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4709079
大小:30.13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10-25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高效作业41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新人教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高效作业(四十一) 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时间:30分钟 满分:6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4分,共32分)1.(2019·德阳高三调研)魏源在《海国图志》中述及菲律宾、印尼亡国,越南、缅甸抵御外敌时指出“夷烟夷教,毋能入界,嗟我属藩,尚堪敌忾”;他还探讨英国之所以强大的原因,对照中国的积弱,提出自守、攻夷、款夷之策。这反映出魏源( )A.认识到社会发展的近代化B.放弃了天朝上国的观念C.经世治国的儒生情怀D.“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解析 根据材料“对照中国的积弱,提出自守、攻夷、款夷之策”,结合魏源的思想主张,可以看出魏源根据实际提出了一些抵抗外敌的主张,反映
2、了他经世治国的儒生情怀,故C项正确;魏源的认识中没有涉及近代化,故A项错误;材料并没有体现天朝上国的观念发生变化,故B项错误;材料只涉及“制夷”,没有反映魏源要学习西方,故“师夷”的内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故D项错误。答案 C2.(2019·佛山高三摸底)“中体西用”的文化观在19世纪后期的中国风头甚健,洋务派以“体用”“本末”的关系来努力论证中西文化可以相容,能够互补,极力证明中国固有文化可以通过采纳西学而增益新知、焕发生机。洋务派极力宣扬“中体西用”文化观的根本目的是( )A.调和中西文化冲突B.维护清朝封建统治C.推动中国的近代化D.遏制革命形势发展解析 19世纪60年
3、代由于清政府面临着内忧外患的危机,为了挽救清政府危局,洋务派开展了学习西方器物以维护清政府统治的洋务运动,故B项正确;洋务运动指导思想是“中体西用”,并不是调和中西文化,故A项错误;推动中国的近代化是洋务运动的客观影响,故C项错误;遏制革命形势发展是洋务运动的直接目的,不是根本目的,故D项错误。答案 B3.(2019·洛阳高三联考)严复认为天下大道是相通的。例如,“他认为斯宾塞的社会改革与《大学》所谓诚正修齐治平之事有不期而合者”。由材料可知,严复主张( )A.将自然界与人类社会分开研究B.主动接受自然进化理论C.在中国的传统中找强国之道D.学习西方民主政治制度解析 材料中
4、没有体现将自然界与人类社会分开研究的信息,排除A项;材料无关自然进化理论,排除B项;由材料“斯宾塞的社会改革与《大学》所谓诚正修齐治平之事有不期而合者”,说明严复主张在中国的传统中找强国之道,故选C;材料没有涉及西方政治制度的信息,排除D项。答案 C4.(2019·菏泽高三统测)梁启超曾说:“吾人所最惭愧者,莫如我国无国名之一事。寻常通称,或曰诸夏,或曰汉人,或曰唐人,皆朝名也;外人所称,或曰震旦,或曰支那,皆非我所自命之名也。……以一姓之朝代而污我国民,不可也;以外人之假定而诬我国民,犹之不可也。于二者俱失之中,万无得己,仍用吾人口头所习惯者,称之曰中国史。虽稍骄泰,然民族
5、之各自尊其国,今世界之通义耳。我同胞苟深察名实,亦未始非唤起精神之一法门也。”其意在( )A.宣传维新思想,建立君主立宪B.以“国名”之说激发民族精神C.呼吁以革命方式唤起民族觉醒D.说明“中国”这个国名太自大解析 根据材料可知,梁启超以“国名”之说激发民族精神,增强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感,有利于全民族团结向上,抵抗外来侵略,挽救民族危机,B项正确;材料强调梁启超以“国名”之说激发民族精神,没有涉及维新思想,建立君主立宪的内容,排除A项;材料没有涉及用革命方式唤起民族觉醒,排除C项;D项说法错误,材料没有体现“中国”这个国名太自大,排除。答案 B5.(2019·梧州高三调研)1
6、917年,梁漱溟应蔡元培先生之请出任北京大学讲师,授课当天就倡言要为孔子讨个说法:“我觉得我有一个最大的责任,即替中国儒家做一个说明,开出一个与现代学术接头的机会。”对梁漱溟所说的“责任”,合理的解释是( )A.以实际行动响应文学革命B.借鉴西学以明辨儒学真伪C.固守传统文化反对新文化D.勇于挖掘儒学的当代价值解析 文学革命指白话文代替文言文,而材料没有体现,排除A项;材料没有体现借鉴西学以明辨儒学真伪,排除B项;材料没有体现反对新文化的信息,排除C项;材料“替中国儒家作一个说明,开出一个与现代学术接头的机会”反映出要挖掘儒学的当代价值,故选D。答案 D6.(2019·青岛
7、高三调研)陈独秀明确表示,不主张完全否定孔子并完全承认孔子的历史地位,只是反对以“孔子之道”统一当代中国人思想。胡适晚年一再指出,他从不贬低孔子和儒学的正当地位。这反映新文化运动( )A.观点对立导致思想混乱B.继承传统并且大力发扬儒学C.批判传统但不否定传统D.打着孔子旗号进行托古改制解析 根据材料可知陈独秀不主张完全否定孔子,胡适从不贬低孔子和儒学的正当地位,说明新文化运动的领袖们批判传统但不否定传统,故C项正确;材料反映陈独秀和胡适辩证、全面地看待文化传统,不是观点对立,排除A项;材料强调陈独秀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