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舆情管理的浅谈

网络舆情管理的浅谈

ID:44655243

大小:22.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10-24

网络舆情管理的浅谈_第1页
网络舆情管理的浅谈_第2页
网络舆情管理的浅谈_第3页
资源描述:

《网络舆情管理的浅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网络舆论就是互联网上传播的公众对某一“焦点”“热点”问题所表现的冇一定影响力,带冇倾向性的意见或言论的情况。网络舆论对社会产生的正面或者负面的影响,其根源表现在网络舆论管理的成效上。在网络舆情的传播规律上,信息的快速扩散和三人特性有关:公共话题、六度传播、以及池塘效应。所谓公共话题,是指任何在网络上迅速、广泛传播的信息,都是围绕公共话题进行的,即使该信息本來是以某个个人或企业为核心,但有效扩散的必要条件是公共话题。从心理学上看,人们也只会关心和自己有关的信息,从企业或个体到公共话题,是扩散的前提条件。而六度传播是指网络信息传播也表现为六度分隔理论,该理论由美国著名社会心理学家米尔格伦

2、于20世纪60年代最先提出。简单地说,六度分隔理论认为在人际脉络中,要结识任何一位陌生的朋友,这中间最多只要通过六个朋友就能达到冃的。关于池塘效应的故事则是:一片池塘里有一片荷叶,笫一天新长出两片,第二天新长岀四片,第三天新上出八片,一直到第47天,我们看到池塘里依然只冇不到四分Z—的地方有荷叶,大部分水面还是空着的,而令人瞠1=1结舌的是,到第48天荷叶就掩盖了半个池塘,乂过了仅仅一天,荷叶就掩盖了整个池塘。因为荷叶的增长方式是以儿何级数增长而非算数级数增长的。针对上述网络舆情的传播规律,我们对以采取以下的儿点來对网络舆情进行管理:一、从公共关系层面思考符合主动性和整体性要求以往我

3、们对网络舆论的研究多按照新闻学的一般规律进行,只强调了信息传播的共性,阳忽略舆论传播的特性,从而在具体实践屮缺乏对舆论的整体性把握,也较多出现被动局而。网络舆论对信息源的依赖较小,处于快速发展和随时变化的状态,网络舆论能够前所未有的聚合和放大,传播和扩散速度惊人。这些特性客观上要求我们前瞻性、整体性、动态性、持续性的把国家和政府当做特殊的公共关系主体,把民众(网民)作为公共关系对彖,通过以信息传播、舆论引导、交流沟通为主要内容的系统行为,使得引导者与被引导者之间形成共同的价值和文化认同,改善舆论引导者形象,提升主流、正而舆论传播质量,建立良好的舆论环境。二、要营造良好舆论环境首先要营

4、造良好舆论引导环境长期以來,重大公共事件信息发布模式与网络舆论引导的要求不相适应。一方而,信息发布处于“挤牙膏”、“被揭发”的被动状态。公共关系主体(国家政府)和对象(网民)Z间存在信息不平衡。此种情况下,网民的追问和对所谓“真相”的猜测就很可能成为谣言和虚假信息,加之敌对势力的利用和挑拨,很容易形成错误舆论。另一方面,以往我们的网络舆论引导一肓处在是“消防员”的位置,往往是对谣言、流言、错误舆论进行事后补救和封杀。这就占然形成了引导者和被引导者Z间的误解和矛盾,造成网民对网络舆论引导的反感和抵制,不可能主动、积极配合舆论引导工作。从公共关系角度来看,舆论引导者与被引导者之间的才盾主

5、要是rti两者掌握信息的不平衡和缺乏彼此的认同感和信任感。这种“信任危机”往往导致舆论引导工作的被动和低效。所以,要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首先要营造良好的舆论引导环境。舆论引导工作应该从信息发布机制、工作模式、引导态度等方血进行调整和转变,真正建立良好的舆论引导环境。让网民信任我们的引导,配合我们的引导,支持我们的引导。三、与网民建立价值和理想的共同体——实际工作中的儿点启示我国目前处于政治、经济转型关键时期,高速发展过程中出现了各种问题和矛盾,大量国内舆论因此被触发。现阶段的国际竞争环境屮,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摩擦和冲突的加剧又使得国际舆论环境空前复杂。因此网上舆论的内容是包含“

6、不满”、“民生”、“爱国”、“谴责”等多种声音的,我们应该看清这些声音的源流和木质,并进行客观分析,而不要苛求“风平浪静”。在网民偏执、过激、理性的言论面前,我们需耍以“国家利益”、“人民利益”作为标尺,与网民形成价值和理想的共同体,形成引导者和被引导者的统一战线,共同抵制反动舆论的攻击。(1)尽可能及时、准确、完整的发布真实信息。此举能为舆论引导创造良好的环境飙围,利于赠造诚恳、透明、贴近的形象。许多错谋、歪曲的舆论的产生都是因为对信息发布的延谋和无意义的遮掩:由于掌握信息的不平衡,加上匿名的、随意性很大的网络传播,网民対舆论主休(公共关系主体)的质疑随时间增多,随之产生多种流向的

7、噪音舆论(乱流)。一旦被别冇用心者利用,以虚假信息为载体,就冇可能形成冇组织冇预'谋的冇害舆论(逆流)。如果在这种情况下才仓促进行引导,无杲于延误了“危机公关”的最佳时机。例如:2007年“华南虎事件”中有关发言人対事实的叙述前后不一。2008年冰冻灾害中铁道部有关负责人给铁道部工作评90分的不慎言论等,都增加了Z后舆论引导的难度。因此,网络传播快捷、便利的优势恰好可以为舆论引导抢占先机。对真实信息的第一时间发布有效避免了流言、谣言的散步,斩断了有害舆论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