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刺、艾灸、针加灸胃脘下俞穴治疗糖尿病临床观察

针刺、艾灸、针加灸胃脘下俞穴治疗糖尿病临床观察

ID:44679634

大小:36.55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10-24

针刺、艾灸、针加灸胃脘下俞穴治疗糖尿病临床观察_第1页
针刺、艾灸、针加灸胃脘下俞穴治疗糖尿病临床观察_第2页
针刺、艾灸、针加灸胃脘下俞穴治疗糖尿病临床观察_第3页
针刺、艾灸、针加灸胃脘下俞穴治疗糖尿病临床观察_第4页
针刺、艾灸、针加灸胃脘下俞穴治疗糖尿病临床观察_第5页
资源描述:

《针刺、艾灸、针加灸胃脘下俞穴治疗糖尿病临床观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针刺.艾灸.针加灸胃皖下俞穴治疗糖尿病临床观察[摘要]目的:评价针刺、艾灸、针加灸胃皖下俞穴治疗糖尿病的临床疗效差异。方法:随机将79例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患者分为针刺组(A组)、艾灸组(B组)、针刺加艾灸组(C组),取胃皖下俞穴进行治疗,对治疗前后主要临床症状、空腹血糖、24小时尿糖定量、糖化血红蛋白、血脂进行观察分析比较。结果:治疗后3组患者临床症状明显改善;空腹血糖、24小时尿糖定量、糖化血红蛋白、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均有不同程度降低(P0.05),具有可比性。2治疗方法A组:根据患者的胖瘦程度,选用0.35mmx40~50mm的毫针,取胃皖下俞穴垂直进针,得

2、气后留针30分钟。在得气后、行针中和起针前施以平补平泻手法5分钟。B组:取胃皖下俞穴艾条温和灸,距皮肤25mm左右,持续灸30分钟。C组:在采用A组针刺治疗的同时施以B组艾条温和灸法。3组均在每日8:00-10:00时、14:00-16:00时治疗2次,10天为一疗程,连续治疗3个疗程进行疗效比较。另外,患者每天锻炼2次,每次15~30分钟,以不感疲劳为度;患者治疗期间所需饮食热量,根据其病情、运动量和体重情况按30~35cal/kg计算。疗效观察观察指标(1)主要临床症状;(2)空腹血糖;(3)24小时尿糖定量;(4)糖化血红蛋白;(5)血脂,包括胆固醇(TC)、甘油三酯(

3、TG)、低密度脂蛋白(LDL)、高密度脂蛋白(HDL)o3・2疗效标准临床控制:主要临床症状消失;空腹血糖0.05),但显效控制率C组明显高于A、B两组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o说明C组临床疗效优于A、B两组。各组治疗前后主要临床症状、空腹血糖、24小时尿糖定量、糖化血红蛋白以及血脂的变化情况比较见表3~表7。由表3可见,治疗后A、B、C3组患者的主要临床症状均得到改善,但C组在改善临床症状方面更具优势,其有效率明显高于A、B两组。从表4、表5、表6中分别可以看出,各组患者治疗后空腹血糖、24小时尿糖定量和糖化血红蛋白较治疗前均有明显下降(P<0.01);但以C组

4、下降幅度最大,与A、B两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P<0.01)o说明针刺加艾灸胃皖下俞穴具有较好的控制空腹血糖、24小时尿糖定量和糖化血红蛋白升高的作用。从表7看出,A、B、C3组患者治疗后血脂各项指标均有明显变化,以C组变化最为显著,说明针加灸胃皖下俞穴具有较好的调控血脂作用。4讨论胃皖下俞穴出自《龙衔素针经》,别名胃下俞、胃管下俞。《千金翼方》载「消渴口喉干,灸胃管下俞三穴各百壮”。该穴虽属经外奇穴,但位于足太阳膀胱经背部背俞穴循行径路上,在第8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左右共计2穴。目前已被公认,背俞穴是内脏器官生理、病理状态在体表机能的感应点。刺激不同的背俞穴,在正常

5、情况下能促进和调整所属脏腑的生理功能,在病理状态下能不同程度地促进脏腑机能的恢复,这和背俞穴与所属脏腑存在密切的神经分布一致性有关。胃皖下俞穴主要由T2神经分布,支配胰腺的传人神经也主要是T8,传出神经为T6-T10,说明胃皖下俞穴与胰腺的神经分布有着高度的对应性,因此临床上胰腺疾病患者常在胃皖下俞穴处出现明显的压痛。动物实验研究证实,针刺胃皖下俞穴能显著降低实验性家兔的血糖,并明显改善胰岛的形态功能。所以,该穴的降糖作用首先依赖于胰岛素的升高,提示胃皖下俞穴能改善P细胞的功能。因此胃皖下俞穴与胰腺的关系完全符合背俞穴与脏腑之间关系的共性。由于传统医学受历史局限,没有独立的胰

6、腺器官,使得走行于背俞穴循行径路的胃皖下俞没有特定的器官与之匹配,故只得将其归为经外奇穴。现有人提出应将该穴归为背俞穴,命名为胰俞,并作为临床治疗糖尿病的主穴,笔者赞同之。总之,通过对79例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观察,结果说明无论是针刺、艾灸,还是针刺加艾灸胃皖下俞穴,都具有降低血糖、改善临床症状的作用,且针加灸组疗效最显著;另外它在降糖的同时可调控血脂中的各项指标,对2型糖尿病脂代谢紊乱有明显改善作用。该疗法不但廉、简、便、验,并可降低因长期服用降糖药所致的毒副作用,故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