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2《项脊轩志》共3课时教案(苏教版必修5)

5.2.2《项脊轩志》共3课时教案(苏教版必修5)

ID:44746244

大小:303.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10-27

5.2.2《项脊轩志》共3课时教案(苏教版必修5)_第1页
5.2.2《项脊轩志》共3课时教案(苏教版必修5)_第2页
5.2.2《项脊轩志》共3课时教案(苏教版必修5)_第3页
5.2.2《项脊轩志》共3课时教案(苏教版必修5)_第4页
5.2.2《项脊轩志》共3课时教案(苏教版必修5)_第5页
资源描述:

《5.2.2《项脊轩志》共3课时教案(苏教版必修5)》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5.2.2《项脊轩志》共3课时教案(苏教版必修5)教学目的:1  学习常用实词和虚词“顾”“稍”“置”“去”“归”等的用法。2  学习文言文中词类现象(名词作状语)的一般规律。3  理解本文作者的思想感情,体会作者对亲人的思念之情以及对家庭变迁的感慨。4  分析归有光散文的一般特点。教学重点: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教学难点:归有光散文的特点教学课时:3课时教学方法:文言文教学三读法第一课时目标:解题,介绍作者,认读课文,讲解第一段。教学过程:一.教学导入:本课是一篇抒情性很强的散文佳作。作者在写景叙事中,把“喜”和“悲

2、”的感情抒发得委婉动人,感人至深。二.介绍作者:归有光(1507~1571年),字熙甫,明朝昆山人,著名散文家。作者自幼苦读,9岁能文,20岁通读五经(《诗经》《尚书》《周易》《礼记》《春秋》)和三史(《史记》《汉书》《后汉书》,加《三国志》称“四史”),但考试不利,35岁才中举,后8次考进士落第,于是迁居到嘉定(今上海市)安亭江上,讲学20余年,学生颇多,称之为“震川先生”。他直到60岁才中进士当县令。由于为官正直,不与上级官吏和地方豪绅同流合污,3年后明升实降为顺德通判,专管马政,颇受委屈。后由大学士高拱保荐为

3、南京太仆寺丞,留掌内阁制敕房,修《世宗实录》,上任一年后,病故。在文学上,因作者仕途多舛,但他博览群书,在散文创作上造诣很深,是明代杰出散文家。他的散文源出《史记》,取法于唐宋八大家,风格朴实,感情真挚,一反当时“文必秦汉”的理论和只求貌似的形式主义风尚。归有光与王填中、唐顺之、茅坤并称为“唐宋派”。他的散文朴素简洁,自然真挚,以神味见长,尤善以家庭琐事寄托真情。《项脊轩》《先妣事略》《寒花葬志》为代表,他的作品对清代桐城派散文影响很大,本单元的《登泰山记》(姚鼐)与本文有很多相似之处。三.解题:项脊,地名,是作者

4、九世祖归道隆所居之处;轩,小屋,作者将自己的书斋题为“项脊轩”含有怀宗追远之意;志,记也,古代记叙事物,抒发感情的一种文体。四.听录音,正音正句读:断句练习:判断下列各句断句是否准确。1.日过午/已昏                                  2.又杂/植兰桂竹木/于庭3.鸡/栖于厅                                      4.吾家/读书久不效5.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间执此以朝6.述诸/小妹语                                 

5、   7.然/自后/余多在外正确的是:1.3.5.7五.讲解第一段1.“项脊轩,旧南阁子也”一句是什么句式?答:判断句,用来判断主语所指的人或事物是什么,具有什么属性或属于什么范围的句子。译文中,能翻译出“是”,相关内容一定做谓语。如“宫中府中,俱为一体”,“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表判断的词有:①也,用“……,……也”的句式,如“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②用“者”“也”表示,其句式为“……者,……也”,如“陈胜者,阳城人也”;③用“者”表示,句式为“……者,……”,如“陈轸者,游说之士”;④

6、用“是、乃、为、即、则、非、亦、必、诚、皆、本”等词语表示,如“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⑤不用标志,直接用主语和宾语组合,如“七略四库,天子之书”。2.“室仅方丈”中“方丈”一词是何意思?答:“方丈”是一丈见方的意思,也就是平方丈。这个词也另外用来指佛寺或道观中主持住的房间,并借以指寺院的住持。3.“使不上漏”、“雨泽下注”和“以当南日”中“上”“下”“南”几个方位词的用法是否相同?答:“上”“下”是名词做状语,意思是“从上面”“向下”;而“南”还是名词,做定语。4.指出下列词语在各句中的用法。①以    A  

7、以当南日             B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C  臣是以无请也       D  以啮人,无御之者②胜     A  旧时栏楯,亦遂增胜                         B  予观乎巴陵胜状C  何可胜道也哉                                     D  沛公不胜桮杓,不能辞E  胜负之数,或未易量③时      A  旧时栏楯,亦遂增胜                          B  小鸟时来啄食C  秦时与臣游                 

8、                         D  谨食之,时而献焉5.“三五之夜,明月半墙,桂影斑驳”包含什么文化常识?答:“三五”表示“十五”。古人记时,往往以两个数字的乘积表示应有的数量。再如“年方二八”,表示为十六岁。“桂影”指月影,神话传说,月中有桂花树,所以用桂代月。六.朗读本段,边读边翻译。      七.分析与板书 第二教时教学目标:第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