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板事故分析报告

顶板事故分析报告

ID:44671822

大小:27.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10-24

顶板事故分析报告_第1页
顶板事故分析报告_第2页
顶板事故分析报告_第3页
资源描述:

《顶板事故分析报告》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8.17”冒顶事故分析报告一、矿井概况煤业有限公司位于县城以西约8km处,属王家坪乡管辖,东南距县城约7.5km,长3.76km,宽1.19km。设计能力240T/ao矿区属典型的黄土高原地貌景观。矿内沟谷纵横,树枝状水系发育,水土流失严重。地形总趋势为南高北低。海拔1272—1080m,相对高差192米。5201切眼顶板岩性为灰黑色泥岩与白色泥岩互层、底板为黑色泥岩,均具有强烈的吸水软化特点。3201采面为东翼首采工作面,受老窑采空区的影响,3201切眼分两段折线型布置,方位360°。二、事故发生及经过2011年8月17日下午2时左右,3201切眼扩宽工程

2、进入后半段时,当班支护工王保生、张连国、苏建平正在掘进机前面打锚杆,支护顶板。副队长吴长海和班长李志伟听到顶板发出轰轰响声,随后发现3201切眼掘进机后方处顶板掉渣,顶板有明显下沉,吴长海立即喊话、晃灯命令工人撤出。此时苏建平去掘进机后方拿锚固剂,看见吴长海边晃灯边喊“要冒顶”,立即通知王保生和张连国撤出到安全地点。所有人撤出不到1分钟,距切眼口15米处右帮首先垮落,随后有一股较大的风吹出,整个切眼有31米长的顶板发生冒落,冒落高度达4.6米。吴长海撤出后找到就近电话通知矿调度室。地面领导接到通知后立即到井下了解情况。事故造成的直接后果是将正在使用的EBZ-1

3、60型掘进机掩埋。三、事故原因通过调查在该班人员和根据现场冒顶情况,我们综合分析认为,"8・17”顶板事故发生的原因为:1、3201切眼3月份完工,8月分开始机掘扩切眼,停留时间较长。2、3201切眼距东侧老窑采空区较近,顶板压力较大,致使巷道两顶角泥岩遇水膨胀、垮落,垮落宽度0.5米一1.0米,导致切眼右帮角锚杆失去了原有作用。也就是先从切眼右帮开始垮落的原因。3、巷道内积水过多将巷道底板泥岩遇水成泥,巷道高度增大,单体液压支柱没有打在实底上。4、巷道顶板泥岩吸水膨胀、软化导致顶板压力增大、离层。5、施工单位在施T过程锚固剂使用不合理,导致大量锚索不能够发挥

4、应有的作用(现场发现多处锚索脱落,且脱落的锚索头部没有锚固剂)。6、施工单位现场管理差,职工麻痹大意,一个劲的追求进度,忽视安全,根据现场实际情况,没有按照要求及时进行锚索支护和点柱补强支护。7、技术人员责任不到位,对于施工中出现的锚固剂使用、锚索使用、跟头支护没有及时发现、及时向上级反应。四、责任划分及处理建议1、队长闫小平,对本队职工管理不严,对安全不够重视,负此次事故的主要责任,建议罚款5000元,全矿通报批评。2、当班跟班队长吴长海,对本班安全监管不力,建议罚款3000元,全矿通报批评。3、当班班长李志伟,兼掘进机司机,当班一个劲的追求进度,负此次事故

5、的主要责任,建议罚款3000元,全矿通报批评。4、技术员李东,在口常管理中技术管理不严,负此次事故的技术责任,建议罚款1000元,全矿通报批评。5、当班跟班领导李田,没有及时发现问题,事故发生后没有及时到现场处理,建议罚款2000元。五、事故教训和防范措施为安全事故及类似事故的发个,全矿应采取如下措施:1、认真吸取“8・17”冒顶事故的教训,切实把“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思想贯彻到各单位的工作中,切实把安全生产工作当作头等大事来抓。2、认真贯彻落实各项安全法规和各项规章制度,坚决制止一切“三违”行为,确保全矿的安全生产。3、加强职工培训,强化职工的安全意识,牢

6、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4、严格责任追究,对因整治工作不力,措施不到位,责任不落实,酿成事故的有关责任人和单位从严追究责任,情节严重的进行开除或移交司法部门处理。煤业有限公司二0—一年八月二十日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