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史版2019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板块1中华文明的奠基与初步发展__先秦秦汉随堂演练(含答案)15

通史版2019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板块1中华文明的奠基与初步发展__先秦秦汉随堂演练(含答案)15

ID:44740558

大小:210.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10-27

通史版2019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板块1中华文明的奠基与初步发展__先秦秦汉随堂演练(含答案)15_第1页
通史版2019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板块1中华文明的奠基与初步发展__先秦秦汉随堂演练(含答案)15_第2页
通史版2019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板块1中华文明的奠基与初步发展__先秦秦汉随堂演练(含答案)15_第3页
通史版2019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板块1中华文明的奠基与初步发展__先秦秦汉随堂演练(含答案)15_第4页
通史版2019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板块1中华文明的奠基与初步发展__先秦秦汉随堂演练(含答案)15_第5页
资源描述:

《通史版2019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板块1中华文明的奠基与初步发展__先秦秦汉随堂演练(含答案)15》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板块1 中华文明的奠基与初步发展——先秦、秦汉第一部分 通史构建 专题突破编者选题表知识点角度题号政治制度的演变西周分封制的特点1汉代刺史职能的变化2经济模式的形成与转型土地私有制的形成3东汉时期的社会生产模式4传统文化的形成与发展周代“天命观”的影响5汉代的主流思想6综合7一、选择题1、(2018·广东茂名二模)下表为不同史籍关于西周分封制的历史叙述。据此能够被认定的历史事实是(  )记述出处天子之地方千里,公、侯皆方百里,伯七十里,子、男五十里《礼记·王制》公方五百里,侯四百里,伯三百里,子二百里,男百里《周

2、官》周封伯禽、康叔于鲁、卫,地各四百里;太公于齐,兼五侯地《史记》A、西周的疆域极为广阔B、天子对地方控制严密C、西周的分封等级分明D、西周的诸侯势力强大(通史版)2019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全册随堂演练解析:C 根据材料可以看出,西周时期实行分封制,按照等级的高低来确定分封诸侯土地的大小,但是不同等级的诸侯国具体的授土面积,不同的史书有不同的记载,C项正确;材料强调按照等级的高低来确定分封诸侯土地的大小,没有涉及疆域的信息,A项错误;西周实行分封制,天子对地方的控制力有限,B项错误;材料强调按照等级的高低来确定

3、分封诸侯封土的大小,不能反映诸侯势力强大,D项错误。2、(2018·湖南怀化二模)下表是西汉时期州刺史权力内容的变化表。据此可知西汉(  )皇帝州刺史权力内容汉武帝“限制地方大族兼并土地,督察郡国,巡视吏治”汉昭帝、汉宣帝增加“镇压诸侯的谋反、民众反抗”汉平帝增加“安置流民、处理少数民族事务、参与某些中央决策”A、王国问题死灰复燃B、刺史逐步丧失监察职能C、社会问题不断暴露D、州已成为地方行政区划解析:C 根据材料可知,刺史权力由督察郡国、巡视吏治到增加“镇压诸侯的谋反、民众反抗”再增加“安置流民、处理少数民族事

4、务”,表明汉代社会问题不断暴露,刺史的权力不断扩大,C项正确;材料中不只涉及诸侯王国问题,A项是对材料的片面解读,排除;材料反映的是刺史的权力在监察郡国的基础上不断增加,(通史版)2019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全册随堂演练B项错误;材料反映刺史权力内容,但不反映州已成为地方行政区划,排除D项。3、(2018·北京海淀区一模)史学家钱穆论述:“从前的阡陌是很宽的,但后来阡陌被侵入而破坏后,即是所谓‘赋税平’……按照亩数多少而收税。”在这一过程中(  )A、井田制确立并得到普及B、贵族土地占有得以巩固C、土地私有制度逐

5、渐形成D、个体小农经济遭到破坏解析:C 材料中“阡陌被侵入而破坏后……按照亩数多少而收税”反映了废井田、开阡陌,实际上承认了对土地的私有,C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井田制的破坏,A项错误;材料无法体现贵族土地占有得以巩固,B项错误;个体小农经济伴随土地私有制度逐渐确立,D项错误。4、(2018·安徽马鞍山二模)如图为东汉画像砖中的《弋射收获图》,此图可以用来说明当时(  )A、多元化的生产劳动状态B、小农经济为主要生产方式C、精耕细作技术不断发展D、土地公有制下的集体劳动解析:A 画面中既有射猎、捕鱼的场景也有从事农

6、业生产的场景,体现了当时多元化的生产劳动状态,A项正确;小农经济的基本特征之一是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图中没有手工业生产的场景,(通史版)2019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全册随堂演练B项错误;由图中看不出生产技术的改进、生产技术的提高等精耕细作技术发展的信息,C项错误;土地公有制主要存在于原始社会及商周时期,封建社会的土地制度以土地私有制为主,材料中的劳动场景无法体现土地制度,D项错误。5、(2018·湖南长郡中学模拟)夏商时期,人们认为“国之存亡,天也”,君是奉“天命”治理国家、统治人民的,故称“天子”,即天之子

7、。但是,周之代商使一些人感到“天命靡常”,甚至认为“天不可信”。周代“天命观”的这种变化(  )A、表明周人放弃对神的信仰B、有效的约束天子的行为C、摧毁了封建迷信的根基D、有利于民本思想的萌发解析:D 根据对材料的理解,“国之存亡,天也”“天子”等思想反映出当时的人们崇拜超人间的自然力量,相信天命鬼神,尊天事神以为政。但周代“天命靡常”“天不可信”等思想,实质上否定了主权在天论,在不动摇“天命”的前提下,强调了人事的重要性,体现出一定的重民思想,从而有利于民本思想的萌发,D项正确;材料不能说明周放弃对神的信仰,

8、A项错误;“天命观”的这种变化不能约束天子的行为,B项错误;这种思想更不可能摧毁封建迷信的根基,C项错误。【新知生成】周代殷之际,人们的“天命观”出现了重大变化,产生了以德配天的思想,认为有德者才能得民心,得民心才能得天下。周的统治者懂得了要想保持天命,就必须赢得民心的道理,从而提出了“敬天保民”的政治思想,即民本思想的出现。6、(2018·安徽宣城二模)(通史版)201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