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体性突发事件的原因及对策(新)

群体性突发事件的原因及对策(新)

ID:44654079

大小:33.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10-24

群体性突发事件的原因及对策(新)_第1页
群体性突发事件的原因及对策(新)_第2页
群体性突发事件的原因及对策(新)_第3页
群体性突发事件的原因及对策(新)_第4页
资源描述:

《群体性突发事件的原因及对策(新)》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提要:突发性群体事件已经成为影响当前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索和考验政府执政能力的关键指标。突发性群体事件的实质是处于相对弱势的民众对社会不公、官员腐败等现象不满的外在表现和维权行为。建立健全应対各种突发性群体事件的法治防范控制机制,是确保社会平稳运行、构建和谐社会的根本。关键词:社会转型突发性群体事件成因与对策作者徐若忌,华东师范大学粋学系(邮政编码200241)o群体性事件,即因人民内部矛盾引发,山部分公众参与并形成有一定组织程度的集体上访,集会,阻塞交通,围堵党政机关,聚众闹事等群体行为,并对政府管理和社会造成影响⑴。随着中国进入转型期,社会矛盾逐渐尖锐起来,群体性事件

2、越来越频繁。从一993年到2003年,群体性事件数量急剧上升,年平均增长_7%(2

3、,1997年至2004年间的年平均增长率英至高达25.5%0群体性事件数量由_993年的0.87万起激增到2003年的6万起,2005年为8.7万起,2006年已超过9万大关,并一直保持上升势头。参与人数也由_993年的73万多人增加到2003年的307万多人⑶。虽然说每一个处于转型期利益结构重纽的国家都会经历群体性事件的高发期,但是而对越来越多群体性事件,不能不引起重视。群体性事件一般可分为两种,一种是因利益冲突引发的维权运动,它是群体性事件的传统形式,占到总量的80%;另一种多为因

4、社会心理失衡引发的泄愤事件,如震惊全国的瓮安事件和石首事件。这是一•种特殊的群体性事件,和比群体性的维权抗争突发性群体行为更具不确定性⑷。它与维权运动不同,参与者人多与事件无直接利益关系,只是因某次偶然事件引爆了人群的积怨,也因此比维权运动更难以把握和控制;乂山于参与者没有明确的利益诉求,因此缺乏组织性和规则意识,非常容易失控,造成巨大的社会危害,如湘西非法集资事件最后演变成针对无辜目标的社会骚乱。可以说,突发性群体事件已经成为当前影响我国社会和谐的重要因素。一、突发性群体事件的特点(-)时间特点:事发突然,演变迅速突发性群体事件的形成过程或长或短,但发生一般都非常突

5、然,而且演变迅速,当事人为了扩人声势,往往相互鼓动,组织串联,采取大规模行动,人数众多,规模快速扩人,在数小时至数日内引起数千人共至上力人参与。如2004年_()月)日发生的重庆力州事件,从一般的争执到上万人的群体冲击政府仅仅儿个小时的时间。(二)行为特点:情绪激动,行为过激突发性群体事件一旦形成,群众的情绪相对比较激动,甚至失去理智。主要表现为大声呼喊、围堵、冲击国家机关,拉标语、挂横幅、堵塞交通要道,其至毁坏公物、打伤机关工作人员。(三)主体特点:对象复杂,动机多元突发性群体事件发生的初期,参与人的性质比较单一,一般都是该事件的利害关系人,但随着事件的发展、时间的

6、延续和人员的增多,参与人就会变得愈益复杂。如,有的是事件的引发者,有的是左右事件发展方向的骨干,有的是对事件扩人和恶化起推波助澜作丿IJ的附和者,还有的是因为事件扩人而滞留的人员。群体性事件虽由群体共同完成,但他们参与群体性事件的主观心态是不同的,如,冇的故意制造事端,进行破坏活动;冇的浑水摸鱼,趁火打刼;有的是不明真相,随大流而参与其中;有的则是出于好奇,参与围观、凑热闹。(四)结构特点:组织松散,层次多元突发性群体事件的主体,在初始阶段大多是偶然集合而成的不特定人群,少数也可能存在亲友、邻居、同事、同学等一定的社会关系。但都是由于某种动因或某种利害关系,凭—•时的

7、激情临时从四面八方汇集而成的。他们之间没有牢固的组织关系,也没有统一的指导思想和严密的行为规约,这是突发性群体事件和非突发性群体事件的本质区别。因此,在事件发展到一定程度或部分人员的基木要求、愿望已经得到适当满足的时候,有些人便很容易发住动摇、彷徨,进而走向分裂;有的人则会悄悄离去。随着时间的延续,前景的喑淡,这种状态则更加明显,以至达到事件难以继续而自行终止的境地。二、突发性群休事件背后的深层原因大部分学者将突发性群体事件频发的原因归于转型期利益重新分配的不公平以及贫富差距。的确,数据也显示,自_984年社会改革重点转移到城市后,城乡差距逐渐拉大,2005年已达到3

8、.2倍,若将城市独享的各种社会福利和社会援助因素考虑在内,中国的城乡差距将达到6倍以上,成为全世界最不平等的社会⑸。利益分配不公导致了社会分化为两个利益才盾尖锐对立的阶层,加之弱势群体的基木牛活得不到保障,因此导致群体与政府的对立。但是,将突发性群体事件频发的原因仅归因于经济层面是远远不够的,其背后还冇更深层次的制度性根源。(一)社会转型引发的矛盾是突发性群体事件产生的基础性根源在社会转型期,社会整体结构、社会资源结构、社会区域结构、社会组织结构及社会身份结构都在发生着重人转变,社会同质性进一步消解,社会异质性增加,使追求同一性和超稳定性的传统社会控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