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体质下降原因及相应对策研究

青少年体质下降原因及相应对策研究

ID:23358478

大小:109.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11-07

青少年体质下降原因及相应对策研究_第1页
青少年体质下降原因及相应对策研究_第2页
青少年体质下降原因及相应对策研究_第3页
青少年体质下降原因及相应对策研究_第4页
青少年体质下降原因及相应对策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青少年体质下降原因及相应对策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青少年体质下降原因及相应对策研究  青少年是祖国的希望,是民族的未来,也是国家综合国力的标志。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家一直都十分重视青少年的健康问题。1953年,毛泽东同志提出三好指示:身体好、学习好、工作好,将身体放在第一的位置。1951年北京实施了与前苏联《劳卫制》相仿的《体育锻炼标准》,1954年颁布了《准备劳动与卫国体育制度暂行条例和项目标准》,于1964年颁布了《国家体育锻炼标准》,在1974年改名为《国家体育锻炼试行条例》。从《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教育部关于落实保证中小学每天体育活动时间的规定》、《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

2、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等,看出国家对青少年体质健康的重视度。但是,在2006年8月19日举行的“首届中国青少年体质健康论坛”上,中国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司长杨贵仁表示,从1985年开始,中国进行了四次全国青少年体质健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最近20年来,中国青少年的体质健康在持续下降[1]。  1.我国青少年体质现状  从2002年开始,教育部建立了“全国学生体质健康监测网络”8,每两年对我国学生体质健康状况进行一次监测。2002年监测结果显示:与1995年、2000年相比,学生部分体能指标及肺活量仍呈下降趋势。2004年监测结果

3、表明,我国学生的体能素质和肺活量水平持续下降,肥胖学生继续增多[2]。2005年《第五次全国学生体质健康调查》结果显示,我国学生身高、体重、胸围等形态发育指标继续提高,学生耐力、速度、爆发力、力量素质等指标进一步下降,肥胖和近视仍然是我国孩子的两个致命弱点。2008年《小康》杂志社联合新浪网,会同相关专家与机构对“生命小康”状况进行测评,结果得出中国生命小康指数为72.2分,国民健康质量尚处于较低层次。  2.造成青少年体质下降的因素分析  2.1在学校体育中导致体质下降的因素  2.1.1课堂教学失衡  在体育课堂教学中,体育教师要善于教

4、,学生要乐意学。体育教学内容必须是具体教材中不断扩散和深化,回到他反映客观规律的本源,避免在体育教学只能够就教材而教材,见树木不见森林,导致体育教学与目标的偏离。在体育教学中,老师大量地向学生传授知识,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相应的体现。但是,在此过程中,学生并没有通过体育教学内容的学习而获得相应的体育文化价值。教师教给学生各项训练技能,学生直接从教师的教中获得训练技能,根本不用通过思考,更不会通过创新。江泽民同志说过: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也是时代发展的动力。“木偶式”的教学,“扣月饼式”的教学,

5、给了学生很多学习的条条框框,因材施教很难在现代体育课堂中体现。学习动作整齐划一,军事化口令,在口令的指示下完成规定动作。应通过体育课堂教学,使学生了解体育文化价值,强健体魄,树立不畏艰难、迎难而上等精神,这并没有把持好,导致体育课堂教学失衡。这是导致青少年体质下降的一个很重要原因。8  2.1.2课堂教学专制  体育教师通过《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或《体育教学大纲》,根据体育教育目标确定教学领域,提炼各教学领域的教学内容,提炼各种类型的具体的教学内容,即体育教材。新课程资源是丰富的、大量的、具有开放性的,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活动,激发学生兴趣

6、,使学生身临其境,在愉悦的体验中增长知识、发展能力、陶冶情操[3]。在全国统一的教材下,即使通过教师对体育教材的再创造,但是基本上每个省份的体育教学内容仍然大同小异。在《课标》和《大纲》的要求下,体育教学没有表现出地区特色,对于具有民族文化传统的体育运动项目,学生没有在课堂中得到充分学习,学生在小学、初中、高中学习的运动项目基本相同,达到的标准略有差异,但是这个差异的度并不好把握。应在不同的年龄阶段,接触不同难度的运动项目,既包括现代体育运动项目,又包括传统运动项目,使学生自觉参加运动项目,自觉带动身边的人一起参加,达到娱乐目的,同时达到增

7、强体质的最终目的。  2.1.3对体育教学的偏见  学校领导对体育的关注度不够,在高考形式下,体育课堂被挤压,被其他课堂代替的现象屡见不鲜。学校重视升学率,体育在高考考核之外,学生的体育活动时间被大量作业占据,没有足够的时间参加身体锻炼,必定导致体质下降。2000年《现行中小学体育教学大纲》中,这种形式有所改变,但是它存在缺陷,在年级目标中将体育教学的三大目标中两大目标的“思想教育目标”和“增强体质”8或遗漏或缩小,有可能是有关学者在归纳时的疏漏,但反映了现行大纲在体育教学目标体系设计上的不严谨和有关理论的不成熟。联想到具体的体育教学中存在

8、增强体质和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目标难以落实、难以评价的现状[4],不够健全的教学大纲;教师和学生的比值,体育教师数量的严重不足;体育教师非专业化,只为教体育而教体育,并不能引导学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