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4637886
大小:34.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10-24
《立体定向放射治疗非小细胞肺癌临床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立体定向放射治疗非小细胞肺癌临床研究摘要目的:观察立体定向放射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对45例不能手术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进行放射治疗,单次剂量2.5-8Gy,每日1次,共照射5〜18次。结果:45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治疗,总有效率(CR+PR)为88.9%(40/45),1、2年生存率分别为82.5%、50.3%0放疗期间无急性放射性肺炎发生。结论:立体定向放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有良好的效果,并发症较低,大部分患者能耐受。关键词非小细胞肺癌放射治疗立体定向放疗资料与方法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03年4月〜2005年4月45例不能手术或拒绝手术的II/IV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
2、者,男33例,女12例,年龄38〜67岁,平均年龄58岁,KPS评分270,所有病例均经过影像学、生化、组织学证实,淋巴结阳性20例,阴性25例;曾行化疗者20例,未行者25例。定位:患者取仰卧位,双手交叉置于头顶,以真空体模固定,做体表标记并记录,平静呼吸,螺旋CT薄层5mm扫描,扫描图像输入三维计划系统(TPS)进行治疗计划的设计。靶区轮廓、射野及剂量的确定:肿瘤靶区由放疗科医师、放射诊断师共同确认,临床靶区为肿瘤靶区外放5mm,计划靶区为临床靶区外放5〜8mm,对20例纵隔淋巴结转移患者先行常规外照射(RT),常规分割5次/周,2.OGy/次,剂量30〜40Gy,然后对肿瘤局部用立体定
3、向放疗追加照射剂量,每次2.5〜5Gy,采用4〜7个共面、非共面照射野,照射10〜12次。对无纵隔淋巴结转移的25例患者,单用立体定向放射治疗(SRT),单次剂量3〜8Gy,5次/周,照射5〜18次,85%〜90%等剂量曲线包绕靶区。辅助化疗:20例患者放疗前后行化疗,放疗前化疗1〜2个疗程,放疗后化疗3〜4疗程。统计学方法:统计分析采用SPSS10.0软件,生存率采用Kaplan-Meier法计算,近期疗效评价采用X❷2检验,相关因素对预后的影响采用Cox回归。结果近期疗效:45例患者均在3〜4周全部完成放疗,40例(8&9%)患者治疗后咳嗽、咳痰减少,咯血、胸痛减少或消失。放疗后2个月进
4、行近期疗效评价,根据治疗前后胸部CT影像改变评价肿瘤退缩情况,完全缓解(CR):肿瘤完全消退15例(33.3%),部分缓解(PR):肿瘤消退250%且无新病灶出现25例(55.6%),肿瘤无变化(NC):肿瘤消退V50%或增大未超过25%共5例(11.1%),RT+SRT组和SRT组有效率分别为86.6%、91.2%,患者均随访至2007年5月,随访率96%(43/45)O急性放射性不良反应:放疗期间所有患者无急性放射性肺炎发生,RT+SRT组6例患者放疗后半年出现喘憋、不能活动等肺纤维化症状,SRT组仅1例出现。生存率:随访时间自放疗开始之日起计算,平均生存期2.5年,已死亡18例,其中6
5、例死于局部复发,12例死于远处转移。讨论长期以来,常规放疗是不能手术或拒绝手术的NSCLC患者的有效治疗方法,由于肺组织耐受剂量的限制,常规放疗很难彻底消灭NSCLC,肿瘤的常规放疗根治剂量会造成肺组织的严重并发症,常规放疗后局部未控率和复发率达60%〜80%o立体定向放疗根据立体定向原理,利用计算机三维重建模拟技术,与常规放疗相比有如下优点:①高精度的定位摆位技术,提高了靶区的精确性。②提高了分次剂量,2.5〜8Gy/次,提高靶区的总剂量,缩短治疗时间,提高肿瘤局部控制率。③4〜7个共面、非共面射野,使照射高剂量区在三维方向上与肿瘤靶区高度一致,在肿瘤靶区受到高剂量照射的同时,最大限度地保
6、护周围正常组织,降低了并发症的发生。本组45例患者全部顺利完成治疗,放疗期间所有患者无急性放射性肺炎发生,分析性别、年龄、肿瘤体积、位置、是否淋巴结转移以及放疗前后是否进行辅助化疗对生存率的影响,结果显示,肿块的体积、TNM分期是预后的关键因素,KPS评分高,肿块体积小。女性患者均有较高的生存率,TNM分期高、年龄大于70岁、肿块体积大于80cm3的患者生存期明显缩短,SRT组晚期肺纤维化的发生率明显减低。参考文献1谷铳之,殷蔚伯,刘太福,等•肿瘤放射治疗学,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2王迎选,王所亭•现代立体放射治疗学,人民军医出版社.3居小萍,肖作平,王春刚,等.立体定向放
7、射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分析•中国癌症杂志,2006,2.4谢松喜,李伟雄,等.大分割三维适形放疗在非小细胞肺癌治疗中的应用,中国癌症杂志,2006,12.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