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4630783
大小:29.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10-24
《浅谈中学生写作困惑及兴趣培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浅谈中学生写作困惑及兴趣培养贵州省雷山县永乐屮学朱胜江摘要:中学生写作困惑,首先,教师自我因素;其次,学生生活单调,缺少生活阅历与生活激情;再次、家庭和社会影响也不可忽略。学生写作兴趣培养有三方面看法:一、给学生营造良好的写作氛围;二、作文课中,教师适当创设一定情境,让学生产生写作欲望;三、培养学生对具体事物观察、感受、思考,为作文素材建立信息库。此外,教师在作文教学中放飞学生心灵,让他们思想像马一样在原野上驰骋,呵护真情、让情感像自由之舟在大海上飘荡,还要激活学生文思,让他们思潮如泉水在笔下喷涌。关键词:屮学生写作困惑兴趣培养如今的中学生,十之八九畏惧写作。若要他们写一篇作文,犹如要他们上
2、天揽刀,入海抓鱼,难上加难。那种把写作当忌趣,会妙笔生花,洋洋洒洒、下笔千言的同学简直是风毛麟角。纵观本人从教屮学语文教学20个春秋的经历归纳学生作文的总体情况有如下几点:一、爱好写作的学生占班级总数20%;二、写作较好占班级总数5%;三、作文中出现互相抄袭5%;四、作文马虎应付上交占30%;还有40%属于一•般化。在作文课堂中很少有人在四十五分钟完成一篇较好的作文。而造成学生在作文中出现困惑的主要因素在哪些地方呢?归纳如下:首先,教师£1我因素。一般教师在语文的课中往往是单元完成即作文,作文紧扣单元内容。作文课中往往是出题、要求、范文,几十年的教学一律的模式,教法老式化、不新颖,不能很好地
3、激发学生写作兴趣;作文批改认真、细致,一个班的作文通常批改一个星期,把整个精力都放在作文批改上。甚致有些教师在学生作文上出现“红”版本,学生作文改得面日全非,菲把学生和作文意旨符合自己的思想。这哪里有学生发挥自由的空间呢?相反只能导致学生不会写作的因素。此外学生不会写作文还有如卜•几点:1、思想被禁锢。长期以来,我们的教育,尤其是写作课上老师的苦口婆心,教他们在作文上思想要健丿隶、立意明确等等烦锁的要求上,把他们的思想紧紧地禁锢起来。2、真情被压抑,学生处于童年和少年时期又是情感最丰富的时期:渴望理解的期盼;被人误解的惆怅;恶作剧后的得意;遭人作弄的愤懑;心灵的冲撞;矛盾的纠缠等等。可以说,
4、他们每一分钟都有情感波澜在起伏,每一分钟都有感情浪花在总溅。如果教师在作文课屮处理得好、能激发学生的热情、触动他们心灵的火花,也许学生能发挥出应有的作文水平。3、文思被扼制、写作其实就象散步,散步时可以无拘无束,踱着方步、迈着碎步、蹦着往前移,或往后退等。散步若有人教,第一步怎么走,该出左脚还是右脚、步子多少尺寸,那么这人绝对感到厌烦,就连走路都不会走了。写作文也如此。写作文本来是我手写我心,就是随心所欲的事,却有人偏偏告诉你怎样开头、怎样过渡、怎样结尾等,那么多的“怎样”,学生哪里记得那么多呢?既然是写作就让学生自由去写,才现好文章。就如曹雪芹完成的长篇巨著《红楼梦》有人教他这样写的吗?还
5、有鲁迅的小说《呐喊》等,这都是发自他们内心的心灵感应來完成的。其次,学生生活单调,缺少生活阅历与生活激情。毫无疑问,写作要有丰富的生活阅历,要有敏锐的观察生活的能力。一个生活安逸、经历平平的人;一个麻木冷漠,没有激情的人,是写不出好文章的。遗憾的是,当今的屮学生,他们的生活大都单调而乏味:父母犹如一把万能的大伞,随时为孩子遮去一切“风吹日晒”,使孩子们的头顶上永远是晴空万里。试想,不经历风雨的洗礼,哪能知道狂风的劲方与猛烈;不经历炎热夏季哪能体会太阳的毒辣与酷热!好不容易稍稍离开了父母的“精心呵护”开始了独立的住校生活,殊不知在校每一天又都是宿舍——教室——食堂的。就我们学校而言:门犬安排七
6、节正课(上午四节,下午三节)此外,还有早读一节,晚自习两节。学校为了便于统一管理,又实行封闭式管理,把学生完全限定在校园内。这样的生活,叫他们去哪里寻找写作的丰富的素材,乂如何获得写作的激情呢?因此,写作文时,搜肠刮肚、东拼四凑,写出的文章内容枯燥,千人一面,也就不足为奇了。在这种疲劳战的猛烈进攻下,除了个别对生活特别富有观察力且特别多愁善感的学生外,其余的人都对生活抱冷漠的态度。他们不但觉得自己的生活“没意思”,而且用冷眼看世界,觉得什么都“没意思”,什么都与自己无关。写作源于生活,这样的生活,如何能更好的积累写作素材,又如何能写出好文章?再次、家庭和社会影响也不可忽视。由于当今是经济时代
7、,在众多家长的头脑中“有钱就可使鬼推磨”。有部分农村家长重视孩子的数理化成绩,语文成绩从不过问,子女能识字就达到更求;有的家长在家庭屮开起了麻将桌,学生哪里还有安静的学习环境呢?有的家长忙于生意上的事,从早到晚,几天,甚至几个星期没有和孩子很好地沟通。学生只知上学完成父母的责任就行。课外阅读更谈不上了。社会也存在一定因索,应该说生活好了,学生就应该在学习上占优越条件,恰恰相反,生活越好,学生越会享受,甚至去学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