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语言文化毕业论文浅谈广西濒危语言保护对策》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XX大学毕业论文浅谈广西濒危语言保护对策姓名:2014年6月25日浅谈广西濒危语言保护对策[摘要]广西地区是多民族聚居之地,少数民族语种众多,很多已经是濒危语言。少数民族语言冇其存在的必要性和合理性,在保护民族平等、传承民族文化、维护语言生态发展等方面有重要作用,木文从语言政策、民族聚居和语言使用群体的认同等几个方面对濒危语言的生存和发展进行了探讨。[关键词]广西地区濒危语言语言保护语言消失的现象在丿力史上一贯存在,但是在当今时代,经济全球化极大加剧了文化和语言Z间的接触和影响,强势语言对弱势语言的渗透和影响也前所未有的加人,从而导致部分语言的数量以惊人的速度减少,语言消失的范围也在
2、不断地扩大,这引起了语言学家、人类学家、社会学家和民族学家等社会各方面的广泛关注。英国布里斯托大学哲学系AnderewWoodfield教授曾感叹道,“没有人愿意看到这么多语言死广,但是它们好像注定要死广「目前,语言濒危现彖已经成为语言学界热烈探讨的主题Z-o一、广西地区民族语言状况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民族多、语言多、文字多。除汉族外,共有55个少数民族。据有关专家统计,目前拥有将近130种语言。但是其中很多少数民族语言都存在不同程度的衰微。广苗地处华南,是多民族聚居Z地,民族语言尤为丰富。据《广酋通志少数民族语言志》记载,广西地区少数民族众多,各民族语种不同,包括:壮语、苗
3、语、侗语、水语、彝语、仅佬语、毛南语、很佬语、京语等。语言,尤其是没有书面形式的语言,离开了使用者就失去了生存的基本条件,就好像植物离开了土壤一样。日本语言学家Yamamoto说过,单纯的人口数字不是语言形式的准确标志。但是,使用人数在一定程度上还是能够说明问题的。因此,使用者的数字是它的濒危形式的一个直接标志。在广西地区的各个少数民族语言屮,各个语种都存在着使用人数逐年下降的趋势。以其中的伍佬语和伦佬语为例/乞佬语有布流、哈给、多罗三种方言,其屮,布流方言的使用者冇800多人,哈给方言的使用者冇300多人,多罗方言的使用者已经降至几十人。并且伐佬族没有木民族文字,是以汉字为木民族的
4、共同文字,口前也只有少数老人懂後佬语。而仅佬语面临的情况更为严峻,目前仅有两位80多岁的老人会讲,已经是名副其实的濒危语言。二、少数民族濒危语言存在的必要性首先,语言平等一直是我国的基本国策,体现了我国各个民族的平等。我们知道,语言文字不仅仅是人们的交际工具,同时还是民族的重要标志,是民族的彖征,重视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的使用表示对少数民族的尊重。在少数民族地区,民族语言文字是维系民族地区人民的感情纽带,尊重他们的语言文字,就意味着尊重少数民族的人格。从这个角度来看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的功能,就能看出其在调节民族关系、加强民族I才I结、维护民族地区社会稳定中所起的特殊作用。其次,语言是文化传
5、承的重要载体。语言不仅是思维的工具,是社会文化的载体,同时还是维系民族感情的纽带,少数民族语言文字除了政治上的象征意义外,还有许多不可取代的社会功能。它是少数民族人民的交际工具和少数民族民族的重要标志,更是各个民族文化的载体。各少数民族有自己的文化传统,通过语言文字的使用对其文化进行传承。广西地区存在着多种民族语言,正因为这些语言的存在,才让我国的语言园地呈现出多样性,也才使我国的民族文化更为繁荣,广四地区的多民族文化并存发展,各具特色,在发展过程中相互交流融合,和谐共生,这为文化历史学家、人类学家、语言学家等学者提供了宝贵的研究材料。第三,语言既是文化的产物,又是一种自然现象,它既
6、丰富又复杂。如果把世界语言比作一个花园,每一种语言都是花园中的花卉,那么任何一种语言的消失都将使花园失去一种风景,都将是人类文明的巨大损失。另外,从语言自身来讲,语言也需耍多样性的存在,止如生态环境具有多样性、人类与环境才能和谐健康地共同发展一样。语言也是宝贵的智慧财富,每一种语言都提供了对事物的不同看法。不同的词类、不同的语义范畴、不同的词汇对比等等,都启发了语言学研究的不断深入发展。对广西地区濒危语言的研究除了具有语言文化遗产保护、保存的普遍意义Z外,述具冇语言类型转换研究、语言接触与混合语问题研究以及历史语言学研究等多方面的价值(限于文章篇幅,暂不赘述)。三、濒危语言生存和发展
7、的几点思考1.语言政策确保濒危语言牛存环境建国以后,我国实行民族平等、语言平等的政策。在《宪法》中,对我国的语言政策作了这样的规定:“齐民族都有使用和发展门己的语言文字的门ir,民族区域自治法也规定:“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保证本地方各组都冇使用和发展自己语言文字的自由覽这从法律上确保了各民族语言文字享有了平等的法律地位,保障了各民族有选择使用符合口己需要的语言文字的平等权利,这从根本上体现了我国各民族平等的民族关系,也体现了我国对于语言多样性和生态性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