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静宁县第一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

甘肃省静宁县第一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

ID:44690988

大小:192.38 KB

页数:14页

时间:2019-10-24

甘肃省静宁县第一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1页
甘肃省静宁县第一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2页
甘肃省静宁县第一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3页
甘肃省静宁县第一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4页
甘肃省静宁县第一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甘肃省静宁县第一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甘肃省静宁县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8分)1.炎帝是我国传说时代的英雄,又称神农氏。据传他使用“焚林而田”的耕作方法,还发明了耒、耜等生产工具。这些传说A.折射出中国农耕文明源远流长B.可以作为中国原始农耕的直接证据C.是一种没有史料价值的想象D.证明了炎帝的真实存在【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能直接证明中国原始农耕的直接证据的遗留下的碳化的植物种子和农具,B项不选;传说不能直接作为史料,但可以作为研究民俗史、文学史等研究的重要史料,C项排除;炎帝的传说证明不了炎帝的真实存在

2、,但折射出中国农耕文明源远流长,D排除,选A。考点:从史前时期到夏商王朝·中华文明的起源·炎黄传说。2.下图描绘了汉代农民使用四齿钉耙耕作的场景。它反映出当时A.开始使用铁器B.注重精耕细作C.尚未推广牛耕D.雇佣关系盛行【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据材料“汉代农民使用四齿钉耙耕作”,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了当时农业注重精耕细作的特点,故B项正确。春秋时期开始使用铁器,故A项排除。汉代已经推广牛耕,故C项错误。明朝中后期出现雇佣关系,故D项排除。考点: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发达的古代农业·特点3.古代俗语说,“养牛为种田,养猪为过年,

3、养鸡为换油盐针线”。此俗语反映了小农经济的特点是A.男耕女织B.自给自足C.极端贫困D.自产自销【答案】B【解析】从材料信息来看,农民的生产劳动主要是为了满足自家的基本生活需要,反映了小农经济自给自足的特点。故答案为B项。A项也是小农经济的特点,但材料没有反映,排除;C、D项不是小农经济的特点,材料也不能反映,均排除。点睛:小农经济是一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封建经济就是以小农经济占主导。但小农经济并不完全等同于自然经济,小农经济强调以家庭为生产生活单位,而自然经济主要与商品经济相对。小农经济产生于春秋战国时期铁犁牛耕出现和推广的背景下,而自然经

4、济早在原始社会就产生了。小农经济在春秋战国时期形成的原因,一是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如铁农具的出现和牛耕的逐渐推广;二是封建土地私有制的确立。4.董仲舒指出,当时社会“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此后,历代王朝大多采取措施抑制土地兼并,但无法根本解决这一社会痼疾。其原因是A.实行重农抑商政策的力度不够B.土地私有,并允许买卖的制度C.地主、高利贷者对农民的盘剥D.封建王朝统治严酷、横征暴敛【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土地兼并根源的认识。封建社会地主土地私有制,允许土地自由买卖,导致了“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的局面,B项符合题意

5、。A项不符合史实;C项反映了地主阶级残酷的剥削;D项反映了封建王朝的压迫、剥削,但不是造成土地兼并的根本原因,故排除。考点: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发达的古代农业·土地兼并5.《履园丛话•产业》中记载:明清时期,“凡置产业,自当以田地为上,市廛次之,典与铺又次之”。这反映出A.政府实行“重农抑商”政策B.封建地租沉重C.商品经济繁荣D.政府实行闭关政策【答案】A【解析】从材料反映的“置产业”以田地即农业为主、以商业为辅来看,反映出政府实行“重农抑商”政策。故答案为A项。其他三项材料信息没有涉及,排除B、C、D项。6.文献与考古表明,唐代中

6、后期,“波斯锦”“胡锦”“番锦”通过丝绸之路,不断输入中国,内地也生产“胡氏锦”。这表明A.外来文化改变了唐代的社会生活B.唐代中后期手工业趋于衰落C.外来的丝织技术超过了唐朝D.中外文化交流互动日益深入【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唐代的外交,唐代在当时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外来文化只能说是丰富了唐代的社会生活,而不是改变了,A项不能选;材料表明在唐代有外国的丝织品传入中国,并不能说明我国手工业衰落,技术落后,应该是体现了中外文化的交流与发展,所以,B、C不正确,A项材料未有体现;所以选D考点: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唐代商品经济的发

7、展·对外经济、文化交流(课标外)7.《东京梦华录》记载:“茶坊每五更点灯,博易买卖衣服、图画、花环、领抹之类,至晓即散,谓之‘鬼市子’(早市)。”这种现象的普遍出现开始于A.两汉时期B.隋唐时期C.两宋时期D.明清时期【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据材料“茶坊每五更点灯,博易买卖衣服、图画、花环、领抹之类,至晓即散,谓之‘鬼市子’(早市)。”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东京梦华录》属于宋代,这反映了两宋时期的夜市普遍出现,故C正确。两汉时期,没有夜市,故A排除。隋唐时期夜市不够普遍,故B排除。明清时期不是夜市普遍出现开始的时间,故D排除。考点:古代中国经

8、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古代商业的发展·宋代8.我国古代封建王朝进行对外贸易时,普遍表现为政治动机大于经济动机。造成这一特点的根本原因是A.中国本身物产丰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