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考备考策略

浅谈中考备考策略

ID:44630730

大小:73.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10-24

浅谈中考备考策略_第1页
浅谈中考备考策略_第2页
浅谈中考备考策略_第3页
浅谈中考备考策略_第4页
浅谈中考备考策略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谈中考备考策略》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浅谈“开放性”试题与学生能力的培养广东省湛江市麻章中学吴锡江邮编:524094电话:0759—2706739E-mail:zjwxjl38@163.com关键词:开放性试题;复习备考;培养能力开放性已经成为近年中考化学试卷实验试题的一个新特点。2007年的中考又即将来临,我们如何满足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如何适应开放性试题这一新题型的变化?“天在变,道未变”,“道有道,是常道”。设计开放性试题,各种层面的考生都能动手解答,更能使我们的教学面向全体,能够使得优秀的学生会觉得探究是无止境的,更上一层楼;也能够培养成绩不太

2、理想的学生对化学知识学习的兴趣,素质得到全面发展。下面谈谈在复习备考教学中,如何利用开放性试题组织课堂复习,积极引导和鼓励学生从多角度、多侧面、多层次去思考问题,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潜能,激活思维,灵活创新。一、利用“搜索式”习题组织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归类整理此类题的特点是涉及面广泛,凹答时耍从化学知识的整体范围内立体搜索,主更考查学生搜索整理知识、类比联想、举一反三的能力。解答这类试题的关键在于平时学习时要注重对知识的归纳积累,以及掌握获取化学知识过程中辩证思维的方法。例1、根据物质的组成和结构不同,具体填写(1

3、)-(6)组物质性质不同的原因。并以此为例,再写出另外两组实例。(1)金刚石和石墨:碳原了不同。(2)钠原子和氯原子:原子的不同。(3)C0和CO?:分子的—不同。(4)酸溶液和碱溶液:所含的—不同。(5)生铁和钢:不同。(6)浓硫酸和稀硫酸:不同。(7)o(8o解析:此题主要考査学生对“组成、结构是造成物质性质不同”辩证思想的理解及相关化学知识的整理悄况。解题时,应先对题中所给新问题的悄境进行分析,然后将符合这一情境的知识检索出来,其屮(1)-(6)为封闭式填空,(7)-(8)为搜索式填空。此类题只要有条理地思

4、考,往往有许多答案,关键是从化学知识的整体范围内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搜索,得出“点子”。结合木题,在初屮化学知识中“搜索,,大致有如下儿种类型:(1)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导致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差异很大。(2)原子最外层的电子数不同决定了不同元素的化学性质不同。(3)组成元素和同但原子个数不同,分子结构不同,化学性质就不同。如C0与C02.ILO与H2O2等。(4)溶液组成中所含离子不同,酸溶液、碱溶液各自具有的性质不同。(5)在合金中,掺入的合金元素含量不同,物理的、化学的和机械加工方面的性能不同。(6)由于浓

5、硫酸和稀硫酸屮硫酸的质量分数不同,导致粒子存在状态不同。浓硫酸中H2SO4主要以分子形式存在,而在稀硫酸中H2SO4电离成H十和SO所取岀的两种溶液的可能组合(写溶质的化学式,有几组要写几组):写出步骤(3)可能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故性质不同。不同的酸溶液(或碱溶液),由于所含酸根离子(或阳离子)不同,除具有通性外,还各有特性。二、利用“讨论式”习题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此类题的特点是答案具有不确泄性,随条件或结果的变化其答案有几种可能性,这类题主要考杳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具有一定的研讨性、灵活性、思维

6、发散性等鲜明特征,是培养良好的解题能力、全面灵活运用知识能力的最好方法之一。解题时,要求综合运用所学知识,通过全面分析,一一列出它们的可能性,再根据已知条件和所学化学知识进行检验,确定正确的结果。例2•若从硫酸、硫酸钠、碳酸钠、氢氧化锁、氯化钠、硝酸钠、硝酸铜、硝酸八种溶液取岀其屮的两种,进行混合及有关实验,所观察到的现象已记录在表1中。表1实验记录步骤实验操作实验现象(1)将取出的两种溶液混合混合溶液无色、澄清,无其它明显现象(2)用pH试纸测定混合溶液的pH测定结果:pH=0o(3)向混合溶液中滴入足量硝酸顿

7、溶液有白色沉淀出现(4)向上述混合物过滤所得的滤液中滴加硝酸银溶液无明显现象试根据齐步实验现彖凹答下列问题:解析:此题主要考查酸、碱、盐的重要性质,即常见酸、碱、盐溶液屮离子的特性。解题时,应根据每步实验现彖做出判断,最后综合各步判断得岀结论。由于题给条件不充分,因此答案有多种可能性。由步骤(1)可知,混合溶液肯定不含CuH因C屮为蓝色;也肯定不是下列四种组合:⑴晌和Na2CO3;(2)HNO3和Na2C03;H2SO4和Ba(0H)2;@Na2S04和Ba(Oil)2。因为上述组合在混合时会生成气体或沉淀,与实

8、验现象不符。由步骤(2)可知,混合溶液中一定含酸(H+):(H2SO4,HN03)中的一种或两种;结合步骤(1)推知,混合溶液肯定不含CO产。由步骤⑶可知:生成的白色沉淀是BaSOv原溶液中一定含有SO广,因为:Ba(NO3)2+H2SO4=BaSO4I+2HN03Ba(N03)2+Na2SO4=BaSO.tI+2NaN03混合溶液屮含H2SO1和NdSCh屮的一种或两种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