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我国新农村建设中投融资模式探究_陈祖英》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农业经济问题》(月刊)2010年第6期我国新农村建设中投融资模式探究◆陈祖英内容提要:本文在简要分析新农村建设资金需求和投融资模式存在的问题基础上,试图借鉴现代经营管理和城市经营管理的理念创新新农村建设投融资模式,建议采取相应鼓励和扶持政策引导和吸引社会资本和金融资本进入新农村建设领域。关键词:新农村建设;社会资本;金融资本;投融资模式农村建设作为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一项重要历史使命,是一个全局性、战略性、长期性的目标任务。新农村建设需要强大的资金支持,近年来政府逐渐加大对新农村建设的政策支持和资金投入,但由于我国农村人口众多,广大农村地区经济和社会基础非常薄弱,新农村建设效果一时难以显现。
2、为稳步推进新农村建设事业持续健康发展,应把握世界现代化发展过程中城乡演变的基本规律和我国国情以及我国城乡发展的特殊性,借鉴现代经营管理和城市经营管理的理念创新新农村建设投融资模式,探索一条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道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总体目标是“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这涉及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医疗卫生、环境保护等诸多领域以及各项软硬件的改善。陈祖英、杜哲(2006)在界定新农村建设投资需求范围的基础上估算出涉及经济、社会、政治、文化四个方面的新农村建设的资金需求在8万亿元人民币左右,而通过中央与地方财政、国内外各金融机构以及各类社会资金可以筹集到的
3、建设资金可以达到9万亿元人民币左右。筹集新农村建设的资金是有潜力的,保障新农村建设的资金需求也是有可能的,但由于体制的不健全、不完善,实现上述目标还存在很大难度。一、新农村建设中的投融资模式障碍实施新农村建设战略以来,中央和地方政府逐渐加大对新农村建设的政策支持和资金投入。但由于价值性体现和体制性障碍等因素影响,新农村建设对金融资本、社会资本的吸引力还不大,或者其进入渠道不顺畅,金融资本、社会资本参与新农村建设的程度和效果与政策预期存在较大差距。造成新农村建设这一现实困境的实质性原因,一方面是由于投资和金融政策调整滞后,一时仍然无法改变农村资金外流局面,造成新农村建设的资金供给无法满足资金需
4、求;另一方面,单一的、不适应的投融资模式制约了新农村建设的资金供给。具体而言,目前我国新农村建设中投融资模式存在的主要问题是:1.财政政策的“增长偏好”造成财政支农缺乏力度。新农村建设的相关利益群体均对政府投资寄予了很大的期望。然而,增长优先目标驱使地方政府把工业部门和城市经济放在优先的位置,通过发展工业来增加税源或出售农村土地获得发展资金。在有限的资金约束下,地方政府追求上项目、办工厂、做大城镇,把有限的资金投向非农领域,无疑造成了支农资金的外流。再加上农业投资的回收期长、见效慢,存在较大不确定性和风险,使地方政府对农村的投入缺乏有效激励。此外,目前农业投资渠道多,相关部门职能划分不明确,
5、应该投入的资金不能及时足额到位,资金投入后的监管也较为松散,投而不管、重复和乱投—40—陈祖英:我国新农村建设中投融资模式探究的现象较为普遍,挤占、挪用财政支农资金现象时有发生影响了财政支农资金的使用效果。2.农村金融的“釜底抽薪”造成农村资金外流严重。农业金融的三项基本职能是立足农村、面向农户、服务“三农”,新农村建设需要金融保障。然而,农村金融的非农化倾向造成大量农村资金外流。很多地方农村金融不仅没有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提供资金支持,相反却通过商业银行、农村信用社、邮政储蓄、保险系统等不同渠道和方式不断从农村抽走资金,使新农村建设的资金越来越匮乏,并对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产生严重冲击。根据
6、《中国金融年鉴》,2006年年底农户在农村信用社存款为28805.1亿元,从信用社获得的贷款为5666.9亿元,农户存贷差额为23138.2亿元,主要流向企业和城市。3.建设项目的“主体缺位”造成融资难、运营难。理论上,建设项目缺乏运营主体就无法进行有效规划运营。在实践中,新农村建设的运营主体往往缺位,大多数地区、大多数情况下农民和农村经济组织无法或无力成为新农村建设的运营主体,从而使新农村建设项目达不到预期目标。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农*民虽然被一致认为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但事实上农民的主体意识和参与意识并不强。由于农民主体意识缺失和农民组织化程度较低,主要依靠农民的力量推动新农村建设的期望
7、是不现实的。当然,农民既是新农村建设的动力又是新农村建设的受益者,应当成为新农村建设的参与者。在这一现实面前,政府作为新农村建设的主导者,应该考虑依托农民和农村经济组织的力量,吸引社会资本和社会组织的力量,培育新农村建设的运营主体。4.城乡统筹的“体制障碍”造成建设、融资模式单一化。许多政府主管部门倾向于认为新农村建设中大部分的建设和服务应该由政府公立机构来提供,私人机构以追逐盈利最大化为目的而难以达到公共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