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牙体牙髓病的临床调查与治疗探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牙体牙髓病的临床调查与治疗探讨【摘要】目的:通过对牙体牙髓病患者的临床调查,探讨治疗方案的有效性。方法:通过对笔者所在医院2010年9月-2014年12月收治的300例牙体牙髓病患者进行临床资料收集(年龄、就诊原因、诊断结果、治疗效果),探讨根管治疗和塑化治疗的治疗效果。结果:患者就诊原因分为4种:牙痛79.6%,补牙与牙齿整形1.2%,食物填塞9.6%,牙龈反复肿胀流脓9.6%。在300例患者中诊断结果为犒齿占大多数,比例为29.6%o经治疗后,岀现自发性疼痛患者19例,有4例患者出现了轻微胀痛
2、,其他患者没有明显不良反应。治疗后观察1年,治疗无效患者23例,好转20例,显效49例,痊愈208例,其中治疗痊愈的患者占69.3%。结论:通过宣讲提高人们对牙体牙髓病的重视,同时根据患者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能够最大程度上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关键词】牙体牙髓病;临床;根管治疗中图分类号R978.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4-6805(2016)15-0076-02doi:10.14033/j.cnki.cfmr.2016.15.040牙体病为牙齿硬组织的疾病,牙体牙髓病是一种由口腔中多种因
3、素(牙体磨损、化学刺激、细菌感染等)共同作用下所导致的进行性牙齿硬组织损伤,表现为有机质和无机质的脱矿的分解[1]。世界卫牛组织提出三大重点防治疾病包括牙体牙髓病、心血管疾病和癌肿。流行病学研究表明,牙体牙髓病的发生率在逐年上升[2]。牙体牙髓病严重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本研究通过对笔者所在医院2010年9月-2015年2月收治的300例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对牙体牙髓病的发病特点和治疗方案进行研究,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0年9月-2014年12月收治的3
4、00例牙体牙髓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150例,女150例,年龄47〜73岁,平均(58.7±8・9)岁。依据WIIO口腔健康调查评价标准进行研究,本研究共治疗的病变牙570颗,分别是159颗前牙,245颗前磨牙,166颗磨牙。1.2方法1.2.1检查方法通过拍片观察患者的牙齿病变情况,根据患者牙体病变临床特征与类型,医生采用探针、一次性口镜及蹑子等边询问患者情况边进行检查,并且要重点查看非翻性牙体病的重度磨耗及楔状缺损[3]。1.2.2治疗方法本次研究中主要采用联合塑化治疗与根管治疗的牙体牙髓
5、病治疗方案[2]。其中患者下颌第一磨牙远中根管和第二磨牙远中根管及上颌第一磨牙舌侧根管与第二磨牙舌侧根管采用联合塑化治疗(针对磨牙根管较粗、耐受力强的患者)。部分根管较细且耐受力较差患者则采用塑化疗法。在前牙与前磨牙的治疗中主要采用根管治疗的疗法[4]。1.2.3研究方法科室内通过制定牙体牙髓病患者临床调查表,由患者根据自身情况进行填写,通过对300例患者填写的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进行临床调查,分析治疗效果。1.3疗效判定标准根据《口腔护理学》的要求,对治疗效果进行评价,评价等级分为痊愈、显效、好
6、转、无效。痊愈:治疗后牙齿能够咬硬物,病牙在半年至2年后无松动且影像学显示痊愈。显效:治疗后患牙能够恢复功能,且牙松动度在5个月后有所缓解。好转:患牙能够恢复基本功能,咬硬物时有痛感,2~5个月后牙龈仍有充血现象。无效:经过治疗,虽然患牙功能有一定恢复,但仍有痛感、牙松、充血。2结果就诊原因分为4种:在牙体牙髓病患者中因牙痛而就医的患者最多,占79.6%(刺激性牙痛12.5%,自发性牙痛50.0%,咀嚼疼痛17.1%),补牙与牙齿整形1.2%,食物填塞9.6%,牙龈反复肿胀流脓9.6%。经医师诊断
7、,具体诊断结果为:牙髓炎26.3%,牙本质敏感11.2%,牙根周炎23.6%,残冠及残根9.3%,齿禹齿29.6%o治疗后,出现自发性疼痛患者19例,冇4例患者出现了轻微胀痛,轻微胀痛未经特殊治疗好转,其他患者没有明显不良反应。治疗后观察1年,其中治疗无效患者有23例,占7.7%,好转20例,占6.7%,显效49例,占16.3%,痊愈208例,占69.3%o3讨论牙体牙髓病通常表现为牙体无机质脱矿和有机质的分解,随着病情发展还会出现从牙齿色泽的变化到牙体实质性病损的结果,其临床症状轻,但同时牙体病
8、变情况比较重,若不及时处理,患者失去最佳治疗时机,从而降低生活质量[5]。牙体牙髓病一旦发生,降低了患者的免疫功能,因此极易引发由病原菌导致的感染,严重的甚至由牙周感染引发心内膜炎,因此对牙体牙髓病要高度重视。而实际情况是人们对牙体牙髓病的认识还处于无知状态,加强对牙体牙髓病的宣传,能够使患者及早就医,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6]o在本次研究中,患者就医时的平均年龄5&7岁,患者就医年龄范围比较宽,患病程度差异比较大。随着人们牛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自身身体状况的关注度在加强,有利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