二、柳工概况101.基本情况介绍及发展历程
2、102.公司股权结构123.2009年到2013年主要财务数据124.2009年到2013年股价趋势图135.融资情况13第三部分厦工和柳工财务指标的“三维”分析13一、资产负债表的比较分析13二、资产负债表结构的比较分析151.厦工的资产结构分析162.柳工的资产结构分析163.厦工与柳工资产结构的比较分析174.厦工的负债结构分析175.柳工的负债结构分析196.厦工与柳工负债结构的比较分析217.厦工与柳工投入资本的比较分析21三、损益表的比较分析22四、损益表结构的比较分析231.营业成本的比较242.三项费用的比较243.营业
3、利润的比较25五、现金流量表的比较分析25第四部分厦工和柳工财务指标体系分析27一、盈利能力271.销售的盈利能力272.资产的盈利能力283.资本的盈利能力294.盈利能力分析结论及原因29二、资产使用效率301.总资产使用效率312.流动资产使用效率313.固定资产使用效率324.投入资本使用效率325.资产使用效率的分析结论及原因33三、资产流动性331.流动比率342.速动比率343.超速动比率354.现金比率355.营运资本需求量比率366.资产流动性分析结论及原因36四、负债管理361.资产负债率372.净负债率和有息负债率
4、373.付息还本能力384.负债管理分析结论及原因38五、现金创造能力391.销售、资产、资本的现金创造能力392.实际与应得经营净现金比例关系413.利润的现金含量424.现金创造能力分析结论及原因42六、资本市场表现43第五部分厦工和柳工收益、风险、成长和价值创造的分解分析44一、ROE和自我可持续增长率g及其影响因素指标441.ROE及其影响因素的分析结论及主要原因442.自我可持续增长率g及其影响因素分析和结论46二、获现率及其影响因素471.获现率对比472.调整获现率及其影响因素对比48三、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491.经营风险
5、502.财务风险503.风险分析的结论及主要原因50四、创值(EVA)能力指标511.ROIC与WACC的关系512.销售的创值能力523.资产和资本的创值能力524.创值能力的分析结论及主要原因53第六部分厦工和柳工的财务政策评析53一、厦工的财务政策评析531.负债政策532.股利政策543.营运资本管理政策分析544.投资政策分析55二、柳工的财务政策评析551.负债政策分析552.股利政策分析553.营运资本管理政策分析564.投资政策分析56三、厦工与柳工财务政策评析结论57第七部分财务战略矩阵分析57第八部分总体评价、结论和
6、建议58一、总体评价及结论58二、建议(一)对厦工的建议60(二)对柳工的建议62附件-参考文献63第一部分行业现状和发展趋势今天,我们站在2014年的年末回望中国工程机械行业的发展历程,犹如观看一部剧情跌宕但逻辑杂乱的大片,时而徜徉于万里晴空,时而一夜间急转直下,在谷底挣扎。尤其是近几年,受宏观经济影响,中国工程机械市场昔日的繁华与风光已逐渐退去,产能过剩,应收账款攀升,经销商代理商现金流吃紧,许多工程机械厂商已遍体鳞伤,濒临崩盘。一、中国工程机械行业的发展历程工程机械行业在中国的发展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是计划经济发展阶段。在
7、计划经济体制和地区经济保护发展的背景下,企业各自为政,点多规模小,抓主机轻配套,小而全的模式多,专业化与规模化生产的产品少,每一个产品全国都有几十家到上百家企业在重复生产,这些企业在全国范围内都要建立销售网络和服务体系。据行业网站公开信息,目前,行业平均销售费用支出已由八十年代末占销售成本的1%上升到5%以上。企业的平均管理费用也由八十年代末的8%左右上升到16.5%,部分企业甚至超过25%。企业之间在生产销售、管理等方面内耗巨大,技术开发创新乏力,只是维持重复再生产。第二阶段是外观形式革新发展阶段。在90年代,中国经济逐渐复苏,基础建
8、设投入加大,各工程机械厂家有了一定的发展,并且逐渐完善自己的产品品类,逐渐建立完善自己的产品线,逐步增大产量,盈利能力不断提高。同时,客户对产品审美的要求逐步提升,各企业也相应在产品涂装、造型等方面加大了投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