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田”公司的竞争战略

“本田”公司的竞争战略

ID:44716341

大小:34.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10-25

“本田”公司的竞争战略_第1页
“本田”公司的竞争战略_第2页
“本田”公司的竞争战略_第3页
“本田”公司的竞争战略_第4页
资源描述:

《“本田”公司的竞争战略》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本田”公司的竞争战略一、“本田”和“东发”的竞争  五十年代初,日本摩托车行业50家企业群雄并立。当时,摩托车市场每年以40%的势头增长。在摩托车行车市场占有率头把交椅的是东发公司,为22%;第二位是本田公司,为20%,仅次于东发,不过东发在经营的其它方面,都凌驾于本田。如:税后利润率,东发为8%,本田为3.4%;负债与自有资本的比率,东发为1.5:1;本田则为6:1。  东发和本田同为日本摩托车行业最大的厂家,但东发效益突出地位高,财务状况也好得多。  本田由于迅速发展,在摩托车行业中特别显眼,但由于负债多,

2、生产过分扩大,因此,财务状况不佳。  但在此后五年间,本田却取得了摩托车行业稳固的霸主地位。东发的市场占有率降到4%;相反,本田则夺得了44%的市场占有率。1960年,本田的税后利润创造了10.3%的记录;而东发却出现相当于销售额的8%亏损。本田的财务状况得到了改善,负债额和自有资金的比例下降了1:1,经营有了起色,而东发则由于大量贷款,弥补亏空,使负债额与自有资金之比恶化为7:1。过去的所谓稳健经营彻底崩溃了,加上摩托车市场的年增长率已下降到9%。东发要想重新称霸,为时已晚。  1964年2月,东发终于破产了,

3、销售额一落千丈,资金捉襟见肘,支票无法兑现。不到10年,东发的首席宝座被人夺走,一败涂地。遭到这种悲惨结局不只是东发,许多摩托车厂家也相继破产或被迫撤退。1950年,日本的摩托车厂家有50家之多,到1960年则减到30家,到1965年仅剩下8家,而到1969年则归并为4家(本田、雅马哈、铃木和川崎)。  从1955年到1960年,东发对扩大生产一直下不了决心,而本田则力求与每年42%的需求增长率相适应扩大市场占有率,使年销售额增长了66%,本田为加速这种势头的发展,果断筹借了大量高息贷款;而东发则安于现状,没有把

4、本田放在眼里,不采取任何对策。幸亏如此,本田才能充分地灵活运用“先发制人”战略迅速降低成本,从而在摩托车市场占有率的竞争中,占据优势。在竞争对手陆续退出的过程中,本田继续增加收益,资金平衡表呈现出一大笔盈余。  本田包揽了世界主要国家的摩托车市场,摩托车的需求量一接近饱和,本田就迅速转向汽车生产实行多角化经营,到1975年,汽车部门的收益已超过摩托车。整个70年代,收益扶摇直上,财务状况明显改善。  本田进入汽车市场,轰动一时,成为热门话题。因为当时在1967年,日本的汽车行业很不景气,加上日本经济门户刚刚对外国

5、资打开,很多弱的汽车厂家担心企业的剌景,拼命谋求同大型厂家的联合,寻找出路。日产在吸收“王子汽车”和“民生柴油机”的同时,还把富士重工在国内的生产能力纳入自己的控制下,丰田和日野以卡车生产的合理化为目标,进行了协作。通产省则从背后操纵工厂合并,重组汽车产业格局,推动国内厂家提高竞争能力,打进世界市场。本田真正在汽车行业上投下力量恰好是这个时候。因此,在重新组合暂告结束,汽车待业刚刚恢复平静时,本田的加入,自然会引起人们的议论。  二、雅马哈的进攻  趁本田分心于汽车事业之机,新的摩托车厂家雅马哈开始扩大生产份额。

6、本田的国内市场份额在1960年创65%的最高记录之后,开始走下坡路,1981年甚至降到了40%。与此相反,雅马哈的比重,在六十年代中期尚不足10%,可是到了1981年,却增加到35%左右。即把本田失去的份额全部占为已有了。  就目标国内市场而言,雅马哈就将超过本田。本田后来在国内市场占有率进一步落后到38%,而雅马哈则达到37%,两者仅差1%,往前再走一步,雅马哈就将超过本田,夺取日本的市场霸主的地位,而百米世界最大的摩托车企业。雅马哈的首脑们洋洋得意的宣称:“超过本田的时刻已经到了,决不能让到手的机会丧失”。这

7、时,本田为了在汽车部门打下基础,从摩托车部门抽出相当的一部分经营资源,一时摩托车部门的力量比较薄弱,这正好给雅马哈以可乘之机。雅马哈的首领在七十年代未到八十年代初,公开露出拿下本田的意图,雅马哈经理小池在1981年时大言不惭地说:“本田正拼命推销汽车,有经验的摩托车推销员几乎都在集中在汽车部门,我们可以在摩托车上与它决一雌雄。只要有生产能力,我就可以击败本田。”  这个时期雅马哈的经济益效超过了本田。过去,六十年代末。双方的税前利润率都是7-10%,八十年代初则都是3%左右。本田由于缺少纵横驰骋验,在汽车的研究开

8、发上进行了大量投资,因而降低了利润率。1970年,研究开发费占销售额的2%;1983年,则上升到5%,而同期雅马哈的研究开发经费,仅为销售额的1%左右。  雅马哈志在必得,把他们拥有的一切资源都投入到摩托车及相关的产品上。品日趋齐全,生产能力不断提高,进一步缩小了和本田的差距。七十年代初,雅马哈的品种是18种,大致为本田35种的一半。1981年,雅马哈连续不断推出18种新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