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4675057
大小:30.63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10-24
《青少年学生视力下降原因及对策》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青少年学生视力下降原因及对策【摘要】我国青少年学生近视眼逐年增加和加重。我们应尽快地寻找到有效的防治方法,采取积极有效的对策,扼制这种状态的发生,让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关键词】学生;视力下降;原因与对策【中图分类号】R7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6455(2010)11-0203-01WHO提出,眼病应包括屈光不正,循此概念,我国学生近视眼患病率长期居高不下,患病总人数位居世界第一,且仍处在逐年增加和加重状态。如何尽快地寻找到有效的防治方法,抢救学生的远视力,是我们每个眼科工作者的职责。我科于2009年暑假对十堰市市区部
2、分小学1至6年级部分学生进行视力检查,对其中视力不良者,进行进一步的眼科检查,现将青少年学生视力下降的原因分析如下。1青少年学生视力现状2009年暑假期间调查了十堰市市区部分小学1〜6年级小学生共2312名,其中男生1227人,女生1085人,年龄6〜13岁。由专业人员分别检查两眼裸眼视力,已配戴矫正眼镜的学生再检查两眼矫正视力并记录。双眼或单眼裸眼视力〈1.0者列为视力不良。视力不良学生,进行家访,了解其学习生活习惯及规律,同时进行眼科裂隙灯显微镜检查、眼底检查排除其他眼疾后散瞳检影,W12岁学生用1%阿托品眼用凝胶散瞳,2次/d,连
3、续3d;213岁学生用美多丽眼药水散瞳,1次/15分钟,连续4次,散瞳后进行电脑验光,瞳孔复原后复验。散瞳后近视消失,瞳孔恢复后视力提高者为假性近视。最佳矫正视力低于0.8者为弱视。结果2312名小学生中有1286名视力不良,视力不良发生率为55.62%,各年级近视眼发病率有差异,女生发病率高于男生,视力下降的程度也随学年的升高差异明显加重。屈光不正中低年级以远视为主,高年级以近视为主。远视性屈光不正的患病率随学年升高而下降,近视性屈光不正的患病率则随学年的升高逐渐增加。2青少年学生视力下降的原因我国中小学生近视眼发病率高的原因是多方面
4、的,除遗传因素、营养因素及其他疾病因素外[1],主要与中小学生的个人习惯、学习环境、生活环境及社会因素密切相关。2.1遗传:从本组的调查结果分析,有近视家庭成员的学生,发生近视的比率比没有近视家族史的要高些,说明近视的发病与遗传有一定关系。但近视的发生更多受后天环境因素的影响,或者说近视是遗传和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2.2营养:营养对视力的影响是巨大的,青少年正处于生长发育的旺盛期,眼睛也有其独特的营养需求。特别是现在青少年的学习任务比较繁重,用眼频繁且学习时间较长,加上读书姿势不正确等外部原因,很容易引起视觉疲劳。而视疲劳的恢复与青少年
5、的体质有关,青少年眼睛的晶状体、视网膜等比较娇嫩,只有摄入均衡合理的营养,才会有足够的物质基础来清除眼睛中的自由基,尽快恢复视疲劳。如果营养摄人不够或不合理,没有足够的能量提供视觉细胞更新换代的需要,眼部的物质基础就改变了,视疲劳也不能及时恢复,假性近视就很容易演变为真性近视。2.3电脑视力综合征:使用电脑时,注意力会高度集中,导致眼睛瞬目次数减少,因而减少了眼内润滑剂一一泪液的分泌,同时眼球长时间暴露在空气中,使水分蒸发过快,成眼睛干涩不适。3防治方法3.1加强宣传教育:通过报纸、电视台、电台等媒体进行眼科相关知识的普及与宣传,使孩子
6、自幼养成良好的用眼卫生习惯;政府、企业、社会团体、社区应积极开展爱眼宣传及活动,定期举办爱眼讲座、创办健康教育网络等真正引起学生、家长、学校及社会各界对眼保健的重视,而学校更应定期开设有实效性的健康教育课,面对面的教育学生学会科学用眼、克服不良读写习惯。3.2保护视力锻炼方法:目前学生近视眼的预防只有做眼保健操及宣传教育等。除此之外,转眼法是很有效的保护视力的锻炼方法,具体方法是闭目,注意力注意左眼顺时针转动360度15次,再逆时针转动15次,同样右眼转动。这样可以锻炼眼肌,改善营养,使眼灵活自如,炯炯有神。另外,打乒乓球对视力的保护也
7、很有帮助。3.3保证营养:现在很多研究都表明,均衡合理的营养对保护和改善视力是很有好处的。青少年应主要通过健康饮食来全面补充眼睛的营养需求。其中,维生素A、E、C,微量元素硒、锌,对改善视力很有好处。这些营养素能够及时地清除眼部废物,减少视疲劳。鱼、蛋、牛奶、豆制品、水果、蔬菜等食品中都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青少年应该合理搭配,不能挑食偏食;其次,青少年增加体育活动来促进营养的消化吸收也是必不可少的。3.4防止电脑视力综合征的方法:光线适宜、保持正确的操作姿势、保证休息。这对保护眼睛、防治干眼,提高视力是非常有益的。参考文献
8、[1]赵堪兴,杨培增.《眼科学》•第七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230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