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糖尿病足治疗中介入治疗的临床效果观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糖尿病足治疗中介入治疗的临床效果观察[摘要]目的探讨分析糖尿病足应用屮介入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3年1月一2015年2月期间收治的43例糖尿病足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常规组(n二21)、介入组(n二22)。两组患者均进行下肢血管彩超检查,在此基础上,常规组给予血糖控制、血脂调节等常规治疗,介入组结合血管狭窄程度给予介入治疗,观察対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介入组血糖控制情况、踝肱指数明显优于常规组,差异冇统计学意义(1X0.05)。介入组治疗有效率为90.9%,显著高于常规组的61.9%,差异有统计
2、学意义(P〈0・05)。结论介入治疗糖尿病足的临床效果较好,可以显著控制患者血糖水平,提高踝肱指数,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关键词]糖尿病足;介入治疗;临床疗效[中图分类号]R47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4062(2016)02(b)-0129-02糖尿病足是糖尿病的一种慢性并发症,治疗费用较高,并口具有一定的截肢风险[1]。在糖尿病足的临床治疗中,常规治疗方法有血糖控制、血脂调节、微循环改善等对症治疗,其治疗效果并不理想。目前,介入治疗是一种较为先进的方法,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就[2]。本文通过
3、对43例糖尿病足患者临床治疗的分析,探究介入治疗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该院2014年1月一2015年2月期间收治的43例糖尿病足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常规组(n=21)、介入组(n=22)o常规组中,女10例,男11例;年龄41〜68岁,平均年龄(52.7±7.1)岁;病程2~13个月,平均病程(9.1±1.0)个月。介入组中,女11例,男11例;年龄44〜70岁,平均年龄(53・3±7.2)岁;病程2〜14个月,平均病程(9.5±1.3)个月。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等方面差异无
4、统计学意义(P>0・05),存在可比性。1.2方法两组患者均进行下肢血管彩超检查,在此基础上,常规组给予血糖控制、血脂调节微循环改善、抗感染、局部减压等常规对症治疗;介入组结合血管狭窄程度给予介入治疗,主要包括球囊扩张、内膜下血管成形术、支架成形术等。运用SeidingerS穿刺技术予以健侧股动脉穿刺,之后予以逆行插管,到达患者肢体动脉,然后予以全面的造影检查。在临床治疗中,针对血管闭塞或者狭窄大于50%的患者,采取球囊扩张或者支架成形术治疗,术后给予常规营养支持、抗凝等治疗。1.3观察指标踝肱指数测定:取患者仰
5、卧位,采用多普勒血流探测仪对患者双侧胫后动脉与足背动脉收缩压予以测定,取高值为踝动脉压;对患者双侧前臂血压予以测定,取高值为肱动脉压,两者比值为踝肱指数。正常取值范围在1.0-1.4Z间,〈0.9时,可以确诊为下肢外周动脉血管疾病;〈0・5时,血管严重狭窄;<0.3时,可能存在坏疽情况。疗效判定标准:有效,病变程度下降1-2级,创面愈合达到40%〜80%,自觉症状消失或者不明显;无效,病变程度无变化或者加重,创面愈合小于40%或者扩大,自觉症状无变化。1.4统计方法将两组患者的血糖水平、踝胧指数、治疗有效率等数据
6、输入统计学软件SPSS22.0中予以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予以t检验,计数资料用(n,%)表示,予以x2检验,若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结果2.1比较两组患者的血糖水平与踝肱指数介入组血糖控制情况、踝肱指数明显优于常规组,差界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lo2.2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介入组治疗有效率为90.9%,显著高于常规组的6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3讨论糖尿病足患者血管的病变特点为范围广,并且累及多支动脉,呈现阶段性分布,很难运用手术方式处理大范
7、围血管病变,而介入治疗可以有效解决这一问题。现阶段,可以采用的介入治疗方法有血管内球囊成形术、溶栓术、支架植入术等,在一定程度上确保了血管的畅通性[3]。采用介入方法治疗糖尿病足,可以快速、有效改善患者血液循环,并且可以长期维持血管畅通,增强足背动脉搏动,加快肉芽生长与溃疡愈合,是避免截肢的有效手段。有关研究[4]显示,介入治疗可以显著降低截肢率,仅为4%o木文研究结果为:介入组血糖控制情况、踝肱指数明显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介入组治疗有效率为90.9%,显著高于常规组的61.9%,差异有
8、统计学意义(P<0.05)o由此说明,介入治疗糖尿病足的临床效果较好,可以显著控制患者血糖水平,提高踝肱指数,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参考文献][1]龙晶,柯要军,王强,等•糖尿病足治疗中介入治疗的临床效果观察[J]•医学信息,2015(15):327-328.[2]袁立平•介入治疗与单纯保守治疗糖尿病足的疗效比较[J]•贵阳医学院学报,2012,37(3):32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